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敬作戰(張小敬用過的弩)
2023-10-15 02:03:04 1
新京報訊(記者 孫海光)今夏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除帶火了水盆羊肉、火晶柿子等西安小吃外,還讓很多觀眾認識了一種冷兵器:弩。在出任長安不良帥前,張小敬正是隴右道安西都護府第八團的弩手。儘管冷兵器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射弩作為一項運動被延續了下來,也是第11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18個正式比賽項目之一。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鎏金弩機。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攝
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河南博物院至今還藏有一個鎏金弩機。
1982年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雲南、廣西等選手進行了射弩表演。4年後的第3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射弩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分傳統弩和標準弩兩個小項。
今天上午,第11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射弩比賽在鄭州十一中學進行。第一階段資格賽過後,項加明、熊旦平、項成英、項春香4人組成的北京隊和湖南隊同為728環,並列排名第8。按照賽制,兩隊需進行附加賽,兩隊各派4名隊員,每人立姿各射一箭。
北京隊隊員領獎。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攝
最終,北京隊以36比35,一環的優勢淘汰了湖南隊晉級8強。最終,北京隊獲得三等獎,這也是北京代表團在本屆少數民族運動會首次登上領獎臺,雲南隊則摘得一等獎。
作為一項民間體育活動,射弩在雲南、貴州、海南、湖南等地有悠久的歷史。弩擊發無聲,射擊精度高又可就地取材製作,非常適合用於打獵和射魚。北京射弩隊員項成英介紹,文山老家很多人現在還在使用傳統弩,「玉米地裡經常會有貂鼠,我們就用弩來打。」
北京隊隊員使用的傳統弩。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攝
今天上午的比賽是傳統弩混合團體賽,這跟張小敬在劇中用的弩還有一點區別,張小敬用的弩造型已與現在的標準弩頗為相似。
本屆民族運動會,射弩分為傳統弩和標準弩兩個小項。那傳統弩和標準弩又有什麼區別呢?用北京射弩隊隊員吳朝榮的話來說,「嚴格上說,傳統弩不能有一點金屬,不能有託把,不能有瞄準星,就連扳機處的籤子,我們也是用竹子做的。」
傳統弩製作工藝頗為講究。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攝
整個傳統弩弩身看著簡單,但製作工藝頗為講究,如今也是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朝榮介紹,傳統弩製作比較複雜,尤其是弩皮(弓),多用韌性度極高的巖杉木來製作,這是弩身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標準弩(小)和傳統弩的對比。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攝
相比金屬製作的標準弩,以木、竹等材質為主的傳統弩更易受天氣影響,天氣過熱的話,弦會緊一些。天氣太冷,弦則會松一些。所以每次比賽前,運動員都要花點時間校弩。《長安十二時辰》裡,小乙剛跟隨張小敬時,負責的工作正是給不良人校弩。
當然,與射擊比賽一樣,射弩的器械運輸也是個大問題,很多時候只能選擇陸運。這次來鄭州參賽,北京隊的弩和箭花了近3年時間才從雲南文山麻慄坡縣運過來。等隊員們去賽場庫房取出器械後,發現不少箭都有些變形了。
本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參加傳統弩比賽的只有14支隊伍,其中部分省市還是從雲南、貴州等地通過交流運動員來參賽。相比之下,參加標準弩的隊伍範圍要大一些,共有22支隊伍參賽。「越往後,傳統弩的人會越少。」吳朝榮有點擔心現在年輕人都更偏向標準弩,傳統弩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編輯 張雲鋒 校對 危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