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朝宰相呂蒙正是個怎樣的人?他兩次對對聯的姻緣是怎麼回事?
2023-10-15 09:39:09
古裝片中有一個老得不能再老的套路就是「拋繡球」,有錢人家的小姐想要嫁得如意郎君,有時候還會提出對對聯的方法來考驗提親者。北宋時期,連任三朝宰相的呂蒙正的兩段姻緣一是靠對對聯,另一個則是接到了小姐專門拋給他的繡球。
呂蒙正的家庭條件並不好,只是個小小的寒門書生,可是他的才學卻高八鬥。有一天,呂蒙正看到路上一群人圍著在討論對聯,原來是當地的鄉紳趙員外年過五十喜得貴子,他專門邀請大家來為他作門聯。工部侍郎的兒子倪興官當即就作了一副對聯「子當承父業;臣必報君恩。」圍觀群眾看了以後,讚不絕口,但是呂蒙正卻皺了皺眉頭,他只說了一句話,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說:「此對聯恐怕會遭來滅族之禍!」
倪興官和趙員外這兩個當事人卻是一臉懵逼,一副對聯就能滅族,也太誇張了,趙員外問呂蒙正這副對聯哪裡有問題,呂蒙正一一道來:此聯顛倒人倫,目無君父,豈能臣在君上,子在父前?大家一看,還真的是這樣,呂蒙正又說,只要給他們換個位置就好了「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承」。
趙員外認為呂蒙正才華出眾,想起自己家裡還有位待嫁的黃花閨女,便有心考驗呂蒙正,他說了一句上聯「未老思閣老」,呂蒙正對「無才做秀才」。倪興官不服氣,出了上聯「牛頭焉會生龍角?」呂蒙正對「狗嘴何曾出象牙?」倪興官
又出一聯「一介寒儒,妄想攀龍攀鳳攀丹桂;」呂蒙正對「三尊寶像,岸然坐鱉坐象坐蓮花。」
趙員外越看呂蒙正越滿意,派人去通知女兒趙黛菊,誰知趙黛菊竟然要親自出題考驗呂蒙正,她出了上聯「因荷而得藕」,呂蒙正對「有杏不須梅」。趙黛菊見呂蒙正的確有真才實學,便答應了父親嫁給他。婚後的生活甜甜蜜蜜,呂蒙正不久就考上了狀元,後來還當上了宰相。
和呂蒙正對對聯的可不止趙黛菊一位小姐,後來呂蒙正不是要到京城去考試嗎,他花光了盤纏也沒趕上考試,一點銀子都沒有了,劉宰相之女拋繡球招婿,呂蒙正也去湊了這個熱鬧。
劉月娥小姐年方二九,美麗聰慧,求娶她的皆是有身份的人,但是出於政治因素考慮,她的親事不好決定,劉宰相便想出了拋繡球這個方法。可是劉月娥害怕接到繡球的人自己並不喜歡,又加了一條,當日遲到的人要面罰對課。這樣一來,那些平日裡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肯定會早早進場,而寒門學子和真正有才華的人才會姍姍來遲,她也好區分。
呂蒙正剛好就遲到了,看門的見他穿得破破爛爛,差點把他趕出去,好在劉月娥之前吩咐過,不管對方是什麼人,來遲了當面對課就行了。
劉月娥給呂蒙正出了一個上聯「荷葉魚兒傘」,呂蒙正對「花絮蝨兒窩」。劉月娥又出上聯「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呂蒙正對「半段竹竿,驅走惡狗千條」。劉月娥覺得呂蒙正對得好是好,但是用的詞就欠缺高雅了。她又出了一個下聯「十字街頭叫老爺,老爺老爺老老爺」,呂蒙正對上聯「金鑾殿上喊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劉月娥對呂蒙正很是滿意,當即就把繡球故意拋給了他。
呂蒙正中了狀元,宋太宗親自為他寫詩賜宴,自他以後就有了皇帝為狀元寫詩賜宴的定例。他是歷史上第一位直接從平民出身的宰相,第一個書生宰相、狀元宰相。呂蒙正性格質樸,待人寬厚,從不做拍須溜馬之事,任職宰相期間,兢兢業業,是一個難得的心志堅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