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喝茶的誤區(囫圇吞棗式喝茶)
2023-10-15 10:07:38 1
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不許轉載!
文 | 白妹子
01
90年代的出生的人,對於《西遊記》應該並不陌生,每年暑假各大衛視循環播放,想陌生都不行。
四大名著裡面閱讀範圍著最廣的應該也是西遊。上到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三歲的孩子,圍坐在電視機前都能夠看的津津有味。
自然,說的是小白那個年代,現在小孩的胃口可要大多了,不是平板電腦或是手機,根本就不滿足。
作為一個吃貨,《西遊記》裡面出現過的食物同樣是小白的觀看重點所在。
從孫猴子一開始吃的麵條到白骨精送的飯菜,統統好奇的很。
不過印象最深的還是五莊觀裡的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
萬年果子,滋味定是天上人間少有的美味。
小時候的習慣是好吃的東西,一定要留在最後才吃。
所以見到豬八戒狼吞虎咽的將人參果一頓猛嚼的時候,真想剝奪他吃人參果的權利,將他那份勻給白龍馬吃,才解小白心頭之恨。
豬八戒吃人參果,可不就是暴殄天物嘛。
不僅僅是在《西遊記》裡面,就算是在生活中,見到了這樣囫圇吞棗的吃法,小白也不免覺得可惜,廚師費心做的精緻點心就這樣一頓猛嚼,等於把廚師心血摔得稀爛。
吃東西狼吞虎咽的人,有時候不僅在吃東西的時候不講究,在喝茶上,也保持了一慣的粗獷作風。
「有茶就儘快喝了,別管什麼茶。」
嚯,這話說的,竟感覺茶葉變得一文不值。
不論是十塊錢一斤的綠茶,還是上千元的白毫銀針,這位仁兄一視同仁,將它們劃分為茶。
不論工藝、產區、滋味、香氣,快快喝了吧,喝了就完事兒了。
這樣的做法,顯然不是咱們所推崇的。
若是不喜歡,看不起,可以不喝茶,偏偏這般糟蹋,讓人怪是心疼的。
02
喝茶是有講究的,不能像那位仁兄似的亂喝一通。
腸胃不好的人,不小心喝了綠茶,清香的湯水入腸胃立刻化身惡毒的容嬤嬤,在腸胃上一頓猛扎。那疼的像是在腸胃上面磨刀一般,颳得生疼。
錯誤的飲茶,必然對茶留下陰影。
不同的茶類,性質不同,人們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自己的需求喝茶。
腸胃不好的人,若一開始接觸的是紅茶,就不至於被折磨的死去活來。
若喝的是養胃的老白茶,堅持喝下去,腸胃得到休養,腸胃比之前或許還要好一些。
可見,選對茶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兒。
茶友們在購買白茶的時候,若是有保真的渠道,選擇老白茶是不會出錯的。
在高手如雲的白茶圈子裡面,老白茶依舊穩坐「大佬」的位置,定有自己獨特之處。
不論茶友平時喜好或是習慣六大茶類中的任何一種,喝到品質好並且衝泡的老白茶湯水時,必然是歡喜的,沒有例外。
好茶共通,小白家已經兩年不做(不出意外,今年也不做)的荒野冬片,其滋味喝過的人沒有說不好的。
老白茶的香氣是舒緩的,香的出塵,不是只有少部分人喜歡的那一種豔俗香氣。
老白茶的香氣大眾接受度極廣,來源於大眾對美好事物有著一致的追求。
老白茶的湯水是極醇厚綿柔的,柔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湯水裡面的勁道感,與舌面的接觸,像是夏天摸田螺的時候,將手放在潺潺的溪流裡,水流撫過掌心的紋路,既細膩,又洶湧。
03
小白知道,不少茶友都是喝過好茶的人,但好茶也是有自己的脾氣的。
有才華的人,都有那麼些脾氣。劉皇叔三顧茅廬才請的諸葛亮出山,一輩子鞠躬盡瘁。
好茶更是要細心款待著,像是接待重要客人一般,先去了解它的愛好習慣,衝泡的時候就不容易出錯。
千萬注意的是,不要照搬前一位客人的喜好。
客人A或許是喜歡榴槤的,準備榴槤味的飲食,客人感覺到細心,至少留下了好印象。
但客人B有可能是極其厭惡榴槤氣味的,殘留的一些榴槤氣味,都有可能讓他拂袖而去。
喝老白茶的時候,千萬不要照搬之前茶類的儲存方式,或者是衝泡手法。
不小心,就觸犯了好茶的底線。
好茶是有靈性的,隨意的衝泡它,它便也只有隨意的滋味,到頭來,還是茶友吃虧了。
一些習慣於飲用熟普的茶友,便習慣於悶泡,習慣於醒茶。
習慣使然,將衝泡熟普的方式,照搬照抄到老白茶身上,必然水土不服。
衝泡老白茶並不需要醒茶,使用快出水的方式就行。
有些茶友覺得老白茶沉睡了那麼久,需要醒茶使得內質復甦,甚至衝泡餅茶的時候,還需要用悶泡的方式,讓水分多滲入一會兒。
第一衝就開始悶泡老白茶,這樣的衝泡方式可真是毀茶不倦。
內質豐厚的老白茶,第一次衝泡的時候,內質是完全飽和的。
經過沸水長時間的刺激之後,內質析出過多,湯水中的苦澀滋味濃重,非重口味者難以忍受。
若是用正常快出水的方式衝泡,溫潤稠滑的口感力壓湯水中的零星苦澀滋味,成為湯水中的主調。
苦味,是很難被掩蓋住的一種滋味。
悶泡之後,茶葉中苦澀的滋味釋放過多,便很容易反客為主,將茶湯的滋味渲染的太過苦澀。
不合時宜的悶泡,讓苦澀感猖獗。
04
白茶是可以經得起長期儲存的茶葉,在陳化的過程當中,內質發生美好的變化,一切都在往美好的方向行進。
陳化之後的老白茶,面容刻畫上歲月的痕跡。
就拿2016白露餅來說吧,在歷經了三年陳化之後,它的顏色從當年鮮亮的,富有活力的五彩顏色,轉而變得更滄桑了一些。
不是少年人穿上西裝時,硬拗出來的成熟感。而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年紀,眉眼中自然流露出的沉穩踏實,和老白的臂膀一樣,很可靠。
攝於2016年
攝於2019年
白毫不再是鮮亮的白色,但依舊是整潔的,稱5克的散茶,放入110毫升的蓋碗裡衝泡,沸水注入的那一刻響起的「嗤—」的聲音,長時間的儲存的老白茶,幹度顯然要比白茶新國標當中要求8.5%的含水量要來的更低一些。
衝泡之後的湯水,呈赤金色,介於黃和橙之間的顏色,漿感很足,皆是豐滿富足的內質在產生作用。
「入口柔,一線喉」這句廣告詞,倒是能夠套用在老白茶的口感上。
溫潤是老白茶給人最初的印象,盛放在白瓷杯裡的時候就與釉面有著極好的契合感,渾然一體。
入口之後,貼在舌面上,像麻薯果凍一樣的質地,柔的,軟的,化在舌面上。
一不留神就順著舌面,滑下喉嚨了。
聞幹茶和湯水的香氣,是在太陽下曬得暖烘烘的草藥香氣,而涼掉之後的蓋香和杯香則是花香,已經被釀成蜜,融到蜜裡面的甜花香。
2016白露茶的香氣是濃鬱的,與新茶時期的香氣不同,老茶的香氣雖然更馥鬱一些,可是在表現形式上,香氣的散發卻是矜持的,像密集的春雨,細細密密的落在臉上,姑娘繡花的針腳一般細密。
新茶香氣則像是一場大霧,鋪天蓋地的來,卻只能夠將頭髮打溼。
是雨是霧,憑茶友們喜歡啦。
05
白茶,還是越陳越香。這是能夠經得起長期儲存的白茶的獨特之處。
若是同那位「囫圇吞棗」的茶友一樣,將茶「儘快喝了」。
想必會錯過白茶路上的風景,就像不到長城非好漢一般,喝白茶,卻沒有喝過老白茶絕對是一大憾事。
喝茶懂茶,是作為茶客的必備修養之一。
歡迎關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