一種出渣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21:55:29 3
專利名稱:一種出渣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出渣機,尤其是涉及一種稻殼灰渣出渣機,具體地說是一種操作簡便、降低環境汙染的出渣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大米加工中對稻穀烘乾時,鍋爐的燃料一般是採用稻殼,而稻殼燃燒後的灰渣通常需要人工去除,增加了勞動強度,另外,在除灰渣的過程中,易對環境產生汙染,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人工出渣存在的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易汙染環境等問題,提供了一種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降低了環境汙染的出渣機。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出渣機,包括進渣口、腔體、電機、轉動軸、出渣口、轉動輪、鏈條和提升畚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渣口設置為矩形,所述的腔體通過焊接與進渣口連接,所述的電機通過支架固定在腔體上,所述的轉動軸通過傳輸帶與電機連接,所述的出渣口通過焊接與腔體連接,所述的轉動輪與轉動軸連接,所述的鏈條對稱設置在轉動輪的兩端,所述的提升畚鬥通過焊接固定在鏈條上,啟動電機的開關,電機帶動轉動軸,轉動軸帶動轉動輪,轉動輪帶動鏈條和提升畚鬥,提升畚鬥不斷的把灰渣推到出渣口,整個出渣環節設置在腔體內,降低了對環境的破壞,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的轉動輪、鏈條和提升畚鬥均設置在腔體內。所述的提升春鬥,其數量為8-12個。有益效果本發明對稻殼燃燒形成的灰渣實現了機械化收集和去除,降低了對環境的汙染,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勞動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局部示意圖,示意內部傳輸結構。圖中1.進渣口、2.腔體、3.電機、4.轉動軸、5.出渣口、6.轉動輪、7.鏈條、8.提
升春鬥。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一種出渣機,包括進渣口 I、腔體2、電機3、轉動軸4、出渣口 5、轉動輪6、鏈條7和提升畚鬥8,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渣口 I設置為矩形,所述的腔體2通過焊接與進渣口 I連接,所述的電機3通過支架固定在腔體2上,所述的轉動軸4通過傳輸帶與電機3連接,所述的出渣口 5通過焊接與腔體2連接,所述的轉動輪5與轉動軸4連接,所述的鏈條7對稱設置在轉動輪6的兩端,其個數為10個,所述的提升畚鬥8通過焊接固定在鏈條7上,啟動電機3的開關,電機3帶動轉動軸4,轉動軸4帶動轉動輪6,轉動輪6帶動鏈條7和提升畚鬥8,提升畚鬥8不斷的把灰渣推到出渣口,整個出渣環節設置在腔體內,降低了對環境的破壞,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操作成本。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採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出渣機,包括進渣口(I)、腔體⑵、電機(3)、轉動軸(4)、出渣口(5)、轉動輪(6)、鏈條(7)和提升畚鬥(8),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渣口(I)設置為矩形,所述的腔體(2)通過焊接與進渣口(I)連接,所述的電機(3)固定在腔體(2)上,所述的轉動軸(4)通過傳輸帶與電機(3)連接,所述的出渣口(5)通過焊接與腔體(2)連接,所述的轉動輪(6)與轉動軸(4)連接,所述的鏈條(7)對稱設置在轉動輪(6)的兩端,所述的提升畚鬥(8)通過焊接固定在鏈條(7)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出渣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動輪(6)、鏈條(7)和提升畚鬥(8)均設置在腔體(2)內。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出渣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提升畚鬥(8),其數量為8-12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出渣機,包括進渣口(1)、腔體(2)、電機(3)、轉動軸(4)、出渣口(5)、轉動輪(6)、鏈條(7)和提升畚鬥(8),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渣口(1)設置為矩形,所述的腔體(2)通過焊接與進渣口(1)連接,所述的電機(3)通過支架固定在腔體(2)上,所述的轉動軸(4)通過傳輸帶與電機(3)連接,所述的出渣口(5)通過焊接與腔體(2)連接,所述的轉動輪(6)與轉動軸(4)連接,所述的鏈條(7)對稱設置在轉動輪(6)的兩端,所述的提升畚鬥(8)通過焊接固定在鏈條(7)上。本發明對稻殼燃燒形成的灰渣實現了機械化收集和去除,降低了對環境的汙染,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勞動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F23J1/06GK102809165SQ20121030802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
發明者柴德維 申請人:柴德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