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簡捷液壓集成塊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1:57:14 1
專利名稱:一種簡捷液壓集成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迴路用簡捷集成塊,準確地說是一種新的液壓迴路(管路)集成塊體,尤其指的是一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加工費用低的簡捷油路功能集成塊,為液壓工程快捷施工、降低成本、提高了整體系統的可靠性,是一種新的液壓系統部件總成。
背景技術:
傳統的液壓系統油路往返繁雜、裝配不便、體積大、重量大、難於維修、成本高,從元件結構上制約了液壓油路(液路)的集成化進程,因市場沒有簡化液壓系統工程元件,無法降低工程成本而影響了集成化油路的推廣和應用。如何簡化液壓工程結構,降低液壓工程成本,也是目前國際液壓學術界共同關注的課題。液壓系統工程的簡捷優化設計——簡捷集成塊,為解決上述難題而設計的一種新型液壓集成元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解決上述技術難題而設計的一種體積小、成本低的簡捷液壓集成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簡捷液壓集成塊,該集成塊為安裝於齒輪泵、電磁換向閥與執行缸之間的集成管路塊,該集成塊為集成塊本體內集成節流閥、溢流閥以及多根管路為一體結構,集成塊本體一端面與齒輪泵相連,另一端面與電磁換向閥相連,該端面上開有第一、二接換向閥孔,執行缸為往復式油缸,集成塊本體側面開有兩個分別接執行缸兩側工作腔和返回腔的第一、二油路孔,第一接換向閥孔、第一油路孔分別與節流閥連通,通過節流閥調解流量,第二油路孔與第二接換向閥孔連通,集成塊本體上開設接齒輪泵輸出口的泵輸出流道以及裝有活動隔板的通孔,隔板一側為與進油孔連通的吸油孔,隔板另一側為與接油箱口連通的排油孔,泵輸出流道分兩路與溢流閥連通,一路與溢流閥中部連通,另一路與溢流閥前端連通。
所述集成塊與齒輪泵通過集成塊一端面上的螺紋孔緊固組合;所述集成塊與電磁換向閥通過集成塊另一端面上的螺紋孔緊固組合。
所述齒輪泵可以採用葉片泵、柱塞泵或離心泵等代替。
所述執行缸可以採用執行器、液動開關或液壓馬達等代替。
所述電磁換向閥可以採用手動換向閥、機械換向閥或延時換向閥等代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簡捷液壓集成塊是一種應用於常見液壓系統中齒輪泵、換向閥(電磁換向閥)與執行缸之間的集成管路塊。集成塊本體加工有溢流閥和節流閥(流量調解),本發明簡捷的將齒輪泵、電磁換向閥等部件用該集成塊方便快捷的聯成完整迴路,使整個液壓系統更加小巧、精湛,節省了佔有空間(體積小)和大幅度降低成本。
2、本發明為廣泛地推廣液壓系統集成化提供方便。
圖1為本發明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裝配示意圖,其中1為執行缸(往復油缸,按實際需要選用缸型);2為電機(單相或三相電動機);3為聯軸器;4為齒輪泵(也可以用其它同型號泵替代);5為支座(用於支撐齒輪泵);6為油管(從集成塊管接頭分別接入執行缸的工作腔和返回腔);7為節流閥(用旋鈕調解流量,控制速度);8為電磁換向閥(本實施例為二位四通電磁控制閥,依可用機構控制換向;或者用機械、手動換向閥);9為溢流閥(溢流穩壓);10為集成塊本體(集成多根管路和部分液壓元件節流閥和溢流閥為一體結構)。
如圖2-3所示,本發明包括往返油路及部分液壓部件(本體結構),其各部結構說明如下A為螺紋孔,用於齒輪泵與集成塊緊固組合,6個;B為螺紋孔,用於集成塊與電磁換向閥緊固組合,4個;C、C′為接執行缸的第一、二油路孔(油管接頭);D、D′分別第一、二接換向閥孔;E為接油箱口(經過濾器為系統供油);F為溢流閥洩流孔;71為節流調速旋鈕;91為溢流調解旋鈕;10為集成塊本體;P為泵輸出流道(接齒輪泵輸出口);O、如圖3所示左側為吸油孔(經過濾後為齒輪泵供油),右側接換向閥的排油孔;H為設在O孔中的隔板,使齒輪泵(油泵)吸油和電磁換向閥排油分開,確保返回油箱冷卻後再用;G為O孔的齒輪泵一側進油孔(經過濾後由此路進入齒輪泵加壓後輸至各部)。
該集成塊為安裝於齒輪泵4、電磁換向閥8與執行缸1之間的集成管路塊,該集成塊為集成塊本體10內集成節流閥7、溢流閥9以及多根管路為一體結構,集成塊本體10一端面與齒輪泵4相連,另一端面與電磁換向閥8相連,該端面上開有第一、二接換向閥孔D、D′,執行缸1為往復式油缸,集成塊本體10側面開有兩個分別接執行缸1兩側的第一、二油路孔C、C′,第一接換向閥孔D、第一油路孔C分別與節流閥7連通,通過節流閥7調解流量,第二油路孔C′與第二接換向閥孔D′連通,集成塊本體10上開設接齒輪泵輸出口的泵輸出流道P以及裝有活動隔板H的通孔O,隔板H一側為與進油孔G連通的吸油孔,隔板H另一側為與接油箱口E連通的排油孔,泵輸出流道P分兩路與溢流閥9連通,一路與溢流閥9中部連通,另一路與溢流閥9前端連通。溢流閥9包括溢流閥調解旋鈕91、外套92、閥芯93、油腔94,外套92與閥芯93通過螺紋連接;正常工作時,通過溢流調解旋鈕91調解閥芯93堵住溢流閥洩流孔F;當壓力較高時,油通過管路進入閥芯93前端,從而推動閥芯93後退,當閥芯93退至管路與油腔94對應時,開始溢流。所述集成塊與齒輪泵4通過集成塊一端面上的螺紋孔A緊固組合;所述集成塊與電磁換向閥8通過集成塊另一端面上的螺紋孔B緊固組合;本發明簡捷集成塊可以用鑄件、板塊件加工,也可以用非金屬件完成,以滿足技術要求為準。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實施例是常規的液壓系統,是齒輪泵4在電機的帶動下,流體通過過濾後由齒輪泵4的入口吸入,經加壓後由排出口排出。泵輸出流道P先接通穩壓溢流後輸給電磁換向閥8的第一、二接換向閥孔D、D′(在齒輪泵4與集成塊之間及電磁換向閥8之間密封面裝有密封片和密封圈以防洩漏),後經過換向控制從電磁換向閥的第一、二接換向閥孔D或D′輸出,第一、二接換向閥孔D、D′分別接到執行缸1的工作腔和返回腔,回油則通過電磁換向閥8的回油口(接油箱口E)流經集成塊返回油箱,使執行缸1按控制指令工作,完成系統控制。以上所述液壓系統所涉回管路(油路)均加工在集成塊本體10上,執行缸1的調速可通過節流調速旋鈕71調解節流閥7,工作壓力通過溢流調解旋鈕91調解溢流閥9,使整個液壓系統適應工作要求(設計要求)。
本發明齒輪泵可以採用葉片泵、柱塞泵或離心泵代替;執行缸可以採用執行器、液動開關或液壓馬達代替;電磁換向閥可以採用手動換向閥、機械換向閥或延時換向閥代替。
權利要求
1.一種簡捷液壓集成塊,其特徵在於該集成塊為安裝於齒輪泵(4)、電磁換向閥(8)與執行缸(1)之間的集成管路塊,該集成塊為集成塊本體(10)內集成節流閥(7)、溢流閥(9)以及多根管路為一體結構,集成塊本體(10)一端面與齒輪泵(4)相連,另一端面與電磁換向閥(8)相連,該端面上開有第一、二接換向閥孔(D、D′),執行缸(1)為往復式油缸,集成塊本體(10)側面開有兩個分別接執行缸(1)兩側工作腔和返回腔的第一、二油路孔(C、C′),第一接換向閥孔(D)、第一油路孔(C)分別與節流閥(7)連通,通過節流閥(7)調解流量,第二油路孔(C′)與第二接換向閥孔(D′)連通,集成塊本體(10)上開設接齒輪泵輸出口的泵輸出流道(P)以及裝有活動隔板(H)的通孔(O),隔板(H)一側為與進油孔(G)連通的吸油孔,隔板(H)另一側為與接油箱口(E)連通的排油孔,泵輸出流道(P)分兩路與溢流閥(9)連通,一路與溢流閥(9)中部連通,另一路與溢流閥(9)前端連通。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簡捷液壓集成塊,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成塊與齒輪泵(4)通過集成塊一端面上的螺紋孔(A)緊固組合;所述集成塊與電磁換向閥(8)通過集成塊另一端面上的螺紋孔(B)緊固組合。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簡捷液壓集成塊,其特徵在於所述齒輪泵採用葉片泵、柱塞泵或離心泵代替。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簡捷液壓集成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執行缸採用執行器、液動開關或液壓馬達代替。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簡捷液壓集成塊,其特徵在於所述電磁換向閥採用手動換向閥、機械換向閥或延時換向閥代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迴路用簡捷集成塊,準確地說是一種新的液壓迴路(管路)集成塊體,尤其指的是一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加工費用低的簡捷油路功能集成塊,為液壓工程快捷施工、降低成本、提高了整體系統的可靠性,是一種新的液壓系統部件總成,該集成塊為安裝於齒輪泵(4)、電磁換向閥(8)與執行缸(1)之間的集成管路塊,該集成塊為集成塊本體(10)內集成節流閥(7)、溢流閥(9)以及多根管路為一體結構,集成塊本體(10)一端面與齒輪泵(4)相連,另一端面與電磁換向閥(8)相連,集成塊本體(10)側面開有兩個分別接執行缸(1)兩側的第一、二油路孔(C、C′)。本發明為廣泛地推廣液壓系統集成化提供方便。
文檔編號F15B11/02GK1804409SQ200510045650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2日
發明者吳維, 常殿林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