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我們的節日清明節)
2023-10-22 22:47:38 1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來源:太行日報-晉城新聞網□本報記者 程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
來源:太行日報-晉城新聞網
□本報記者 程才
我市大力宣傳文明、節儉、安全的祭掃方式,讓今年的清明節變得更加「清明」。許多市民改變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習俗,更多地以獻花、植樹、網上祭奠等方式追憶先人。
鮮花祭掃成「標配」
「這兩天來買鮮花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澤州北路的花間美植生活館店主崔楠楠介紹,從4月1日開始,陸續有顧客來店裡預定鮮花,她們加班加點裝裱,已經忙活了4天。「相比於往年,明顯感覺今年預定鮮花的顧客更多了。」崔楠楠說,隨著文明環保祭掃方式的興起,鮮花祭掃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菊花作為鮮花祭掃的「主角」十分走俏。
陳丁琦是該店的顧客之一,拿到定製的花束後,他和家人開車回到了南村鎮北西村,在家族的墳前開始祭掃,他們把手中的鮮花、水果、茶食等祭祀品一一擺好,其中,明黃色的菊花束尤為鮮豔。「我父親生前愛好養花草,尤其是菊花。」陳丁琦告訴記者,在父親去世後的這二十多年,他每年清明祭掃時,都會帶上一捧菊花。記者注意到,相比於鮮花、糕點,香、蠟、紙錢等傳統的祭祀用品幾乎看不到了。
除了自己購置鮮花外,今年我市不少地方還開展了免費發放鮮花和樹苗的活動,引導群眾綠色祭掃。沁水縣土沃鄉南陽村設置了領取點,向入林祭祀群眾免費提供鮮花。陽城縣白桑鎮提前購置了5000餘枝鮮花和樹苗,免費向群眾發放,教育引導當地群眾獻一束鮮花、栽一棵松柏祭奠先人。陵川縣崇文鎮在清明節前在46個村(社區)發放鮮花6萬餘枝,並積極宣傳相關法規政策,倡導文明祭掃新風。
此外,我市各級各部門還持續加大宣傳、勸導力度,在主要路段設卡檢查,對帶有假花、香蠟、紙錢的群眾勸導禁用,並通過懸掛橫幅、派發宣傳單、大喇叭宣傳等方式顯示、播放文明祭祀、安全祭祀宣傳標語,積極教育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文明祭祀。
「雲端」祭掃寄哀思
疫情阻斷了祭掃的路,今年清明節「雲祭掃」成了市民群眾表達對先人思念的主要方式。在弘德園,工作人員輕輕擦拭墓碑,獻上鮮花和貢品,代替因為疫情防控不能前來的人們祭奠親人。墓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代客祭掃是一種全新的服務方式,由墓園委託組織禮儀師代替市民傳遞愛和思念,制定不同代祭方案,並採用現場視頻連線方式,讓逝者家屬看到祭掃全過程,讓逝者安息、家人放心。這種方式一方面滿足了市民的祭掃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喪葬陋俗,讓文明節儉治喪、低碳綠色祭掃成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除了「代客祭掃」外,一些市民還選擇通過網絡平臺祭掃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哀思。近年來,我市在清明節前後,在多個微信公眾號、移動客戶端開通了網絡祭掃平臺連結,方便群眾進行「雲祭掃」,群眾通過網絡祭奠、書寫寄語、製作思念卡等簡約文明的方式緬懷先人。
在太原上大學的李向陽在雲祭掃平臺為去世的爺爺創建了「私人館」,在留下思念寄語後,將「私人館」的連結發給了自己的親人。親人們通過點擊網頁上設置的送花、鞠躬等按鈕,在網絡上緬懷先人,寄託哀思。「記住就是最好的思念。」李向陽說。現在全國各地的防疫抗疫工作面臨嚴峻挑戰,「雲祭掃」可以有效避免人員扎堆聚集,既減少了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又倡導了健康節儉、綠色環保的文明理念,讓清明節更有免「疫」力。
緬懷英烈永葆初心
除了祭奠先人、寄託哀思外,清明之際,我市廣大幹部群眾還通過為烈士掃墓、觀看紅色教育影片、植樹造林等形式,感受革命傳統,厚植家國情懷。
在市烈士林園,消防救援人員站在莊嚴肅穆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長眠在這裡的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深切緬懷那些為了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同時,懷著崇敬之情為革命烈士敬獻鮮花,脫帽致哀,虔誠致敬。默哀結束後,大家自發地拿起掃帚開始掃墓,將烈士墓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有限公司沁水公司,集中組織觀看了愛國教育片《長津湖》,引導幹部職工震撼感動的同時,做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同時,黨員、青年志願者走進街頭,向群眾發出倡議,引導大家摒棄陋習、文明祭祀,形成「文明過清明、文明祭先賢」的良好氛圍。
我市中小學開展了「2022·奮進·清明祭英烈」主題團隊日活動,通過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升國旗、聽事跡、舉辦主題班會等形式多樣的團隊日活動,引導新時代的青少年們聽黨話、跟黨走,銘記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此外,在我市舉辦的「致敬·2022清明網上祭英烈」線上祭掃活動中,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在平臺上留言、獻花,截至目前已有近11萬群眾參與。
本文來自【太行日報-晉城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