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原生態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4:33:24
專利名稱:坡地原生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樓盤環境設計,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土地開發甜原始面貌的 坡地原生態。
背景技術: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競爭加劇,開發商逐漸意識到環境景觀已成為樓盤銷售 中的一大賣點,於是,環境設計從規劃設計中獨立出來,並與住宅設計同樣受 到重視。近年來,新建小區人面積的綠地、多姿多彩的水景以及風格不同的小 品,無論在設計和施工方面都是十分下功夫。可是,在居住環境越來越漂亮的 同時,總還是有些讓人感到不足的地方,就是小區內可供多種戶外活動的空間 場所數量少、面積小,另--方面舒適程度不夠。居住區環境設計中有著它特定 的功能性。它是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兒童享用時間最長的室外活動空間。在多 數小區中,室外環境設計只注重營造大面積的綠地和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甚 至被設計成公園甚至是主題公園,面忽略了活動場所的設計和生活氣氛的營 造,更不能與原生態有機結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坡地原生態,土地開發前保留原理坡地和一些 具有特色的樹木花草,使新建房屋與周邊環境更好的融合。
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其特徵是實施歩驟為建築空間規劃布局體現"二 軸一環","三軸"既是從南向北延展的"S"社區中心景觀軸與東入口引伸至 南北兩大地塊中心的景觀軸,"S"景觀主軸由若干棟點式高層、空中連廊、小 區會所、無邊泳池、中心水景、中心綠地等景觀要素組成,由廣場引伸至兩地 塊的景觀軸,以原生樹木為節點,構成了兩地塊主要人行入口的景觀軸線,與 "S"景觀軸線相交處形成了小區的中心景觀節點,各景觀節點的不同功能,將共同組成整個小區的生活及娛樂、休閒環境;"一環"即地塊的車形道路沿 邊布局,與規劃道路共同形成環形道路,在環形道路四周設置若干個人行主入 l」,交通系統採用人車分流的設計方法;
根據原坡地地形特徵,將其設計為若干個級別的臺地,分組標高,呈中間 高,周圍低的形態,在不同標高地處種植符合建築環境要求的花草,形成各種 空間層次變化的綠化景觀,與被保留下來的樹木形成綠化系統,整個地塊高於 道路標高,利用地塊中部的規劃路及東部現狀城市道路排水;道路坡度基地 內規劃的車行路,按照居住區道路設計規範,控制坡度不大於8%。
本發明的優點是層級結構明確,建築、空間、環境形成良好的對話與互 動,交通結構清晰,通達便利;功能完善和布局的先進合理,充分體現"環境 美,功能全"的特點,尋求最佳的結合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規劃布局-
項冃由南、北兩大塊用地及東小地塊組成。規劃布局體現"三軸一環", 層級結構明確,建築、空間、環境形成良好的對話與互動。"三軸"即是從南 向北延展的"S"社區中心景觀軸與東入口廣場引伸至南北兩大地塊中心的景 觀軸,"S"景觀主軸由6棟點式高層(底下架空)、空中連廊、小區會所、無 邊泳池、中心水景、中心綠地等景觀要素組成。由廣場引伸至兩地塊的景觀軸, 以原生樹木為節點,構成了兩地塊主要人行入口的景觀軸線,與"S"景觀軸 線相交處形成了小區的中心景觀節點。各景觀節點的不同功能,將共同組成整 個小區的生活及娛樂、休閒環境。"一環"即南北地塊的車形道路沿邊布局, 與規劃道路共同形成環形道路,同時小區人車徹底分流,使社區交通結構清晰, 通達便利。南地塊的兩車行入口設在兩條規劃路上,東北角設一人行主入口,東南角設一期人行出入口。北地塊主要出入口設在兩條規劃路上,東南角設一 人行主入U,交通條件較為便利,同時本項目交通系統完全採用人車分流的設 計手法。環形社區主幹道為6米。中心高、四周低的建築空間布局,是與現有 地形相結合的結果,同時點板結合的高層布局,能很好的將湖景觀滲透至社區 的內部。
項冃充分利用南北向的規劃路,打造社區的商業街,項目規劃路與規劃路 的交匯處形成商業廣場與社區形象展示面,商業街會成為令人流連的地方。人 們在那駐足、購物、餐飲,或坐在商業中心廣場享受優美的現代與原生風情。 特色商店、咖啡,零售伴隨著人們從站前路至商業街一直延伸到社區廣場。
小區強調功能的完善和布局的先進合理,充分體現"環境美,功能全"的 特點,同時也考慮小區建設的開發成本,尋求最佳的結合點。設訃堅持和休現 以人為本的基本準則,滿足現代城市人群對居家牛活的要求。應用現代城市住 宅小區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環境條件,創造獨特優美景觀,提高 整體環境水平,力爭建設南昌一流的居住社區。
根據原地形特徵,將其設計為3個級別的臺地,標高為26.5米,30.0 米,33. 5米,呈中間高,東西低的形態,整個地塊高於道路標高,利用地塊中 部的規劃路及東部現狀城市道路排水。道路坡度基地內規劃的車行路,按照 居住區道路設計規範,控制坡度不大於8%。 景觀綠化
項目景觀系統有中心景觀節點、組團景觀節點與景觀小節點共同組成,綠 化系統由中心綠化、組團綠化及宅前綠化組成。通過與中心水景共同形成了本
規劃區點、線、面相結合,各種空間層次變化的綠化系統。空中連廊來用地
塊與道路的高差,南北地塊通過ioo米左右寬的景觀綠化蓋板,把兩地塊做成景觀一體化,使項目具有很強的識別性。城市功能空間營造通過南北向規 劃路做為社區商業街的方式,營造休閒商業環境,吸引公眾前來進行戶外休閒、 購物娛樂等活動,以增強城市生活感。 環境保護
環衛規劃小區設一座垃圾壓縮轉運站,面積為120平方米,分布在北地 塊東北角的規劃路旁,風向上對小區最有利,同時也很便利,各建築物前設垃 圾收集點。噪音規劃控制小區內聲環境日間不超過55分貝,夜間不超過45 分貝。
整體規劃和分期建設
整個基地一次整體規劃設計,分4期建設。 一期建設主要在南地塊的東南 區,二期建設為南地塊剩餘地塊,二期建設為北地塊的東南區與東小地塊,四 期建設為剩餘用地。這樣既保證了整個地塊建築空間功能的完整性,又有利於 實際開發建設的需要。原有樹木的保留、利用、改造基地內現有樹木都比較多, 樹胸徑大部分大於15釐米以上,部分樹木布局較集中,具有保留價值。規劃 保留(或移植)的樹木有香樟、喜樹、松樹等
權利要求
1、一種坡地原生態,其特徵是實施步驟為建築空間規劃布局體現「三軸一環」,「三軸」既是從南向北延展的「S」社區中心景觀軸與東入口引伸至南北兩大地塊中心的景觀軸,「S」景觀主軸由若干棟點式高層、空中連廊、小區會所、無邊泳池、中心水景、中心綠地等景觀要素組成,由廣場引伸至兩地塊的景觀軸,以原生樹木為節點,構成了兩地塊主要人行入口的景觀軸線,與「S」景觀軸線相交處形成了小區的中心景觀節點,各景觀節點的不同功能,將共同組成整個小區的生活及娛樂、休閒環境;「一環」即地塊的車形道路沿邊布局,與規劃道路共同形成環形道路,在環形道路四周設置若干個人行主入口,交通系統採用人車分流的設計方法;根據原坡地地形特徵,將其設計為若干個級別的臺地,分組標高,呈中間高,周圍低的形態,在不同標高地處種植符合建築環境要求的花草,形成各種空間層次變化的綠化景觀,與被保留下來的樹木形成綠化系統,整個地塊高於道路標高,利用地塊中部的規劃路及東部現狀城市道路排水;道路坡度基地內規劃的車行路,按照居住區道路設計規範,控制坡度不大於8%。
全文摘要
一種坡地原生態,其特徵是實施步驟為建築空間規劃布局體現「三軸一環」,「三軸」既是從南向北延展的「S」社區中心景觀軸與東入口引伸至南北兩大地塊中心的景觀軸,「S」景觀主軸由若干棟點式高層、空中連廊、等景觀要素組成,由廣場引伸至兩地塊的景觀軸,以原生樹木為節點,構成了兩地塊主要人行入口的景觀軸線,與「S」景觀軸線相交處形成了小區的中心景觀節點,各景觀節點的不同功能,將共同組成整個小區的生活及娛樂、休閒環境;「一環」即地塊的車形道路沿邊布局,與規劃道路共同形成環形道路。本發明的優點是層級結構明確,建築、空間、環境形成良好的對話與互動,交通結構清晰,通達便利;功能完善和布局的先進合理,充分體現「環境美,功能全」的特點,尋求最佳的結合點。
文檔編號E04H1/00GK101566011SQ20091011532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8日
發明者濤 楊 申請人:南昌時代廣場置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