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23:18:17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坐骨神經痛是指由於坐骨神經的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幹受到各種病因影響,引 起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內疼痛的一種疾病。導致該疾病的原因主要有椎管內病變、脊 柱病變、骨盆及盆腔病變、肌肉和筋膜病變等。目前,國內外治療坐骨神經痛的藥物較多,常 用西藥有布洛芬、雙氯酚酸、地巴唑、煙酸等,常用中藥有天麻杜仲丸、桃紅四物湯等等。但 是,在治療效果、治療費用等方面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治療坐骨神經痛所使用藥物的不足之處,並提供一種新 的中藥原料組合、療效顯著的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及製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該藥物是由下述原料製成的威靈仙30-35克, 苦參9-12克,水胡滿根、三叉虎根、大葉鉤藤根各15-18克。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該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將上述中藥原料按配比 量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2-3cm為宜,煎熬前 先浸泡半小時,使原料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 當煎熬20分鐘左右,即每劑煎成180-200毫升藥汁時停止,濾去藥渣,取藥汁即成。—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其治療原則是祛風除溼、活血止痛。在原料配方 上遵循藥性經屬,偏重祛風除溼,兼顧整體平衡,落腳活血止痛。藥物中威靈仙具有祛風溼、活 血止痛作用,苦參具有清熱祛溼、祛風作用,水胡滿根具有散瘀逐溼、清熱消腫作用,三叉虎根 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作用,大葉鉤藤根具有舒筋活血作用。上述中藥經辨證配伍,在作用 上相輔相成,從而有效地發揮出祛風燥溼、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癒坐骨神經痛之目的。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配方新穎、成本低廉、製備方便、效果顯著。服用方法1、藥量每日一劑。每劑先後煎兩次,將頭煎、二煎兩次煎成的藥汁合併後,分兩次 服用。2、服藥時間上、下午各一次。在飯後兩小時服藥。3、藥溫控制溫服。禁忌事項服藥期間禁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的原料組成為威靈仙30克,苦參9克,水胡滿根、三叉虎根、大葉鉤藤根各15克。該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將上述中藥原料按 配比量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2-3cm為宜,煎 熬前先浸泡半小時,使原料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 熬,當煎熬20分鐘左右,即每劑煎成180-200毫升藥汁時停止,濾去藥渣,取藥汁即成。實施例2 —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的原料組成為威靈仙35克,苦參12 克,水胡滿根、三叉虎根、大葉鉤藤根各18克。該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將上述中藥原料按 配比量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2-3cm為宜,煎 熬前先浸泡半小時,使原料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 熬,當煎熬20分鐘左右,即每劑煎成180-200毫升藥汁時停止,濾去藥渣,取藥汁即成。臨床治療效果療效標準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治療坐骨神經痛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 於坐骨神經痛症狀是否消失。用藥25天為1個療程。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癒——坐骨 神經痛症狀全部消失;好轉一一坐骨神經痛症狀明顯減輕;無效——用藥1個療程後,坐骨 神經痛症狀毫無消失。效果用本發明藥物治療坐骨神經痛患者34例,治療1個療程,其中治癒28例,好 轉6例,治癒率為82%,有效率為100%。典型病例凌某,男,40歲,機關幹部。2003年6月就診。患者右下肢反覆疼痛2年有餘,經 某醫院檢查為陽性,診斷為坐骨神經痛。診見右下肢脹痛,呈放射狀,動則痛劇,臥則痛減, 口乾口苦,舌苔黃膩而厚,脈弦滑而數。採用本發明湯劑藥物,連服25天,諸症狀消失。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湯劑藥物,其特徵在於該藥物是由下述原料製成的威靈仙30 35克,苦參9 12克,水胡滿根、三叉虎根、大葉鉤藤根各15 18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該藥物是由下述原料製成的威靈仙30-35克,苦參9-12克,水胡滿根、三叉虎根、大葉鉤藤根各15-18克。它具有配方新穎、成本低廉、製備方便、效果顯著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1919940SQ20101024694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9日
發明者李亞萍, 陸宏成 申請人:李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