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0:35:52 1
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包括一由增強改性聚乙烯製成的外加強層和一由純聚乙烯製成的內原料層,所述外加強層呈空心管狀,所述內原料層完全覆蓋外加強層的內壁;所述內原料層與外加強層的厚度比例為1:3~1: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在外加強層的內壁上設置了一薄層由純聚乙烯製成的內原料層,該內原料層安全無遷移,同時也可以阻止外層加強層的中抗氧劑、活化劑等助劑向內遷移,保證水質乾淨、安全。所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材既能滿足非開挖施工對於環剛度和拉伸強度的要求,又能滿足飲用水輸送對於安全性能的要求。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聚乙烯給水管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
【背景技術】
[0002]管道系統是城鎮的命脈,尤其是供排水管網,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以及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推進,給水管材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絕大部分管道是埋於地下的,尤其是在需要穿越道路、建築物、綠化帶、河流以及原有管網時。為了避免地面上原有的建築以及設施被破壞,人們更多的選擇了非開挖施工技術,這也對管材本身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0003]由於聚乙烯管道在撓性、韌性、耐磨性及抗快速開裂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因此非開挖施工技術中普遍採用的是聚乙烯給水管材。申請號為200910254296.9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主要是通過在聚乙烯原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無規共聚聚丙烯、無硼無鹼玻纖以及特定的助劑經混合、造粒、擠出成型方法製備的聚乙烯管材,該管材環剛度、拉伸強度較普通聚乙烯給水管材有較大提高,特備適用於非開挖施工,避免管材在施工中被拉扁或拉斷。但是,該聚乙烯給水管材內含有一部分助齊U,長時間使用時,助劑會有部分向管內的水中遷移,影響水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保證保證水質乾淨、安全的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包括一由增強改性聚乙烯製成的外加強層和一由純聚乙烯製成的內原料層,所述外加強層呈空心管狀,所述內原料層完全覆蓋外加強層的內壁;所述內原料層與外加強層的厚度比例為1:3?1:5。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所述外加強層與內原料層通過共擠成型完全粘
口 ο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在外加強層的內壁上設置了一薄層由純聚乙烯製成的內原料層,該內原料層安全無遷移,同時也可以阻止外層加強層的中抗氧劑、活化劑等助劑向內遷移,保證水質乾淨、安全。所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材既能滿足非開挖施工對於環剛度和拉伸強度的要求,又能滿足飲用水輸送對於安全性能的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聚乙烯給水管材的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包括一由增強改性聚乙烯製成的外加強層I和一由純聚乙烯製成的內原料層3,所述外加強層I呈空心管狀,內部設置有空腔2 ;所述內原料層3完全覆蓋外加強層I的內壁。由於內原料層3主要起到阻隔作用,所以其僅為一薄層即可,即所述內原料層3與外加強層I的厚度比例為1:3?1:5。其中,外加強層I與申請號為200910254296.9的中國發明專利中所公開的聚乙烯給水管材是相同的。
[0012]所述外加強層I與內原料層3在生產時通過共擠成型完全粘合,同時,由於外加強層I與內原料層3的基料同為聚乙烯,熱膨脹係數一樣,因此內外兩層可以完全粘合,不會在溫差大時出現分層等情況。
[0013]本實用新型可改變為多種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改變不認為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所有這樣的對所述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將包括在本權利要求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包括一由增強改性聚乙烯製成的外加強層和一由純聚乙烯製成的內原料層,所述外加強層呈空心管狀,所述內原料層完全覆蓋外加強層的內壁;所述內原料層與外加強層的厚度比例為1:3?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非開挖施工的聚乙烯給水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加強層與內原料層通過共擠成型完全粘合。
【文檔編號】F16L9/133GK203442349SQ201320523629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明者】楊寶生, 王順海 申請人:浙江經緯集團環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