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端午對聯擷趣

2023-10-11 16:47:49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現採擷一些與端午(端陽)有關的佳聯妙對,與讀者共賞。

  明太祖朱元璋擅長對聯,一年端午節,他賜宴群臣,席間出一上聯,聯云:「端門北,午門南,朝廷賜宴於端午。」上聯中的「端門北」中的「端」和「午門南」中的「午」合在一起,恰巧為「朝廷賜宴於端午」中的「端午」,要續下聯有一定難度。此時,群臣中的沈應思索片刻,對道:「春榜先,秋榜後,科場取士在春秋。」明代時,春榜,也叫甲榜,甲榜取進士;秋榜,亦稱乙榜,乙榜取舉人。下聯以春秋兩榜對上聯端午兩門,同時「春」、「秋」合成「春秋」,與上聯「端」、「午」合成「端午」相對應,可謂對答工巧,貼切自然。

  一年端午節,明代大畫家文徵明路遇一書生,那書生吟一上聯要求作對,聯云:「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夏曆每月的朔日、望日分別在上旬之初和中旬之中,且聯語中有四處相重。文徵明隨口應對:「五月五,九月九,端陽重陽。」上下聯自然天成,不露斧鑿之一痕,堪稱妙對,難怪那書生擊掌讚嘆不已。

  相傳,古時一姓陳的才子,常與一姓李的才子作對互娛,一年端午節,兩人路過一湖畔,那姓陳的才子吟道:「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那姓李的才子也不甘示弱,脫口而出:「天氣大寒,霜降屋簷成小雪。」兩人不禁相視一笑。上聯巧嵌「端午」、「清明」、「重陽」三個節氣名。下聯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個節令名。以天寒對日暖,形象鮮明,意境優美,別有一番情趣。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幅描述節令的對聯,聯云:「端午午時人賞午,立春春日客遊春。」端午節這天民間有包粽子、懸菖蒲、賽龍舟等活動,中午時分,戶戶過節,家家熱鬧。上聯正道出了民間過端午節的氣氛。「立春」以後,春回大地,人們紛紛外出踏青尋春,下聯正描述了民間此時遊春的情景。同時,上聯中的「三午」對下聯中「三春」,可謂嚴絲合縫,自然流暢,讀來興趣盎然。

  據傳從前一少年,才學過人,一年之內,在端午節前應童子試,重陽節後應鄉試,兩次應試都順利通過,於是有人撰聯以示慶賀,聯云:「端午以前,猶是夫人自稱曰;重陽而後,居然君子不以言。」乍看此聯難以理解,其實,上聯的後半句出自《論語·季氏》「夫人自稱曰童子」,並隱去了「童子」;下聯的後半句出自《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並隱去了「舉人」。這樣,就明白此聯的內容是:端午前你還是童生,重陽節後,你便成了舉人,聯語貼切,獨具匠心。

同类文章

妙諷汪精衛

 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關頭,汪精衛賣國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偽國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長。自此,汪精衛成了中國頭號大漢奸,人民對他深惡痛絕。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  昔日蓋世之德,  今朝罕見之材。  從字

「面前人」妙對寇宰相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為天上日。是說水裡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才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著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

施耐庵以對聯治心病的啟示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床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

袁世凱品聯識殺機

袁世凱的五十五歲生日,在光緒戊申年的八月。此時的袁世凱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可謂朝廷柱石,深得慈禧太后倚重,討好他的人也有一大幫。因此剛交八月,送壽禮的人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更有一批賀壽的對聯送上門來,或從四面八方郵寄過來。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是這次壽誕活動的總管,他從近千副對聯中選出五百副懸掛在

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為善,不可見利忘義,為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

李白戲權臣   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總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看著李白,譏諷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   「鋸」諧「句」,「猴兒」暗指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請大人起步,三步之內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

對聯故事三則

 一   1913年,梁啓超自日本回國,去老友夏曾佑家拜訪。夏曾佑字穗卿,是近代著名學者,對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對乾嘉考據學和詩文也有相當的素養。夏的書桌上堆著厚厚一沓線裝書,梁啓超信手翻開一看,是《春秋左氏傳》。他腦子一動,對老朋友說:「我想出一條上聯,你來對出下聯,好嗎?」說罷,朗

陳毅與對聯的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應當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優秀之輩。而陳毅元帥正是這樣的幹部的傑出代表。他為黨和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殫精竭慮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不但是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識、造詣很深、才華橫溢的詩人,從他十分喜歡創作的對聯之系列作品即可從中略見一斑

月影對水映

  唐代的元稹與白居易是好朋友。   一個中秋佳節,他們登上臨江樓賞月。只見月明如水、水明如鏡,真是江天一色、江心月白。元稹仰望北鬥,俯瞰江波,觸景生情,出一上聯:「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天上的七顆星和水中映出的七顆星,合起來成十四顆星。   白居易聽後,大加讚賞。一時想不出對句。過

臨刑聯對

  清康熙年間,安徽桐城舉子戴名世進京趕考。乘船過江時,船上的人都在議論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據說那木匠曾為該縣衙門制過多副木枷,沒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鎖,真是「自作自受」。當時搖船的艄公出聯「木匠造枷枷木匠」讓戴名世對,戴苦思冥想,無以為對。   若干年後,戴名世中了進士,入選翰林。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