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綠色承諾讀後感

2023-10-14 20:13:54 1

  土地,是什麼讓她千瘡百孔,又是什麼讓她起死回生,更靠什麼讓她永葆青春?下面是綠色承諾讀後感,快來圍觀吧。

  綠色承諾讀後感【篇一】

  一個企業家的創業行為,因為賦予了信仰和情懷而變得崇高,因為體現了對價值觀的堅守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而充滿張力。這樣的企業家,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真正能幹大事、幹成大事的企業家。這樣的創業,才是感天動地的創業,流芳百世的創業。拜讀中國網刊發的我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李延國與王模合著的報告文學力作《綠色的承諾——共產黨員劉新利的中國夢》,深深地為大乳山濱海旅遊度假區劉新利董事長的事跡和業績所感動。劉新利,正是這樣一位有信仰、有骨氣、有情懷、有能力的園林專家、企業家。他和他的團隊十年堅守、十年付出、十年耕耘,讓52平方公裡的大乳山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奇蹟。

  現如今,從事土地開發的企業家可謂多哉,然而,一心保護生態環境,全力打造綠水青山的企業家何其少也。從事旅遊景區建設的企業家可謂多哉,然而,堅決不做不倫不類的人造景觀,堅決不借旅遊景區建設搞房地產買賣的企業家何其少也。從事景觀開發大搞拆遷趕走原住民的企業家可謂多哉,然而,依靠當地百姓,借力當地百姓,還利當地百姓的企業家何其少也。劉新利董事長開發大乳山堅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為了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埋頭耕耘,不問收穫,只管付出,不圖回報,從長遠考慮,不急功近利,為百姓謀利,為子孫造福。在這篳路藍縷、鍥而不捨的歷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是一位現代企業家的理想和胸懷,是一個優秀中華兒女的追求和奉獻!我們為劉新利這樣的優秀企業家點讚,更希望中華大地上湧現出越來越多這樣優秀的企業家。同時,我們也要呼籲各級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保護生態環境的企業家們以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如何看待資本,如何運用資本,考驗著改革開放以來的這一代企業家。不可否認,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不做賠本買賣」是商人永恆的信條。但是,如果讓資本綁架了一切,「盈利」、「賺錢」成為投資創業的唯一動力,那麼,事情便會走向極端,走向反面。君不見,一個個曾經的「商業巨人」倒下了,一個個曾經的「資本大鱷」破產了,一個個曾經的「產業帝國」湮滅了。過度的開發,失控的發展,背後是極度的貪慾,瘋狂的逐利,反映出的是道德的淪喪,心靈的扭曲。人性之醜陋,在資本的拷問下一覽無餘。此時此刻,有一種堅守令人肅然起敬。劉新利及其團隊在兩次大股東撤資面前,不改初衷,堅韌不拔,抱團取暖,勠力同心,最終轉危為安,渡過難關。重視融資、投資,善於資本運作,同時又時刻警惕資本的「綁架」,讓資本為事業服務,為創業助力,為百姓謀利。共產黨員劉新利在與資本的較量中賦予了資本以新的屬性。之所以能做到這一切,崇高的價值追求,不屈的道德固守,就是他的「法寶」和「定力」。

  生態旅遊開發必然要面臨種種矛盾,既要保護自然環境,又要建設景觀設施;既要著眼長遠發展,又要顧及當前利益;既要追求事業成功,又要實現個人追求。許多時候,這些兩難選擇很難兩全。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企業家往往捨棄了前者,選擇了後者。於是,在「撈到銀子就走」的房地產商摩肩接踵後,「強行拆遷」愈演愈烈,「半截子工程」不時出現、「爛尾樓建築」隨處可見,「人造景觀」比比皆是,生態環境破壞殆盡。大乳山的生態旅遊開發在面對和解決這些矛盾時,卻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顯現出相互兼顧、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她的與眾不同,靠的是一個理念「生態效益第一,社會效益第二,經濟效益第三」,以及堅守這個理念的一支特別能戰鬥的「生態鐵軍」。在建設生態文明已經作為國策的當下,這樣的發展觀、創業觀無疑是最需要大力弘揚的。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的事業就是為中華民族的千秋萬代謀利益。共產黨員劉新利以他全身心投入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業歷程,生動地實踐了黨的宗旨。他的大乳山生態建設沒有拆遷一戶村民,相反,讓當地老百姓參與其中,在這裡安居樂業,盡享生態之美、生態之樂、生態之福。而他自己卻沒有建別墅、蓋私宅,至今一家四世同堂住在職工宿舍。心裡想著老百姓,幹事為著老百姓,創業造福老百姓,這就是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追求。相比之下,那些貪官、昏官、庸官是多麼的低下和可恥。這裡不由聯想到作者李延國的另一部長篇報告文學力作《根據地》。在那部著作中有一句振聾發聵的話,「民心才是真正的根據地」。《綠色的承諾》與《根據地》一脈相承。如果說民心是共產黨生存發展的「根據地」,得民心者得天下,那麼民生就是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奠基石」,一心一意為老百姓謀利益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綠色的承諾》結尾描述了劉新利與百年老銀杏樹的對話,神來之筆,令人動容!共產黨員劉新利,他的情懷,他的境界,他的寄託,他的願望,全部濃縮在了這綠色的承諾裡。這承諾,是對大地的承諾,是對生命的承諾,是對未來的承諾!

  感謝作者讓我們認識了劉新利這位園林專家、企業家,優秀的共產黨員。更感嘆作者氣吞山河的胸懷,深邃獨到的眼光,縱橫捭闔的筆力。大乳山這塊神奇的土地,是什麼讓她千瘡百孔,又是什麼讓她起死回生,更靠什麼讓她永葆青春?這是《綠色的承諾》留給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生態文明建設,關係到千秋萬代的事業。我們已經起步,我們義無反顧!

  綠色承諾讀後感【篇二】

  綠,總能讓人聯想到大自然,想到一望無際的森林。讓人覺得舒心、悠然。然而,我們身邊的綠色正在飛快地減少。

  路邊濃綠的大樹,在無數輛車經過後,蒙上了厚厚的灰塵;門前翠綠的草坪,在施工隊來過後,變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工廠長長的煙筒,在黑暗中排出滾滾濃煙,為城市蒙上一層薄紗……

  人們不得已帶上厚厚的口罩,遠離城市的喧囂,躲在公園小小的一方地,貪婪地呼吸「新鮮」的空氣。人們這才意識到:綠色已是多麼珍稀!隨著綠色而減少的可愛的生靈已是多麼珍惜!

  英國威廉王子在中國綜藝節目《開講啦》英國行節目中亮相。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不要再為了利益、為了虛榮去殘害小動物。在節目中,王子強調:「如果非洲象按目前每天54頭的數量持續被殺戮,當我女兒夏洛特公主25歲時,世界上將沒有非洲象。」這是慘痛的事實。比這更觸目驚心的是:經粗略測算,400年間,生物生活的環境面積縮小了90%,物種減少了一半。而現在,每20分鐘就有一種動物宣告滅絕。

  人們開始保護環境,開始推崇綠色。由此應運而生了綠色食品、綠色建築、綠色服飾、綠色建築……仿若如此便是保護環境,健康生活,但這樣收效甚微。人們是否能在植樹節種下幾棵小樹,悉心照料;是否能在不必要時關閉高速運轉的空調;是否能在出行時,考慮公共運輸、綠色交通工具……這才是真正的綠色意識,而並非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形成的「綠色意識」。

  保護環境吧!為了自己能享受新鮮的空氣、美麗的環境;為了他人能摘下幾乎成為身體一部分的口罩;為了其他生靈能擁有美好的家園……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