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4:38:49 1
專利名稱: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電梯系統中,一般情況下,電梯控制系統僅對轎廂的位置及安全性能進行監控,往往會忽略對重側的安全性。即使對對重側進行安全性能的考慮,也只能通過在對重側加上隨行電纜來實現對重側與電梯控制系統之間的信號傳輸,從而實現對對重側的監控。但這樣不僅顯著增加了電梯的成本,而且布置起來也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對現有的電梯補償鏈進行結構改進從而能實現對重側和轎廂側之間信號傳輸的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從而能實現對對重側的監控,這樣無需在對重側加隨行電纜,簡化布置,降低成本。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包括金屬芯、包套在所述金屬芯外面的內保護層、均勻間隔布置在所述內保護層的外周表面上的多根線纜、包套在所述多根線纜外面的外保護層。具體實施時,所述金屬芯為金屬錨鏈或金屬繩,所述內保護層和所述外保護層為塑料層或橡膠層或合成纖維層,所述線纜具有單芯或多芯。
具體應用時,所述電梯補償鏈通過其內的線纜電連接了電梯對重側和轎廂側的電氣部件,該轎廂側的電氣部件通過隨行電纜電連接至電梯控制系統,在對所述對重側的位置或安全狀態進行監控時,所述對重側的電氣信號通過所述補償鏈傳輸至所述轎廂側,再通過所述隨行電纜傳輸至所述電梯控制系統。由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該電梯補償鏈通過對結構的設計改進,能夠實現轎廂側與對重側信號的傳輸。在電梯補償鏈連接在電梯對重側和轎廂側之間時,補償鏈通過其內的線纜電連接了電梯對重側和轎廂側的電氣部件,譬如說,當對重側裝有位置檢測開關或安全鉗時,此時可通過補償鏈將信號傳輸至轎廂偵牝再通過隨行電纜傳至電梯控制系統,以實現對對重側位置或安全性能的監測,提高了電梯的安全性能,這樣無需在對重側加隨行電纜,簡化布置,降低成本。
附圖1為本發明的補償鏈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結構。參見圖1所示,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包括金屬芯1、包套在金屬芯I外面的內保護層2、均勻間隔布置在內保護層2的外周表面上的多根線纜3、包套在多根線纜3外面的外保護層4。金屬芯I的質量應均勻分布,能夠採用金屬錨鏈或金屬繩。線纜3能夠傳輸信號,採用單芯或多芯結構,多根線纜3均勻布置在金屬芯I的周圍並通過內保護層2相隔開,內保護層2、外保護層4採用塑料層或橡膠層或合成纖維層,內保護層2能夠保護線纜3在正常使用時不會因擠壓而被損壞,同樣外保護層4也能保護線纜3以避免在正常使用時被損壞。電梯補償鏈在連接在電梯對重側和轎廂側之間時,補償鏈通過其內的線纜3電連接了電梯對重側和轎廂側的電氣部件,該轎廂側的電氣部件通過隨行電纜電連接至電梯控制系統。譬如說,當對重側裝有位置檢測開關或安全鉗時,此時可通過補償鏈將信號傳輸至轎廂側,再通過隨行電纜傳至電梯控制系統,以實現對對重側位置或安全性能的監測,提高了電梯的安全性能,這樣無需在對重側加隨行電纜,簡化布置,降低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金屬芯、包套在所述金屬芯外面的內保護層、均勻間隔布置在所述內保護層的外周表面上的多根線纜、包套在所述多根線纜外面的外保護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芯為金屬錨鏈或金屬繩,所述內保護層和所述外保護層為塑料層或橡膠層或合成纖維層,所述線纜具有單芯或多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梯補償鏈通過其內的線纜電連接了電梯對重側和轎廂側的電氣部件,該轎廂側的電氣部件通過隨行電纜電連接至電梯控制系統,在對所述對重側的位置或安全狀態進行監控時,所述對重側的電氣信號通過所述補償鏈傳輸至所述轎廂側,再通過所述隨行電纜傳輸至所述電梯控制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梯補償鏈結構,包括金屬芯、包套在金屬芯外面的內保護層、均勻間隔布置在內保護層的外周表面上的多根線纜、包套在多根線纜外面的外保護層。在電梯補償鏈連接在電梯對重側和轎廂側之間時,補償鏈通過其內的線纜電連接了電梯對重側和轎廂側的電氣部件,譬如說,當對重側裝有位置檢測開關或安全鉗時,此時可通過補償鏈將信號傳輸至轎廂側,再通過隨行電纜傳至電梯控制系統,以實現對對重側位置或安全性能的監測,提高了電梯的安全性能,這樣無需在對重側加隨行電纜,簡化布置,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B66B1/34GK103183267SQ20131008468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錢松, 徐磊 申請人:蘇州富士電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