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和白起到底誰更厲害?兩人結局如何?
2023-10-15 03:45:39 1
《千字文》:「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這裡形容的是中國戰國時期,四位最著名的大將。四位戰將分別為:白起、王翦、廉頗、李牧,號稱戰國四大將。
戰國四大將之中,秦國佔其二,白起和王翦都是為秦一統六國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有這兩位不世戰將的輔佐,秦始皇才能順利的成就「始皇」之名。
同樣是秦國不世戰將,同樣為秦統一天下的大業做出巨大貢獻,同樣是秦國不可缺少的大將。後世之人在說起兩人之時,不免將他們拿來的比較,那麼兩人之中到底誰更強呢?
從各方面綜合比較,個人認為王翦更厲害一點。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道路上,王翦和其子王賁可以說是秦兼併諸國最大的功臣。
而除了最開始滅亡的韓國之外,對其他國家的作戰,王翦都有參與。在剩下的五國之中,要麼被王翦所滅,要麼被其子所滅。
王翦和白起都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戰將。軍事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真沒有什麼好比較的。但是政治方面,白起就遠遠遜色於王翦了。
白起就像是一柄鋒利的劍,一往無前,但有時也難免自傷。而王翦則像是一柄長槍,能精確的找準弱點,在保全自己的同時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最後白起慘遭冤殺,而王翦則成為歷史上難得的善終結局的名將。
王翦每次作戰,不像白起那樣用絕對的武力,算計敵人,取得最終的勝利。他最喜歡的是旁擊側敲,能不打仗就不打仗,不戰而屈人之兵。
打下秦國統一六國基礎的範雎丞相,與魏國魏齊有仇,曾揚言一定要取魏齊人頭。魏齊害怕,奔走趙國。長平之戰後,王翦獻計讓秦昭王計誘平原君。最後扣押平原君,去信趙國,讓趙國用魏齊換平原君。才受長平之戰驚嚇的趙君,慌忙取魏齊人頭送來鹹陽。不費一兵一卒,剷除範雎心頭之恨。
嬴政開始統一道路之時,王翦作為老將,自然受到嬴政重視。攻打燕國之時,嬴政問兵李信和王翦,多少兵力能拿下燕代聯軍。李信回:「不過用二十萬人。」王翦則回:「非六十萬人不可。」
二十萬對六十萬的兵力消耗,嬴政採納了李信的建議。但是最後李信卻失敗了,於是嬴政又找上了王翦。
王翦率軍出徵之前,向嬴政又是要錢又是要良田宅邸的。為什麼如此?倒不是說王翦多麼貪財,他這是讓嬴政放心。自己相比於權利,更貪圖榮華富貴。
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鄉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嬴政聽了十分高興。
王翦用兵,曾率軍與敵方對峙一年,始終不曾出兵作戰。一年之後,卻極快的拿下了戰爭的勝利。
他善於審時度勢,也知道帝王之心,所以不會像白起那樣輕易被人誣陷,最終含冤而亡。
《史記》:「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遞為秦將,拔齊破荊。趙任馬服,長平遂阬。楚陷李信,霸上卒行。」
兩位大將在軍事上的成就都很高,王翦強在懂政治,眼力快,會做人。
綜合來看王翦強於白起,但是誰沒個英雄將軍夢?可能大部分都想要體驗一次白起那樣,劍鋒所指,萬人難敵的熱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