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與打端連用的剝皮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06 23:22:24
能與打端連用的剝皮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能與打端連用的剝皮裝置,含有一夾線單元、一剝刀單元,夾線單元有一底座,底座上有一對相向的固定塊、移動塊,移動塊部份彈性嵌入固定塊中,並於固定塊朝移動塊的頂面形成一缺槽,讓移動塊頂面的一凹部能朝固定塊的缺槽移動,進而夾住置入的電線;剝刀單元有一後頂塊、一左刀具、一右刀具,其皆固定於一底移動座上,左、右刀具各固定於底移動座的一左、右滑塊上,且左、右刀具的相向端皆設有一左、右V狀刃口,由左、右滑塊帶動左、右刀具以該對左、右V狀刃口夾持電線並切開膠體,此時電線頂於後頂塊上,隨著底移動座的後移該切開的膠體離開電線的芯部,然後膠體往下落入回收區,夾線單元鬆開電線、底移動座移回。
【專利說明】能與打端連用的剝皮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關於ー種電線的剝皮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能與打端連用的剝皮裝置。【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設計是專用的觀點,所以剝皮機為單機,僅作為撥皮的作用,但,有時電線剝皮後還需要與打端子機進行連接一端子的結構,若機臺僅適用ー種用途,則無法進形變更エ藝,讓其能具有兩種不同的功用,以此形成方便使用的特性;為了提供更符合實際需求的物品,創作人乃進行研發,以解決現有使用上易產生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與打端連用的剝皮裝置,運用簡單的傳動便能達到撥皮的功用,並進行能將此模具與打端子的機構座組接,構成單是電線撥皮可用或是能往後進行打端作業。
[0004]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為:含有一夾線單元、一剝刀単元,夾線單元有一底座,底座上有一對相向的固定塊、移動塊,移動塊部份彈性嵌入固定塊中,並於固定塊朝移動塊的頂面形成ー缺槽,讓移動塊頂面的一凹部能朝固定塊的缺槽移動,進而夾住置入的電線;剝刀単元有一後頂塊、一左刀具、一右刀具,其皆固定於ー底移動座上,左、右刀具各固定於底移動座的一左、右滑塊上,且左、右刀具的相向端皆設有一左、右V狀刃ロ,由左、右滑塊帶動左、右刀具以該對左、右V狀刃ロ夾持電線並切開膠體,此時電線頂於後頂塊上,隨著底移動座的後移該切開的膠體離開電線的芯部,然後膠體往下落入回收區,夾線單元鬆開電線、底移動座移回,循環動作。
[0005]本實用新型藉助上所述的結構,運用特殊設計的夾線單元與剝刀単元,產生夾持與剝皮及移動的特性,讓人最容易了解與實施,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與便利性。
[0006]為使更進ー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茲舉一較佳可行的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相信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與優點,當可由此得ー深入且具體的了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整體實施的立體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控制部份的立體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部份未動作時的部份剖視圖。
[0010]圖4為本實用新型背視的立體圖。
[0011]圖5為本實用新型送進電線動作時的剖視圖。
[0012]圖6為本實用新型夾持電線動作時的剖視圖。
[0013]圖7為本實用新型剝皮夾持動作時的剖視圖。
[0014]圖8為本實用新型剝刀單元向後移動作時的剖視圖。[0015]圖9為本實用新型剝皮鬆開動作時的剖視圖。
[0016]圖10為本實用新型鬆開電線夾持動作時的剖視圖。
[0017]圖11為本實用新型剝刀單元前移回動作時的剖視圖。
[0018]其中:
[0019]I夾線單元10底座11固定塊
[0020]12移動塊13缺槽14凹部
[0021]15夾持通道16彈性件17氣壓缸
[0022]18缸頭19調整螺栓2剝刀單元
[0023]20後頂塊21左刀具22右刀具
[0024]23左滑塊24右滑塊25左V狀刃ロ
[0025]26右V狀刃ロ27左傳動裝置 28右傳動裝置
[0026]29調整螺 絲41底移動座42底氣壓缸
[0027]3電線30膠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如圖1至圖1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能與打端連用的剝皮裝置,含有一夾線單元1、一剝刀單元2,夾線單元I有一底座10,底座10上有一對相向的固定塊11、移動塊12,移動塊12部份彈性嵌入固定塊11中,在圖中如C狀的移動塊12下半插入固定塊11中,且於固定塊11與移動塊12間設有一彈性件16,且使移動塊12被一氣壓缸17的缸頭18所帶動,氣壓缸17是固定於固定塊11上,並於固定塊11朝移動塊12的頂面形成ー缺槽13,讓移動塊12頂面的一凹部14能朝固定塊11的缺槽13移動,如此便能於缺槽13與凹部14間形成一夾持通道15,進而於夾持通道15處以固定塊11與移動塊12夾住置入的電線3 ;剝刀単元2有一後頂塊20、一左刀具21、一右刀具22,後頂塊20、左刀具21、右刀具22其皆固定於ー底移動座41上,左、右刀具21、22各固定於底移動座41的一左、右滑塊23、24上,且左、右刀具21、22的相向端皆設有ー左、右V狀刃ロ 25、26,由左、右滑塊23、24帶動左、右刀具21、22以該對左、右V狀刃ロ 25、26夾持電線3並切開膠體30,此時電線3的內端為頂於後頂塊20的前端面上,隨著底移動座41的後移,該切開的膠體30離開電線3的芯部,然後膠體30往下落入回收區,夾線單元I的移動塊12動作旁移即鬆開電線3 (電線3自動掉離夾持通道15)、底移動座41移回、(重新置入電線3至夾持通道15)夾緊電線3、電線3剝皮、膠體30後移,循環動作,且能往後進行打端作業。底移動座41是被底氣壓缸42所帶動,僅能前後移動。左、右滑塊23、24是由ー對左、右傳動裝置(可為氣缸)27,28所帶動。且左、右滑塊23、24各設有ー控制刃ロ 25、26間鬆緊度的調整螺絲29。又底座10上有一調整夾持通道15寬度的調整螺栓19。後頂塊20也能有一剝皮長度的控制螺絲。
[0029]綜上所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運用特殊設計的夾線單元I與剝刀単元2,產生夾持與剝皮及移動的特性,讓人最容易了解與實施,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與便利性,為ー完全與現有不同的機構。
【權利要求】
1.一種能與打端連用的剝皮裝置,其特徵在於,含有一個夾線単元、一個剝刀単元,夾線單元有ー個底座,底座上有一對相向的固定塊、移動塊,移動塊部份彈性嵌入固定塊中,並於固定塊朝移動塊的頂面形成一個缺槽,讓移動塊頂面的一個凹部能朝固定塊的缺槽移動,進而夾住置入的電線;剝刀単元有ー個後頂塊、一個左刀具、一個右刀具,其皆固定於ー個底移動座上,左、右刀具各固定於底移動座的左、右滑塊上,且左、右刀具的相向端皆設有左、右V狀刃ロ,由左、右滑塊帶動左、右刀具以該對左、右V狀刃ロ夾持電線並切開膠體,此時電線頂於後頂塊上,隨著底移動座的後移,該切開的膠體離開電線的芯部,然後膠體往下落入回收區,夾線單元鬆開電線、底移動座移回。
【文檔編號】H01R43/28GK203456721SQ201320507805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王文洲, 陳柏華 申請人:王文洲, 陳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