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語教師讀後感
2023-10-24 23:51:07 2
讀《之江新語》的讀後感
讀書有時是單純的消遣,有時也能從中受到啟迪,看出一點現實來。《之江新語》這本書,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時期的短文結集,短論232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要言不煩,意盡言止,但卻意味深長,是他對己從政的硬性要求,也是他為人為官的思想結晶,對當下黨員幹部仍然有深刻的警示教育意義。
十八大以來,舉國上下轉變作風、改正文風、端正會風,黨中央一聲令下,各地認真踐行,行政面貌煥然一新。八項規定,厲行節約,新風撲面,群情振奮。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秉公辦事,大勢所趨。講黨性,講原則,講人格,勢在必行。低調做人,嚴謹做事,規範履職,形成風尚。頂層設計,全面改革,藍圖繪就。從現象到本質,讓中國民眾感受到了新一屆領導班子創建清明健康和諧社會的能力和魄力,讓我們更有理由堅信隨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中華民族偉大復新的「中國夢」必將實現。
在新形勢下,我們做好本職工作重要的前提是,要有真本事,要有做好事做成事的新智慧。團結、引領職工隊伍幹事創業靠什麼?就要靠不斷學習來掃除思想障礙,就要靠增進和諧來凝聚共識,就要靠創建業績來樹立威信,就要靠公平正義來溫暖人心。必須拿堅定勇氣來戰勝困難,必須拿得當方法來減少混亂,必須拿健全機制來消除浮躁,必須拿務實作風來提高效率,必須拿果敢行動來詮釋一切。
一要明白。職工群眾有太多的利益需求需要滿足,太多的現實問題需要解決,太多的不滿和抱怨需要化解,但主要是渴望各級領導幹部務實公正,清廉有為。
二要清楚。領導幹部要有幹事創業的強烈意識和帶領職工群眾幹事創業的過硬本領。做事成不成,全憑一顆心,團結大家同心、同向、同行,是做好事做成事的基礎。「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
三要自知自律。「有本事還要靠得住」,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就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自覺依法辦事,嚴格遵守法律和規章制度,保持堅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確人生觀,才能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
讀習總書記《之江新語》有感
習近平總書記《之江新語》一書由浙江人民出版社重印發行。其中摘錄的總書記的一段話,對我們幹部如何幹好工作,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在困難面前,是束手無策、畏縮不前,還是克難攻堅、奮力前行?作為領導幹部理所應當選擇後者,應該千方百計採取切實可行的好措施、好辦法,努力解決困難。好措施、好辦法哪裡來?答案是從群眾中來。(12月15日新浪新聞)
幹工作當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根本的解決辦法從哪裡來?就是如總書記強調的一樣,從群眾中來。換句話說,就是拜群眾為師。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也強調道:群眾的實踐是最豐富最生動的實踐,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解決矛盾和問題,就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拜群眾為師,深入調查研究。
鄧小平同志說:「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絕不是一個人的腦筋就可以鑽出什麼新東西來,我的功勞是把這些新事物概括起來,加以提倡。」歷史也反覆證明: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實踐和認識的主體,一切智慧的源泉在群眾的實踐中。積微壤成泰山,匯細流成江海,什麼時候群眾的智慧發揮出來了,很多難題就能順利解決。
那領導幹部該如何拜群眾為師,為做好工作提供智慧源泉?
首先是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摒棄那種對群眾意見、建議、質疑和批評充耳不聞的衙門作風;要堅持用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各項政策、措施的標準,真實反映群眾願望;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關心群眾疾苦。概括起來講,「真誠」、「真實」、「真情」,就是黨員幹部拜人民為師的應有態度。
其次是要善於總結和推廣人民群眾在鮮活的實踐中創造的寶貴經驗。只有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才能在凝聚起群眾智慧的同時增長政治智慧,增強執政本領。每一位黨員幹部必須懂得,「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
辦法在群眾中,向群眾拜師是一種執政境界,也是一條加深幹群魚水關係的途徑。只要我們領導幹部能放下架子,不好面子,虛心求教,就一定能從群眾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