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胡有多少分支(東胡後裔是哪些人)
2023-10-11 06:59:46 1
東胡有多少分支?文/趙海峰 三代之前,東胡事跡不可得而知之東周春秋戰國,諸侯割據,戰爭頻仍,種族衝突達到極致,東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但僅是中原漢人史籍中一些碎片化的記載而已應該說,東胡是一個多支民族融合的部落聯盟其與諸夏的區別,絕不是指血統或種姓的不同,乃在社會性質與生活方式的不同東胡之內不同種族之間,其社會性質與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故「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東胡有多少分支?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東胡有多少分支
文/趙海峰
三代之前,東胡事跡不可得而知之。東周春秋戰國,諸侯割據,戰爭頻仍,種族衝突達到極致,東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但僅是中原漢人史籍中一些碎片化的記載而已。應該說,東胡是一個多支民族融合的部落聯盟。其與諸夏的區別,絕不是指血統或種姓的不同,乃在社會性質與生活方式的不同。東胡之內不同種族之間,其社會性質與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故「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
其後,成王伐東夷,息慎來賀。穆王徵犬戎,荒服不至。宣王不修籍,敗於姜戎。幽王戲諸侯,葬身驪山。平王東遷雒邑,而方伯用政。桓王不禮鄭莊,有繻葛之役。釐惠王室衰微,而齊桓稱霸。
至周襄王 (前652--619年)「三年,叔帶與戎、翟謀伐襄王,襄王欲誅叔帶,叔帶奔齊。齊桓公使管仲平戎於周,使隰朋平戎於晉。」
當是時也,「秦晉為強國。晉文公攘戎翟,居於西河圁、洛之間,號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故自隴以西有緜諸、緄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羲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史記·匈奴列傳》)
(圖片來自網絡)
是時,匈奴最強大,北夷盡服,被擄掠的東胡人眾約三十餘萬,臣服於匈奴,融入匈奴之中。逃逸的東胡餘部分兩支,分別竄至烏桓山(在今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西北)和鮮卑山(在今內蒙古哲盟科爾沁左翼中旗西)【此鮮卑山與拓跋鮮卑祖先所居的大鮮卑山並非一地。大鮮卑山在今內蒙古呼盟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十公裡的嘎仙洞。】,隨後各自稱為烏桓族和鮮卑族。
匈奴收服東胡後,於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封盧綰為東胡盧王,統領留在匈奴的東胡人。盧綰乃劉邦的「發小」,同日而生,幼時同窗,長則相愛,及壯,跟隨劉邦東徵西討,平定天下,可謂功高勞苦。劉邦也未虧待他,封盧綰長安侯、燕王。後劉邦殺韓信、誅彭越,討陳豨,盧綰因陳豨事牽連,劉邦疑盧綰反。未及追究,劉邦崩。盧綰恐呂后淫威,日後將禍不旋踵,遂將其眾亡入匈奴,冒頓(mo du)單于封為東胡盧王。四十年後,至孝景帝時,其孫它人以東胡王歸漢來降,封為惡谷侯,至其曾孫,有罪,國除。(《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從此,東胡之名便在歷史中消亡了,其後裔則以烏桓、鮮卑、柔然、契丹、室韋、蒙古之名,耀武於中國歷史舞臺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