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w型跳線串雙迴路鑽越塔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4:25:09 1
專利名稱:非對稱w型跳線串雙迴路鑽越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輸電線路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在輸電線路工程領域,處理高壓線路鑽越時,現有的雙迴路鑽越塔導線布置形式主要有垂直排列方式、水平排列方式和三角形排列方式三種,其優缺點如下I、垂直排列方式的鑽越塔走廊寬度較小,但由於其全高較高,僅適用於鑽越條件極好的情況,對於大部分鑽越條件較為緊張的情況則無法採用;2、水平排列方式的鑽越塔塔頭尺寸較小,適用於鑽越條件較為緊張的情況,但其走廊寬度較大,走廊清理造成的費用較高,經濟性較差;3、三角形排列方式的鑽越塔綜合特性較好,其全高和走廊寬度適中,適用於大多數鑽越條件較為緊張的情況,技術經濟特性較好,目前應用較為廣泛;比較三種排列方式,通常情況下,三角形排列方式較為優越,但該方式存在以下缺陷(I)跳線風偏角度大,導線相間距離增加,導致杆塔下導線橫擔長,走廊寬度大,杆塔鋼材耗用量大;(2)跳線串耗用量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非對稱W型跳線串雙迴路鑽越塔,它採用非對稱「W」型硬跳串方式布置,有效抑制了跳線風偏角度,縮短了杆塔下導線橫擔的長度,壓縮了杆塔頭部尺寸,降低了鋼材耗用量,同時減小了線路走廊寬度、節約土地資源,減少了跳線
串耗用量。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塔身、上導線橫擔、下導線橫擔、上相跳線絕緣子串、下相跳線絕緣子串,塔身上分別設置有上導線橫擔、下導線橫擔,上導線橫擔下安裝有上相跳線絕緣子串,下導線橫擔下安裝有下相跳線絕緣子串,所述的下相跳線絕緣子串為「W」型。所述的下相跳線絕緣子串由兩個「V」型絕緣子串組成,每個「V」型絕緣子串都是由一側兩支,另一側一支絕緣子串構成的一個非對稱結構,「V」型絕緣子串的下端用剛性跳線支撐管連接。通過合理選取下相跳線絕緣子串中各絕緣子串之間的夾角,可使「W」型串在受到垂直線路方向大風荷載時,保證各絕緣子均不出現受壓情況,由於「W」型串由兩個「V」型絕緣子串構成,其自身三角形結構的穩定特性,有效抑制了 「W」型絕緣子串風偏,縮短了杆塔下導線橫擔長度,同時由於採用非對稱絕緣子布置方式,較常規形式節約了絕緣子用量。本實用新型採用非對稱「W」型硬跳串方式布置,有效抑制了跳線風偏角度,縮短了杆塔下導線橫擔的長度,壓縮了杆塔頭部尺寸,降低了鋼材耗用量,同時減小了線路走廊寬度、節約土地資源,減少了跳線串耗用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下相跳線絕緣子串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2,一種非對稱W型跳線串雙迴路鑽越塔,它包括塔身I、上導線橫擔2、下導線橫擔3、上相跳線絕緣子串4、下相跳線絕緣子串5,塔身I上分別設置有上導線橫擔2、下導線橫擔3,上導線橫擔2下安裝有上相跳線絕緣子串4,下導線橫擔3下安裝有下相跳線絕緣子串5,所述的下相跳線絕緣子串5為「W」型。 所述的下相跳線絕緣子串5由兩個「V」型絕緣子串組成,每個「V」型絕緣子串都是由一側兩支,另一側一支絕緣子串6構成的一個非對稱結構,「V」型絕緣子串的下端用剛性跳線支撐管7連接。通過合理選取下相跳線絕緣子串中各絕緣子串之間的夾角,可使「W」型串在受到垂直線路方向大風荷載時,保證各絕緣子均不出現受壓情況,由於「W」型串由兩個「V」型絕緣子串構成,其自身三角形結構的穩定特性,有效抑制了 「W」型絕緣子串風偏,縮短了杆塔下導線橫擔長度,同時由於採用非對稱絕緣子布置方式,較常規形式節約了絕緣子用量。本實用新型採用非對稱「W」型硬跳串方式布置,有效抑制了跳線風偏角度,縮短了杆塔下導線橫擔的長度,壓縮了杆塔頭部尺寸,降低了鋼材耗用量,同時減小了線路走廊寬度、節約土地資源,減少了跳線串耗用量。
權利要求1.一種非對稱W型跳線串雙迴路鑽越塔,它包括塔身(I)、上導線橫擔(2)、下導線橫擔(3)、上相跳線絕緣子串(4)、下相跳線絕緣子串(5),塔身(I)上分別設置有上導線橫擔(2)、下導線橫擔(3),上導線橫擔(2)下安裝有上相跳線絕緣子串(4),下導線橫擔(3)下安裝有下相跳線絕緣子串(5),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相跳線絕緣子串(5)為「W」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非対稱W型跳線串雙迴路鑽越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相跳線絕緣子串(5)由兩個「V」型絕緣子串組成,每個「V」型絕緣子串都是由ー側兩支,另ー側ー支絕緣子串(6)構成的一個非對稱結構,「V」型絕緣子串的下端用剛性跳線支撐管(7)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非對稱W型跳線串雙迴路鑽越塔,它涉及高壓輸電線路技術領域。它包括塔身、上導線橫擔、下導線橫擔、上相跳線絕緣子串、下相跳線絕緣子串,塔身上分別設置有上導線橫擔、下導線橫擔,上導線橫擔下安裝有上相跳線絕緣子串,下導線橫擔下安裝有下相跳線絕緣子串,所述的下相跳線絕緣子串為「W」型。本實用新型採用非對稱「W」型硬跳串方式布置,有效抑制了跳線風偏角度,縮短了杆塔下導線橫擔的長度,壓縮了杆塔頭部尺寸,降低了鋼材耗用量,同時減小了線路走廊寬度、節約土地資源,減少了跳線串耗用量。
文檔編號H02G7/06GK202651735SQ20122036445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劉西民, 羅正幫, 王力, 朱曉鵬, 董江戎, 陳焰彥, 梁東躍, 於永洋, 葛宜俊, 夏新運, 楊雪鋒, 李靜坤 申請人:安徽華電工程諮詢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