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朱元璋審理春聯案

2023-10-11 18:34:45 7

話說朱元璋定都南京那一年的春節之前,他下旨讓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迎新年。可正當大家忙著過節的時候,不想卻因春聯出了一樁官司。消息傳到朱元璋耳朵裡,朱元璋勃然大怒,說:「寫春聯、迎新年是朕的旨意,今天居然鬧起官司來了,這還了得?快快傳旨,朕要移駕知府衙門親自審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時的南京城設有應天府,朱元璋沒有驚動百姓,暗中到了知府衙門,換上知府的官服,端坐公堂,將驚堂木拍得震天響,說:「呔!速帶原告、被告!」

  不一會兒,衙役帶上來兩個人。

  朱元璋發問:「你們誰是原告,誰是被告?」

  「稟老爺,我是原告,他是被告。」跪著的兩個人同時指著對方回答。

  朱元璋一聽,心裡翻騰開了:看樣子,這案子還挺棘手。不過既然是「春聯案」,不妨先以春聯開場。想到這裡,他一指堂下其中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說:「你聽著,我這裡有一上聯,若是對不出來,休怪本官大刑伺候。且聽這上聯——『雲鎖高山,哪個尖峰突出』。」

  秀才頭腦也活,一眼瞧見一縷陽光從大堂旁邊的漏光處射進來,便立刻說:「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

  朱元璋心裡想:話中有話,事出有因。他又把驚堂木一拍,說:「你們都自稱原告,公堂之上豈容混淆?今日眾目睽睽之下,誰說得有理,誰就是原告。秀才,你所告何事,一一道來。」

  秀才說:「青天大老爺,小的遵照當今皇上聖旨,在街坊設攤寫對。小的寫對有個講究,不求之乎者也,事主想啥、說啥、要啥,小人就寫啥,一文錢一副對子。」

  秀才的話讓朱元璋覺得有點意思,忙問:「快說,都寫了些什麼?」

  秀才指著大堂外旁聽的人群說:「口說無憑,證人都在外頭,大人可以傳喚他們。」

  只見陸陸續續走進來幾個證人,第一個說:「大人,小的開茶館又開酒店,想讓秀才給寫一副招呼人家喝茶、喝酒的對子。秀才一揮筆就寫好了,寫的是『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杯酒來』。」

  第二個說:「大人啊,我兒子娶了媳婦以後,婆媳間總是吵呀鬧的,兒子呢,夫妻一口氣,常常與老母翻臉……我想讓秀才寫一副對子勸一勸,討個吉慶。秀才善解人意,馬上寫了一副,說的是『女無不愛,媳無不憎,勸天下家婆,減三分愛女之心而愛媳;妻何以順,母何以逆,願爾輩人子,將一點順妻之意以順母』。」

  第三位看穿著打扮有點像農民,說:「老爺,小的姓李,妻子姓龔,所生一子,聽了算命的話,自幼姓宋;娶了一個兒媳婦,姓龐。我想要寫兩副對聯,一副體現皇帝對百姓的好處,一副要說明我家四姓。秀才寫的第一副是『日在東,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間配定好人』。第二副是『李宋二先生,木頭木腳;龔龐兩女眷,龍首龍身』。才花了我兩文錢,好著吶!」

  眼見每一副對聯都在稱讚皇恩浩蕩,朱元璋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對秀才說:「這都寫得好好的,還告什麼狀呀?」

  秀才從懷裡取出一副對聯,指著商人說:「大人,我要告他平白無故訛詐人。」

  朱元璋對商人說:「大膽被告,何故訛詐他人?」

  商人嚇得跪地磕頭,說:「大人明察,小人冤枉!」

  朱元璋說:「你有冤情?快快說來。」

  商人說:「老爺,小人姓陸名金山,原本想皇恩浩蕩,借著逢年過節的機會沾一沾春聯的光。小人家裡開酒坊,又開醋坊,還養著許多豬,怎奈家裡老鼠特大,就邀秀才上門寫一副對聯。當場言明,寫得稱心如意,我雙手奉上一兩紋銀;若寫得不稱我心,他賠我一兩紋銀。如今,他對聯寫得不好,按理賠償,怎麼能說我訛詐他呢?小人要告他詛咒小人。老爺手中的對聯就是證據,望老爺明察。」

  朱元璋拿著對聯左瞧右看好一會兒,對商人說:「你念來聽聽,他怎麼詛咒你的?」

  商人念道:「『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瘟;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橫批:『人多病,少財富』。這不是詛咒是什麼?望大人為小人做主。」

  朱元璋問秀才:「你是這個意思嗎?」

  秀才說:「是他自己斷句念錯了,怎麼能說我詛咒他呢。」

  朱元璋說:「那你再念一遍聽聽。」

  秀才念道:「『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瘟;釀酒缸缸好,造醋罈壇酸』。橫批:『人多,病少,財富』。」

  一副春聯兩種解讀,聽審的、看審的都等著朱元璋判案。這時候,朱元璋的心裡又翻騰開了:嘿!都是原告,又都是被告,這種案子,連宋朝的包公都沒有審過哩!朕要勝過清官包拯了。他看一眼陸金山,問道:「現在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陸金山回答說:「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現在已經到了這般地步,全望大人公斷。」

  這是稀罕事,又是公審,看的人很多。有人在門外大聲說道:「這秀才挺對人心思的,想我做鞋、賣鞋都快三年了,還沒賺過大錢,本想也寫一副對聯討個吉利,不想他卻被陸老闆拉去了,如今他纏上了官司,我找誰寫去呀?」

  朱元璋本來就喜歡對聯,也寫過對聯,聽鞋匠議論,心裡早就痒痒得難受了,馬上接過鞋店老闆的話茬兒說:「好吧,你的對聯由我寫,寫完再判案。」

  說著,磨得墨濃,醮得筆飽,朱元璋當庭寫道:大楦頭,小楦頭,乒桌球乓打出窮鬼去,莫要糾纏小弟;粗麻繩,細麻繩,吱吱嘎嘎拉出財神來,不妨照看晚生。寫畢,將筆一擱,重新拍起驚堂木,喝道:「被告陸金山,你可知罪?」

  陸金山也在看著寫對呢,聞聲立即又俯伏在地:「大人開恩,小的不知有罪。」

  朱元璋說:「古人云,上謂風,下謂俗,當今皇上開一代新風,天下百姓聞風響應。這寫一副春聯,討一份吉利;討得吉利,心生喜悅;人有喜悅,家庭和睦;家庭和睦,百姓安康;百姓安康,百業興旺;百業興旺,天下太平。可你陸金山,竟然無事生非,打起春聯的壞主意。」

  陸金山磕頭都沒勁了,癱在那裡像一堆泥。

  朱元璋繼續說:「本案黑白分明、是非清楚,原告擺攤寫春聯,一為歌頌皇恩,二為百姓吉利,三為養家餬口,按照常理,不存在詛咒心思。倒是陸金山,先有邀請上門寫對的舉動,繼有高價付酬的承諾,還有違約索賠的約定,儘管也在口口聲聲說著贊皇恩的話,話裡始終難掩訛詐的不軌用心,更有索討不成,告狀打官司的惡行,真相面前又不肯自省,末了又不知罪在何處,這種人,不懲不治難以安民心。如今春節將臨,特判決如下:被告陸金山,免打二十大板,罰銀五兩,以儆效尤!」

  判詞條分縷析、有理有據,堂上堂下一個勁地喝彩:「好,知府大人判得好!」

  說話間,朱元璋一甩手,脫下了官服。這一脫,黃色的龍袍在眾人的眼前閃閃發光,眾人這才知道審案的原來就是當今皇上,連忙高呼「皇上英明」。

  這樣,新年寫春聯的風俗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朱元璋親自審理春聯案的故事也同時傳了下來。

同类文章

妙諷汪精衛

 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關頭,汪精衛賣國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偽國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長。自此,汪精衛成了中國頭號大漢奸,人民對他深惡痛絕。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  昔日蓋世之德,  今朝罕見之材。  從字

「面前人」妙對寇宰相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為天上日。是說水裡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才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著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

施耐庵以對聯治心病的啟示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床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

袁世凱品聯識殺機

袁世凱的五十五歲生日,在光緒戊申年的八月。此時的袁世凱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可謂朝廷柱石,深得慈禧太后倚重,討好他的人也有一大幫。因此剛交八月,送壽禮的人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更有一批賀壽的對聯送上門來,或從四面八方郵寄過來。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是這次壽誕活動的總管,他從近千副對聯中選出五百副懸掛在

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為善,不可見利忘義,為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

李白戲權臣   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總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看著李白,譏諷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   「鋸」諧「句」,「猴兒」暗指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請大人起步,三步之內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

對聯故事三則

 一   1913年,梁啓超自日本回國,去老友夏曾佑家拜訪。夏曾佑字穗卿,是近代著名學者,對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對乾嘉考據學和詩文也有相當的素養。夏的書桌上堆著厚厚一沓線裝書,梁啓超信手翻開一看,是《春秋左氏傳》。他腦子一動,對老朋友說:「我想出一條上聯,你來對出下聯,好嗎?」說罷,朗

陳毅與對聯的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應當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優秀之輩。而陳毅元帥正是這樣的幹部的傑出代表。他為黨和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殫精竭慮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不但是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識、造詣很深、才華橫溢的詩人,從他十分喜歡創作的對聯之系列作品即可從中略見一斑

月影對水映

  唐代的元稹與白居易是好朋友。   一個中秋佳節,他們登上臨江樓賞月。只見月明如水、水明如鏡,真是江天一色、江心月白。元稹仰望北鬥,俯瞰江波,觸景生情,出一上聯:「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天上的七顆星和水中映出的七顆星,合起來成十四顆星。   白居易聽後,大加讚賞。一時想不出對句。過

臨刑聯對

  清康熙年間,安徽桐城舉子戴名世進京趕考。乘船過江時,船上的人都在議論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據說那木匠曾為該縣衙門制過多副木枷,沒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鎖,真是「自作自受」。當時搖船的艄公出聯「木匠造枷枷木匠」讓戴名世對,戴苦思冥想,無以為對。   若干年後,戴名世中了進士,入選翰林。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