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風能引風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03:34:12 2
專利名稱:玻璃鋼風能引風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安裝在屋頂上或風管上的排風裝置。
對於室內向外排氣,通常是採用集氣罩類上接風管及筒形風帽來完成,使用它總會有部分氣體逸出罩外並擴散到室內上部,為排除擴散到室內上部的氣體,在屋頂上不得不另開一孔洞排氣。這樣,不僅給建築帶來一定難度和麻煩,而且增加造價,有礙美觀。筒形風帽或現有的屋頂風帽類,均屬單筒式,都不能解決利用屋頂一孔洞排兩種氣問題。現有的風帽類利用縱向風排氣效果好,但對利用水平風向的排氣不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利用屋頂上的一個孔洞就可以同時、單獨排除室內兩種不同性質、不同方位氣體的引風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是在圓形上頂板(1)下面與坡面的上圓臺形接風板(3)間承接有8塊均勻幅射分布的上導風板(2),上圓臺形坡面接風板(3)低端與下圓臺形坡面接風板(4)頂端相接,中部開有帶倒角(13、14)排風口的下圓臺形坡面接風板(4)低端與大圓風管(5)相連。與下圓臺形坡面接風板(4)垂直承接有均勻幅射分布的8塊下導風板(6),在下導風板(6)外部圍接的檔風圈(7)平行於下圓臺形坡面接風板(4)。在大圓風管(5)中部設有帶倒角(10)的喇叭口(11)小圓形風管(9),在小圓形風管上部與喇叭口下部連接處為圓形板(12),8塊均勻幅射分布的隔風板(8)垂直承接於圓形板(12)。大風管(5)和小風管(9)的下端是可與屋頂固接的法蘭盤(15)。整體結構均採用玻璃鋼製成,所有連接處均為粘接。
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雙筒式結構,不僅增加了橫向風的排風能力,而且還解決了另開一孔洞排氣問題。可同時排兩種不同性質,不同方位的風,增強熱壓排風能力,並具有防雨、防雪、防腐功能。其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為圖2的A-A視圖。
圖4為圖2的B-B視圖。
從附圖可見大圓風管(5)內的小圓風管(9),與大圓風管(5)平行、同心、互不通氣設置,它可通過一個孔洞單獨、同時排除兩種不同性質、不同方位的風。在大圓風管(5)和小圓風管(9)中間及出口處分別設8塊相互密封的導板,以使室外風從大斷面進,小斷面出,從而使排風口處風速提高了3-5倍。這樣不管是東、南、西、北風,還是水平、傾斜風,均可使出口處造成較大負壓,形成抽力,從而加大其排風量。
權利要求1.一種玻璃鋼風能引風器,具有風管和導風板,其特徵是在圓形上頂板(1)下面與坡面的上圓臺形接風板(3)間承接有8塊均勻幅射分布的上導風板(2),上圓臺形坡面接風板(3)低端與下圓臺形坡面接風板(4)頂端相接,中部開有帶倒角(13、14)排風口的下圓臺形坡面接風板(4)低端與大圓風管(5)相連;與下圓臺形坡面接風板(4)垂直承接有均勻幅射分布的8塊下導風板(6),在下導風板(6)外部圍接的檔風圈(7)平行於下圓臺形坡面接風板(4);在大圓風管(5)中部設有帶倒角(10)的喇叭口(11)小圓形風管(9),在小圓形風管上部與喇叭口下部連接處為圓形板(12),8塊均勻幅射分布的隔風板(8)垂直承接於圓形板(12),大風管(5)和小風管(9)的下端是可與屋頂固接的法蘭盤(15)。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鋼風能引風器,其特徵是大圓風管(5)內的小圓風管(9),與大圓風管(5)平行、同心、互不通氣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安裝在屋頂上或風管上的排風裝置。它是在上頂板下面與上接風板間承接有8塊上導風板,上接風板低端與下接風板頂端相接,下接風板低端與大圓風管相連。與下接風板垂直承接有8塊下導風板,在下導風板外部圍接的擋風圈平行於下接風板。在大圓風管中部設有小圓形風管,大風管和小風管的下端是可與屋頂固接的法蘭盤,本實用新型可同時排兩種不同性質,不同方位的風,增強熱壓排風能力,並具有防雨、防雪、防腐功能。
文檔編號F04F5/16GK2103686SQ91210940
公開日1992年5月6日 申請日期1991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1991年7月23日
發明者劉夢真, 王振林 申請人:劉夢真, 王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