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0:27:2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節能環保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
背景技術:
蜂窩蓄熱陶瓷是蓄熱式燃燒器的關鍵部件,廣泛用於鋼鐵、機械、建材、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的各種加熱爐、熱風爐、熱處理爐、裂解爐、烘烤器、熔化爐、均熱爐和油氣鍋爐等爐窯中;蜂窩蓄熱陶瓷的主要作用是周期性蓄熱和放熱,將有機廢氣燃燒後的熱量儲存在蜂窩蓄熱陶瓷中,並將春存在蜂窩蓄熱陶瓷中的熱量傳遞給冷的待處理廢氣,以便提高廢氣的溫度,節省廢氣處理所需的熱量。
現有的蜂窩蓄熱陶瓷結構一般根據爐窯的內壁結構進行定製,對於內壁截面為圓形的爐窯,需要設計與爐窯內壁配合的圓柱體蜂窩蓄熱陶瓷;而不同用途的爐窯的內徑各不相同,需要根據不同的爐窯定製蜂窩蓄熱陶瓷,製作不同直徑的圓柱體模具,從而提高了生產成本;由於產品之間規格固定,不同的產品之間無法相互通用,在生產蜂窩蓄熱陶瓷時需要考慮不同規格的蓄熱體訂貨量,為蜂窩蓄熱體大批量生產造成阻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解決現有陶瓷蓄熱裝置規格固定,無法通用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包括基體和套體;
所述基體形狀為長方體,所述基體的橫向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基體的橫向截面四角上設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縱向貫穿基體;
所述套體包括4個單體;所述單體的橫向截面為L形;所述單體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設置多個第二凸塊,所述第二端面設置多個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塊與第二凹槽相配合;
所述單體之間通過第一端面貼合第二端面拼接成中空的長方體結構;所述套體的橫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套體的中空部為正方形;所述套體的內側設置與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塊;所述基體通過與套體中空部配合套接於套體;
所述基體設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基體縱向側邊平行;
所述套體設有多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套體縱向側邊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橫向截面為正六邊形或正方形。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的橫向截面為正六邊形或正方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與相鄰的第一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與基體橫向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與相鄰的第二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與基體橫向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基體的正方形截面的邊長為40-80mm,所述套體的正方形截面的邊長為60-12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將蓄熱裝置設計為基體和多個套體組合的結構,這種結構的好處在於,基體和套體的結構與規格固定,可採用統一模具大批量生產,大大降低了蓄熱裝置的生產成本,基體與套體套接組合成不同規格的蓄熱裝置,以滿足不同規格爐窯的需求;這種組合方式使基體具有通用性,無需精確計算不同規格的生產量,避免超量生產大規格蓄熱裝置造成產品積壓的風險;從而避免生產材料的浪費,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的組合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的組合狀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的拆分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的組合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的組合狀態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的拆分狀態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基體; 2、套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於:將蓄熱體設計為基體和多個套體組合的結構;這種結構的好處在於,基體和套體的結構與規格固定,可採用統一模具大批量生產,大大降低了蜂窩蓄熱體的生產成本。
請參照圖1至圖6,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包括基體1和套體2;
所述基體1形狀為長方體,所述基體1的橫向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基體1的橫向截面四角上設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縱向貫穿基體1;
所述套體2包括4個單體;所述單體的橫向截面為L形;所述單體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設置多個第二凸塊,所述第二端面設置多個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塊與第二凹槽相配合;
所述單體之間通過第一端面貼合第二端面拼接成中空的長方體結構;所述套體2的橫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套體2的中空部為正方形;所述套體2的內側設置與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塊;所述基體1通過與套體2中空部配合套接於套體2;
所述基體1設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基體1縱向側邊平行;
所述套體2設有多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套體2縱向側邊平行。
上述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將蓄熱裝置設計為基體和多個套體組合的結構,這種結構的好處在於,基體和套體的結構與規格固定,可採用統一模具大批量生產,大大降低了蓄熱裝置的生產成本,基體與套體套接組合成不同規格的蓄熱裝置,以滿足不同規格爐窯的需求;這種組合方式使基體具有通用性,無需精確計算不同規格的生產量,避免超量生產大規格蓄熱裝置造成產品積壓的風險;從而避免生產材料的浪費,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橫向截面為正六邊形或正方形。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的橫向截面為正六邊形或正方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與相鄰的第一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與基體橫向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與相鄰的第二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與基體1橫向平行。
由上述描述可知,相鄰的兩個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為通過蓄熱裝置的煙氣提供徑向通道,為煙氣提供橫向路徑,有效提高煙氣的通過率,避免煙氣的顆粒堵塞通孔,從而提高蓄熱裝置的蓄熱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基體1的正方形截面的邊長為40-80mm,所述套體2的正方形截面的邊長為60-120mm。
優選蓄熱裝置的基體及套體的規格,通過基體套接套體,組合成不同規格的蓄熱裝置,以滿足不同爐窯內徑的需求。
實施例1
請參照圖1至圖3,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包括基體1和套體2;所述基體1形狀為長方體,所述基體1的橫向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基體1的橫向截面四角上設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縱向貫穿基體1;所述套體2包括4個單體;所述單體的橫向截面為L形;所述單體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設置多個第二凸塊,所述第二端面設置多個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塊與第二凹槽相配合;所述單體之間通過第一端面貼合第二端面拼接成中空的長方體結構;所述套體2的橫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套體2的中空部為正方形;所述套體2的內側設置與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塊;所述基體1通過與套體2中空部配合套接於套體2;所述基體1設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基體1縱向側邊平行;所述套體2設有多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套體2縱向側邊平行。所述第一通孔的橫向截面為正方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橫向截面為正方形。所述第一通孔與相鄰的第一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與基體1橫向平行。所述第二通孔與相鄰的第二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與基體1橫向平行。所述基體1的正方形截面的邊長為40mm,所述套體2的正方形截面的邊長為60mm。
實施例2
請參照圖4至圖6,一種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包括基體1和套體2;所述基體1形狀為長方體,所述基體1的橫向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基體1的橫向截面四角上設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縱向貫穿基體1;所述套體2包括4個單體;所述單體的橫向截面為L形;所述單體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設置多個第二凸塊,所述第二端面設置多個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塊與第二凹槽相配合;所述單體之間通過第一端面貼合第二端面拼接成中空的長方體結構;所述套體2的橫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套體2的中空部為正方形;所述套體2的內側設置與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塊;所述基體1通過與套體2中空部配合套接於套體2;所述基體1設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基體1縱向側邊平行;所述套體2設有多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套體2縱向側邊平行。所述第一通孔的橫向截面為正六邊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橫向截面為正六邊形。所述第一通孔與相鄰的第一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與基體1橫向平行。所述第二通孔與相鄰的第二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與基體1橫向平行。所述基體1的正方形截面的邊長為80mm,所述套體2的正方形截面的邊長為120mm。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組合式方形陶瓷蓄熱裝置,將蓄熱裝置設計為基體和多個套體組合的結構,這種結構的好處在於,基體和套體的結構與規格固定,可採用統一模具大批量生產,大大降低了蓄熱裝置的生產成本,基體與套體套接組合成不同規格的蓄熱裝置,以滿足不同規格爐窯的需求;這種組合方式使基體具有通用性,無需精確計算不同規格的生產量,避免超量生產大規格蓄熱裝置造成產品積壓的風險;從而避免生產材料的浪費,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相鄰的兩個通孔之間設置多條通道,所述通道為通過蓄熱裝置的煙氣提供徑向通道,為煙氣提供橫向路徑,有效提高煙氣的通過率,避免煙氣的顆粒堵塞通孔,從而提高蓄熱裝置的蓄熱效率。優選蓄熱裝置的基體及套體的規格,通過基體套接套體,組合成不同規格的蓄熱裝置,以滿足不同爐窯內徑的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