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超然樓打卡(全網圍觀登上熱搜榜)
2023-10-23 13:12:18 2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最近,濟南大明湖畔的超然樓火了!尤其是剛剛過去的元宵節,上千人在樓下等亮燈,場面堪比演唱會。
超然樓緣何「出圈」?背後有哪些文化故事?又該如何深入挖掘超然樓文化內涵,使其成為真正的濟南城市地標?
2月4日下午5點50分,超然樓周邊已經聚集了上千人,都高舉著手機準備拍攝亮燈的瞬間。
有遊客在樓下蹲倆小時,只為等亮燈
2月4日下午5:00,距離超然樓亮燈還有1個小時,記者在現場看到,樓下聚集了眾多遊客,有的站在廣場上,有的坐在花壇邊,等待亮燈的那一刻。下午5:50,超然樓周邊已經聚集了上千人,都高舉著手機準備拍攝亮燈瞬間。而當超然樓亮燈後,現場「哇」聲一片,遊客們紛紛從不同的角度拍照打卡,記錄超然樓的絢麗身姿。
2月5日元宵節當天依舊如此,樓下人山人海。有遊客表示:「亮燈的一瞬間很美很壯觀,在網上看到就想來看看」「燈一開,層層點亮的燈光很治癒」……還有網友表示,為了航拍超然樓亮燈瞬間,已在樓下蹲了倆小時,「看到亮燈的一瞬間,值了!」
隨後,「怎麼能不去大明湖超然樓呢」的詞條登上微博平臺同城熱搜榜。
超然樓咋就在這個春節突然火了?很多市民表示很疑惑。
全靠美嗎?似乎不是。如今的超然樓重建於2008年,自建成以來,便成為本地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及網紅博主的「心頭好」,尤其到了晚上,層層疊疊的燈光再配上超然氣勢,精彩非常。在此之前,也曾多次登上央視新聞,但此前從未有如今的「流量」。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超然樓流量比較大且較早的一條視頻,是1月30日,網友「螢火蟲」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的一段超然樓亮燈視頻,雖然只有短短七秒,但點讚量達到6.2萬個,評論量6000餘個,轉發量達到2.1萬。大批網友在下方留言表示:「想要連夜到濟南打卡」「昂貴的相機也抵不過雙眼」……
山東財經大學文旅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路琪分析,可能與當下大眾心理有關,「經過三年疫情的壓抑,人們需要心中有光、眼中有光,恰恰超然樓點亮的瞬間,滿足了大眾對於浪漫和點亮希望的需求,就像網友說的,很治癒,由此產生大眾共鳴」。
網紅打卡地也要「內容為王」,超然樓應增添更多時尚化新內容
近幾年,如超然樓這般「突然爆紅」的情況並不少見。以濟南為例,從華山「三棵樹」、經三路網紅紅綠燈、融匯老商埠玫瑰瀑布到2021年的解放閣,「新晉網紅打卡地」一個又一個,接連出現。但也有不少網紅打卡地只是「曇花一現」,過一段時間便再無人問津。
這一次,超然樓該如何擺脫「短命魔咒」,藉助流量「東風」扶搖直上?
在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張振鵬看來,首先要內容為王。「如果一個地方只是好看或者只有噱頭,那我可能只去過一次就不再去了,為什麼經三路能夠火到現在?因為這裡可以吃飯、喝酒、遊玩,還有源源不斷的新創意、新項目。」所以,他建議,應該給超然樓填充更多充滿時尚性、年輕化或者帶有互動性、體驗性的新項目以及能展示濟南傳統人文特色的精緻小展廳,「超然樓具有地標性,它應該成為濟南的會客廳,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路琪認為,超然樓應該具有更多的「運營思維」,「以南京的美齡宮為例,這裡曾吸引很多遊客打卡,不只是因為它的歷史文化,還因為開放了一角『夫人咖啡館』,坐在那裡,就仿佛讓人覺得自己是這裡的主人,超然樓是否也可以通過深挖其文化內涵,增添更多互動、體驗性項目,讓遊客能夠真正沉浸式感受『近水亭臺草木欣,朱樓百尺回波濆』的浪漫。」
●相關連結
超然樓是怎樣一座樓?
超然樓歷史悠久,源起於700年前,其最早的建設者為元代著名大學士、濟南人李泂。約在元武宗、仁宗時期,不晚於元至治元年,李泂在大明湖畔修建了以超然樓為主要建築的湖上別業,以供回鄉時居住。
元末時,李泂湖上別業的建築遭到破壞,天心水面亭被毀。明代初年,超然樓及天心水面亭又得以修復。明代靖難之役期間,鐵鉉曾在此犒勞守城將士。據《明史》記載,崇禎十二年初,清軍攻克濟南城,城內建築多被焚毀。超然樓毀於戰火,樓後的天心水面亭因位於水中而免遭焚毀。至此,超然樓在原址共存在310餘年。
清代初年,濟南的士紳在天心水面亭以南的水岸上,即原超然樓舊址附近另建一亭,亦名「水面亭」,亭後有樓,仍稱「超然樓」,但其規模遠遜於元、明時期的超然樓。復建的超然樓逐漸成為客舍,供來濟的學生、舉子們居住。但最遲在嘉慶年間,重建的超然樓以及天心水面亭再次一併破敗。
直至2008年,代表名士園林的超然樓得以重建,這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超然樓。700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但超然樓承載的文化卻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從元代張養浩、虞集,到明代汪廣洋、楊衍嗣,再到清代蒲松齡、杜首昌、任弘遠……眾多文人名士的活動印記極大地豐富了超然樓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了濟南「名士文化」的深厚內涵。
如今,超然樓是「明湖新八景」之一「超然致遠」景觀的核心建築。上下共7層,樓高51.7米,主體建築面積5673平方米,銅瓦、銅欄、銅門、銅柱,氣勢宏闊。超然樓內,則陳列有李泂代表作《過採江詩》石碑拓片,李泂在黃庭堅《松風閣帖》的題跋等珍貴展品,也有《濟南八景》《萬馬奔騰》《龍吐九鯉》等木雕、根雕作品,還有大量匾額楹聯、名家書畫作品、雕刻奇石等。
2021年,超然樓與湖南岳陽的嶽陽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山東蓬萊的蓬萊閣等名樓「並肩」,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樓」。
(濟南時報·新黃河記者:石曉丹 攝影:王鋒)
本文來自【愛濟南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