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4:06:39 1
專利名稱: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是關於一種離合器的操縱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汽車普及率和汽車保有量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遞增。隨著路面行車的增多,路面交通擁擠和堵塞狀況也越來越嚴重。駕駛者,特別是初學駕駛者,往往會因為交通擁擠時頻繁的起步換檔、松離合而消耗大量的體力,很大部分初學駕駛者甚至會因離合釋放不當而手忙腳亂,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大多數有駕駛經歷的人都會有體會,換檔後為了使離合器平穩結合,車輛平穩行駛,踩離合器踏板的腳需要慢慢釋放,稍有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熄火甚至燒蝕離合器摩擦片的現象發生,因此,駕駛者釋放離合器時消耗體力佔其駕駛消耗體力中的很大部分。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操作省力且能實現離合器自動緩慢釋放的離合器操縱輔助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包括具有空腔的缸體、推桿、活塞及回位彈性件,推桿穿過缸體,其具有置於缸體空腔內的第一部分、從缸體一端伸出並用以與離合器主缸活塞連接的第二部分,及從缸體另一端伸出並用以與離合器踏板連接的第三部分,活塞固套在該推桿的第一部分上,該活塞將腔體的空腔分為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該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之間通過導管連接而形成一液壓迴路,回位彈性件置於第一腔體內且其兩端分別與活塞和缸體抵接,使活塞回位時,通過該回位彈性件和液壓迴路液壓阻力的共同作用使活塞緩慢回位。
所述的連接第一腔體和第二牆體的導管上設有電磁閥,該電磁閥與一控制其開啟和關閉的控制器連接,該控制器與一用以採集離合器踏板轉速的轉速傳感器連接。
所述的轉速傳感器採集一用以與離合器踏板的轉軸固接的齒圈的轉速。
所述的齒圈的各個齒的齒形相異。
所述的推桿包括相鉸接的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第一推桿穿過缸體並伸出該缸體兩端,第二推桿置於缸體外部。
所述的回位彈性件為壓力彈簧。
所述的第一缸體通過導管與一儲液罐連接。
所述的缸體與推桿的配合處設有用以防止缸體內液體洩出的密封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1)通過回位復位件和液壓迴路的設置,使回位復位件在使活塞和離合器踏板回位過程中受到液壓阻力,從而實現離合器的自動緩慢釋放,保證了離合器的平穩結合,使車輛駕駛者操作更省力;2)通過控制器的設置,使駕駛者可根據個人喜好自動開啟或關閉該裝置;3)本裝置結構簡單,可以移植到機械師離合器操縱機構上。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踩下離合器踏板後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圖(未帶有儲液罐)。
圖3是換檔後松離合器踏板時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圖(未帶有儲液罐)。
圖4是本發明的齒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本發明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包括具有空腔63的缸體6、推桿、活塞7、回位彈性件11及液壓管路。缸體6的一端與離合器主缸20的一端均固定在一車身封板21上,該缸體6的另一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裝設有端蓋5,該端蓋5與缸體6之間夾有膠圈4,以防止缸體6內的油液從端蓋5和缸體6之間的螺紋間隙洩出。缸體6上設有四個與空腔63貫通的螺紋通孔,該四個螺紋通孔分別裝有一個放氣螺釘3和三個直通接頭12,該放氣螺釘3上罩設有防塵罩一18。該四個螺紋通孔中有一個作為進液口2,該進液口2上的直通接頭12通過一段導管25與儲液罐1相連,其餘兩個直通接頭12之間連有導管22,且該導管22的中間位置接有常開的電磁閥13。
推桿包括活動連接的第一推桿14和第二推桿16,該第一推桿14的一端依次穿過端蓋5中間的通孔51、缸體6的空腔63及缸體6上的通孔64,並伸入離合器主缸20而與離合器主缸活塞(未圖示)相連而與該活塞聯動,該第一推桿14的另一端與第二推桿16的一端連接,該第二推桿16的另一端與離合器踏板17連接。第一推桿14容置於缸體6空腔63內的部分設有一段螺紋23,該段螺紋23上套設有一活塞7,並通過兩螺母23的夾緊作用將活塞7緊固在第一推桿14上。活塞7將空腔63分成第一腔體61和第二腔體62,該第一腔體61內設有回位彈性件11,該彈性件11如壓力彈簧,該回位彈性件11套設在第一推桿14上,且其兩端分別與活塞7和缸體6抵接,從而該活塞7在回位彈簧11的作用下,通過帶動第一、第二推桿14、16使離合器踏板17回位。由於離合器踏板17繞定點轉動時,該踏板17與第二推桿的連接點會在如圖1所示的垂直方向上產生位移而使第一推桿14與端蓋5發生幹涉,影響缸體的密封性,所以將第一推桿14和第二推桿16鉸接。
為了實現對電磁閥13的適時控制,該輔助裝置還包括一個控制器26和一個轉速傳感器8。該控制器26與電磁閥13連接以控制電磁閥13的開啟和關閉。該轉速傳感器8與控制器26連接,其安裝在一齒圈9上,該齒圈9安裝在離合器踏板17的固定轉軸上,使齒圈9跟隨離合器踏板17一起轉動。轉速傳感器8將齒圈9的轉速信號(即離合器踏板17的轉速)輸送到控制器26,控制器26根據接收到的信號,控制電磁閥13開啟或關閉。為使控制器26能夠識別齒圈9的正反轉,這裡將齒圈9的每一個齒91的齒形設計成不相同,由於本實施方式中齒圈9轉速比較低,可以設計成按6度、7度、8度...漸變分布的齒形,如圖4所示。
本實施方式中,缸體6與車身封板21的連接處及端蓋5上都開有密封槽,密封槽內有油封10,以防止缸體6內的油從第一推桿14所穿過的通孔64、51洩出。在端蓋5和離合器踏板17之間有防塵罩二19,以避免灰塵進入缸體6的空腔63內而汙染缸體6內的油液。
不踩離合器踏板17時,該裝置處於自由狀態,儲液罐1、導管25、22、缸體6的第一腔體61和第二腔體62均充滿油液,電磁閥13常開。踩下離合器踏板17時,在第二推桿16和第一推桿14的作用下,活塞7如圖2中箭頭所示方向運動。此時,因活塞7移動,第一腔體61的容積減小,第二腔體62的容積增大。為防止踩踏板17的力增加,油液需從第一腔體61排出而通過導管22進入第二腔體62,又因此時電磁閥13打開(設定踩下制動踏板時,控制器26不關閉電磁閥13),則油液流動方向為如圖2所示箭頭方向。
換好檔,松離合器踏板17時,在回位彈簧11的彈力作用下,活塞7向圖3中箭頭所示方向移動。為保證離合器平穩結合,活塞7的回位速度必須是緩慢的,所以可以通過控制液壓迴路,使油液產生一個與回位彈簧11產生的彈簧力相反方向的力,迫使活塞7緩慢回位。如圖3所示的油液流動方向,此時要產生與彈簧力相反方向的液壓力,迫使活塞7緩慢回位,只需通過控制器26適時控制電磁閥13開啟或關閉即可。由於活塞7、推桿14、16、離合器踏板17構成一活塞——踏板聯動機構,通過轉速傳感器8採集安裝在離合器踏板17固定轉軸上的齒圈9產生的轉速信號,傳送到控制器26並控制電磁閥13的開啟或關閉。當活塞——踏板聯動機構的回位速度過快時,轉速傳感器8的信號輸入到控制器26,控制器26處理完輸入信號後發出控制信號,關閉電磁閥13,這時,液壓力增大,聯動機構回位速度減小;當活塞——踏板聯動機構的回位速度過慢時,轉速傳感器8的信號輸入到控制器26,控制器26處理完輸入信號後發出控制信號,開啟電磁閥13,這時,液壓力減小,聯動機構回位速度增大。如此控制器反覆不停開啟、關閉電磁閥13,來減小、增大液壓力,控制活塞——踏板聯動機構緩慢回位,從而保證離合器平穩結合。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具有空腔的缸體、推桿、活塞及回位彈性件,推桿穿過缸體,其具有置於缸體空腔內的第一部分、從缸體一端伸出並用以與離合器主缸活塞連接的第二部分,及從缸體另一端伸出並用以與離合器踏板連接的第三部分,活塞固套在該推桿的第一部分上,該活塞將腔體的空腔分為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該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之間通過導管連接而形成一液壓迴路,回位彈性件置於第一腔體內且其兩端分別與活塞和缸體抵接,使活塞回位時,通過該回位彈性件和液壓迴路液壓阻力的共同作用使活塞緩慢回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第一腔體和第二牆體的導管上設有電磁閥,該電磁閥與一控制其開啟和關閉的控制器連接,該控制器與一用以採集離合器踏板轉速的轉速傳感器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速傳感器採集一用以與離合器踏板的轉軸固接的齒圈的轉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齒圈的各個齒的齒形相異。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推桿包括相鉸接的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第一推桿穿過缸體並伸出該缸體兩端,第二推桿置於缸體外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回位彈性件為壓力彈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缸體通過導管與一儲液罐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缸體與推桿的配合處設有用以防止缸體內液體洩出的密封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離合器平穩結合輔助裝置包括具有空腔的缸體、推桿、活塞及回位彈性件,推桿穿過缸體,其具有置於缸體空腔內的第一部分、從缸體一端伸出並用以與離合器主缸活塞連接的第二部分,及從缸體另一端伸出並用以與離合器踏板連接的第三部分,活塞固套在該推桿的第一部分上,該活塞將腔體的空腔分為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該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之間通過導管連接而形成一液壓迴路,回位彈性件置於第一腔體內且其兩端分別與活塞和缸體抵接,使活塞回位時,通過該回位彈性件和液壓迴路液壓阻力的共同作用使活塞緩慢回位。本裝置能實現離合器的自動緩慢釋放,保證了離合器的平穩結合,使車輛駕駛者操作更省力。
文檔編號B60K23/00GK1955503SQ20051002196
公開日2007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5日
發明者陳秋強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