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為何會成為戰國四大名將?廉頗怎麼死的?
2023-10-11 11:57:04 3
「起翦頗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這是千字文中描寫趙國名將廉頗的句子,記載了廉頗的厲害之處,也明確告訴了我們廉頗在趙國以及在戰國時期的地位。歷史上關於廉頗還是有很多記載的,但是這些記載幾乎都跟另一個人有關,那便是趙國丞相藺相如。唯一一個和藺相如關係少一點的,便是廉頗不顧趙孝成王的命令,堅守長平不出的長平之戰。廉頗分明打不過秦國,可是為什麼這樣的廉頗在戰國時候還有這麼高的地位和評價呢?廉頗是如何成為戰國四大名將的?
戰國有四大名將,究竟是誰這樣排出來的,我也搞不清楚,只知道這四個人便是趙國的廉頗和李牧,以及秦國的白起和王翦。不過撇去這四個人的實力不說,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都曾是名聲響亮的人物,就算說成是轟動天下諸侯也不為過。可是,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一直頗受爭議,他真的有實力嗎?
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這樣描述了廉頗的身份:「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這場攻破陽晉的戰爭,使得趙國廉頗在各諸侯國中聲威大增,一戰成名。
這是一場五國合縱攻齊的戰爭,齊國齊湣王統治時期,仗著齊國強大,惹了很多國家,可他不知收斂,還加速了吞併戰爭。你要知道,你要強就要足夠強,否則其他國家合起來就能打敗你。齊國就是這樣,齊國的強大自然不必多說,但是齊國還沒有強大到能夠和六國聯軍相抗衡的力量。齊湣王不知道這個道理,還貪心的獨吞了宋國,惹來各國眼紅,終於合縱伐齊。趙國和齊國本是盟國,在此刻也來攻打齊國。由於廉頗統領趙軍攻佔了齊國的大城陽晉,廉頗的名字便深深刻在了人們心中。
廉頗有很多的戰績,除了攻佔了齊國的幾座城池,還攻佔了魏國的防陵、安陽。閼與之戰,廉頗和趙奢大破秦軍,之後的幾年內,廉頗率領趙軍還打敗了秦軍好多回,在《戰國策》中都有詳細記載。後來就是長平之戰,這一戰,廉頗從最初的打不過秦軍,節節敗退,到固守長平,這都是戰略方針,至少那時來看,這是最適合趙國的一種打法。如果趙國和秦國硬碰硬,就是趙括的下場。當然並不是說趙括不厲害,趙括也很厲害,他雖然沒有戰功,但是卻已經多次和父親趙奢一起打過仗,只不過因為沒有官職,只是軍師,所以沒有實際的戰功。可是在幾次戰爭中的表現,趙括都屬於十分優秀的將才。在長平之戰中,趙括率領的趙軍雖然失敗了,可是趙軍投降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整整四十萬。趙國這次也不過派了四五十萬左右的兵力而已,可是趙括對秦軍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呢?白起回答秦昭王的時候就說,這次長平之戰能夠勝利完全就是慘勝,白起以殲滅戰而聞名,秦軍在長平之戰中損失了將近一半的兵力才打敗了趙軍,可趙軍要不是因為主將戰死,怎麼可能投降,他們的戰鬥力甚至高過秦軍。任何軍隊能夠在斷糧四十幾天的情況下,還能夠英勇有序的聽從指揮,就證明了趙括不是等閒之輩。
廉頗戰績突出,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是趙國的老將、名將,深受趙王的信任和重用。可是,廉頗最終的結局卻並不怎麼好。趙孝成王去世後,趙悼襄王繼位,這位新的趙王一繼位,就派自己的心腹樂乘接替了廉頗的地位。廉頗一生氣,衝動的攻打樂乘。他也知道他犯了錯,只好逃到魏國去。魏王不敢任用廉頗,但是又不得不留廉頗在魏國,就沒有多管。廉頗的心一直是向著趙國的,可是他的年紀擺在那裡,已經不能夠上戰場了,所以就一直沒有被重新徵召,在壽春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