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切割線線圈的線圈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8:57:39
用於切割線線圈的線圈支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切割線線圈的線圈支架,其帶有由用於自由切割機的切割線構成的線圈。線圈支架包括中央的卷繞芯,其具有外部的側表面和第一軸向端部以及第二軸向端部。在軸向端部處設置有伸出超過卷繞芯的側表面的固定元件用於切割線的卷繞在卷繞芯上的線圈的位置固定。設置在卷繞芯的第一軸向端部處的固定元件由具有縱向中軸線的支承板形成。支承板的尺寸在縱向中軸線的方向上具有比橫向於其縱向中軸線更大的延伸,這樣使得支承板在卷繞芯的第一徑向上比在卷繞芯的第二徑向上更大。卷繞芯抗扭地與支承板和設置在第二軸向端部處的另外的固定元件相連接。
【專利說明】用於切割線線圈的線圈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線圈支架(Spulentrjiger),其帶有由用於自由切割機(Freischneider)的切割線(Schneidfaden)構成的線圈。
【背景技術】
[0002]由文件EP I 446002 BI中已知一種線收割頭(Fadenn^hkopf),其利用在切割頭中夾緊地保持的切割線工作。如果切割線磨損,用新的切割線截段來更換它。對此,使用者必須攜帶切割線的儲存卷(Vorratsrolle),使用者在需要時從儲存卷切下切割線的必需的長度並且然後在切割頭處插入。待攜帶的切割線的儲存卷在此保持線圈支架處。
[0003]由文件US D524, 643 S已知一種用於切割線的線圈的包裝,其實施為泡罩(Blister)包裝。切割線的線圈被與包裝分離地卷繞並且然後置入泡罩包裝中。這是手動複雜的且耗費時間的。如果應取出切割線的截段,必須打開包裝、將所期望的切割線截段展開(abwickeln)且切下並且又封閉包裝。在此發生,線圈無意地展開,使得線纏住(verheddern)並且不再能封閉包裝。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在於將帶有由用於自由切割機的切割線構成的線圈的線圈支架構造成使得一方面在線圈捲起到線圈支架上時勞動消耗較小而另一方面應能夠容易地從線圈支架取出切割線截段, 而線圈不自主展開或者切割線不纏住。
[0005]為了實現該目的,根據本發明設置有線圈支架,其帶有由用於自由切割機的切割線構成的線圈,其中,線圈具有切割線的內部的端部截段(Endabschnitt)和切割線的外部的端部截段。線圈支架包括中央的卷繞芯(Wickelkern),其中,卷繞芯具有外部的側表面(Mantelflaeche)。卷繞芯具有第一軸向端部和第二軸向端部,其中,在軸向端部處設置有伸出超過卷繞芯的側表面的固定元件用於切割線的卷繞在卷繞芯上的線圈的位置固定。在卷繞芯的第一軸向端部處固定元件由支承板形成,其中,支承板具有縱向中軸線。支承板的尺寸在其縱向中軸線的方向上具有比橫向於其縱向中軸線更大的延伸,這樣使得支承板在卷繞芯的第一徑向上比在卷繞芯的第二徑向上更大。卷繞芯抗扭地與支承板和設置在第二軸向端部處的另外的固定元件相連接。
[0006]根據本發明的線圈支架示出內部的、中央的卷繞芯,其端部具有伸出超過卷繞芯的周緣的固定元件(其用於卷繞在卷繞芯上的線圈的位置固定)。在卷繞芯的一端處作為固定元件設置有支承板,其中,支承板在卷繞芯的至少一個徑向上的尺寸大於保持在卷繞芯上的線圈的外徑。卷繞芯在特別的構造方案中抗扭地與支承板相連接,使得為了將切割線捲起到卷繞芯上支承板與線圈一起旋轉。由此可以以簡單的方式將切割線捲起到線圈支架上。
[0007]作為固定元件在卷繞芯的另一端處構造有徑向法蘭(Radialflansch),其中,線圈具有外部的線圈直徑,並且徑向法蘭伸出超過切割線的線圈的外徑。適宜地,徑向法蘭在線圈的周向上彼此有間距。在此,徑向法蘭可具有頭部截段和底部截段(Fuflabschnitt),其中,底部截段在卷繞芯的側表面的高度上開始。
[0008]徑向法蘭具有頭部截段和底部截段,其中,在頭部截段(其形成徑向法蘭的自由端)中構造有用於切割線的端部截段的至少一個夾持口(Klemmoeffnung)。在線圈支架上的切割線由此可在其鬆動的外部的端部截段處被固定在夾持口中。由此抵抗線圈從線圈支架無意展開。
[0009]有利地,在徑向法蘭的頭部截段中構造有帶有不同尺寸的多個夾持口,其可被用於帶有不同線直徑的切割線。同一線圈支架由此可被用於不同直徑的切割線。
[0010]在卷繞芯的軸向端部處在卷繞芯的側表面中設置有夾持元件用於固定切割線的內部的端部截段。夾持元件優選地設計為構造在卷繞芯的周緣壁中的夾持舌(Klemmzunge),其具有自由端。夾持舌的自由端尤其在支承板的窗口中終止。
[0011]在本發明的改進方案中,在支承板中設置有窗戶式的缺口(Durchbruch),其直接聯接到卷繞芯的側表面處。在此,支承板的缺口和卷繞芯的徑向法蘭布置在卷繞芯處的相同的周緣位置中並且在卷繞芯的周向上具有比徑向法蘭本身更大的延伸。在卷繞芯的軸向上觀察,徑向法蘭在此處在缺口之上,使得卷繞芯、支承板和固定元件可構造成一件式的構件、尤其為一件式的注塑構件。支承板本身不是旋轉對稱的,因為其在縱向中軸線的方向上具有比橫向於其縱向中軸線更大的延伸。在捲起在卷繞機的心軸上時由此雖然產生輕微的不平衡(Unwucht),其然而不那麼重要並且不意味著缺點。通過在卷繞機本身處的相應的補償措施來補償不平衡可以是有利的。
[0012]卷繞芯本身優選地是旋轉對稱的、尤其構造為卷繞柱(Wickelzylinder),而支承板可不旋轉對稱地來構造。
[0013]為了旋轉地驅動線圈支架、即由支承板、卷繞芯和徑向法蘭構成的一件式的構件,設置成,卷繞芯構造成中空的並且具有內部的、徑向伸入的帶動件(Mitnehmer),其優選地構造為肋。肋接合到卷繞機的驅動心軸的帶動槽(Mitnahmenut)中,從而以簡單的方式建立在驅動心軸與線圈支架之間的旋轉連接。
[0014]大致矩形地構造的支承板設計成使得構造有用於膠粘標籤(Klebeetikett)或類似標記的容納場(Aufnahmefeld)。
[0015]在支承板的邊緣中構造用於接合懸掛元件(AufMngeelement)的開口,使得線圈支架可與捲起在卷繞芯上的線圈一起以簡單的方式被懸掛到貨物展示架(ffarenprasentat1nstrager)中。開口在此在支承板的縱向中軸線的兩側上延伸並且尤其被支承板的縱向中軸線分開、優選地對稱地分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本發明的另外的特徵由另外的權利要求、說明書和附圖得出,在附圖中示出本發明的接下來詳細說明的實施例。其中:
圖1以透視性的視圖顯示了帶有由用於自由切割機的切割線構成的線圈的根據本發明的線圈支架,
圖2以透視性的視圖顯示了不帶線圈的根據圖1的線圈支架,
圖3顯示了從前面對根據圖2的線圈支架的視圖, 圖4顯示了在驅動心軸上根據圖2的線圈支架的側視圖,
圖5顯示了從後面對根據圖3的線圈支架的視圖,
圖6顯示了從上面對線圈支架的視圖,
圖7顯示了從下面對線圈支架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在圖1中示出的線圈支架I在圖2中不帶保持在線圈支架上的線圈2地示出。線圈支架I主要包括內部的、中央的卷繞芯3,其優選地構造成中空的並且在其端側4和5 (圖
6、7)處敞開。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卷繞芯3構造成柱狀、因此是旋轉對稱的卷繞柱。
[0018]卷繞芯3具有第一軸向端部7和第二軸向端部6。在後面的第一端部7處一體地模製有支承板8,其中,卷繞芯3的縱向中軸線9鉛垂地處於支承板8的平面10上。如圖3所示,支承板8的平面10處在x/y坐標系中,其y軸線由線圈支架I的縱向中軸線28來形成,其中,線圈支架I的縱向中軸線28同時是支承板8的縱向中軸線28。空間坐標系的Z軸線通過卷繞芯3的縱向中軸線9來形成。在卷繞芯3的一徑向上、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在I軸線的方向上,支承板8構造成大於保持在卷繞芯3上的線圈2的外徑A。支承板8的尺寸在y方向上具有比橫向於縱向中軸線28在支承板8的X方向上測得的寬度B (圖3)更大的延伸E(圖3)。如圖3所示,支承板8在X軸線之下、也就是說在卷繞芯3的縱向中軸線9之下構造成半圓形,其中,圓的圓心處於卷繞芯3的縱向中軸線9上。在X軸線之上,支承板8大致矩形直至正方形地來構造,其中,在保持在卷繞芯3上的線圈2之上的區域中設置有用於貨物標記(Warenauszeichnung)的容納場11,例如膠粘標籤、標記場等。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容納場11設置為在支承板8中的輕微的沉入部(Ansenkung),其中,沉入部12大致是矩形的並且從一翻邊(Hochkante) 13延伸直至支承板8的相對而置的翻邊14。在容納場11之上,支承板8在梯形的截段15 (在其中央設置有用於接合貨物展示的懸掛元件等的開口 16)中終止。開口 16設計成使得其在支承板8的縱向中軸線28的兩側上延伸。將開口構造為縫隙16』(其向支承板的翻邊13敞開)可以是有利的。這樣的縫隙16』在圖3中以虛線示出。
[0019]在卷繞芯3的前面的另一端部處設置有多個徑向法蘭17、18、19、20,其徑向向外延伸。支承板8和徑向法蘭17、18、19、20形成固定元件用於切割線22的卷繞在卷繞芯3上的線圈2的位置固定。如在圖3中的視圖所示,徑向法蘭17、18、19、20在支承板8的外邊緣21內終止。如附圖此外所示,支承板8不相對於卷繞芯3的縱向中軸線9旋轉對稱地來構造,而是在其縱向中軸線28的方向上具有比橫向於其縱向中軸線28更大的延伸E。關於該實施例的x/y坐標系,支承板8在X軸線之上的延伸多於在X軸線之下的1.5倍那麼大。有利地,在X軸線之上的延伸多於在X軸線之下的雙倍那麼大。
[0020]每個徑向法蘭17、18、19、20具有頭部截段23,其比底部截段24更寬地來構造。如在圖5中所示,頭部截段23具有寬度k,其(在卷繞芯3的周向上測得)大於底部截段的寬度f。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底部截段23具有徑向法蘭的底部截段24的大約1.5倍的寬度
fo
[0021]在卷繞芯3的周緣上設置有多個徑向法蘭17、18、19、20,其中,徑向法蘭在卷繞芯3的周向上彼此有間距。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四個徑向法蘭17、18、19、20彼此成對地在直徑上相對於卷繞芯3的縱向中軸線9相對而置。該布置採取成使得徑向法蘭相對於它的在周向上相鄰的法蘭具有不同的角距(Abstandswinkel)。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徑向法蘭17相對於徑向法蘭18具有80°的周向間距(Umfangsabstand) 25,而徑向法蘭18相對於徑向法蘭19具有100°的周向間距。相應地,徑向法蘭19相對於徑向法蘭20又具有較小的大約80°的周向間距25,而徑向法蘭20相對於徑向法蘭17具有較大的大約100°的周向間距26。該布置採取成使得較大的周向間距26被支承板的縱向中軸線28或被理論坐標系的y軸線對半分。在所示的實施例中,y軸線相應於支承板8的縱向中軸線28。
[0022]徑向法蘭17、18、19、20(如圖1和3所示)徑向上伸出超過線圈2的外徑A,其中,在徑向法蘭的至少一個頭部截段23中構造有用於切割線22的端部截段30的夾持口 27或29。在圖1和7中示意性地示出可如何將切割線22的端部截段30固定在這樣的夾持口 27或29中。
[0023]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在徑向法蘭17、18、19、20的每個頭部截段23中設置有夾持口27或29,其中,在頭部截段23中優選地設置有多個夾持口、尤其用於帶有不同線直徑D的切割線22的多個夾持口 27或29。
[0024]在每個徑向法蘭17、18、19、20中此外構造有缺口 31,其從底部截段24延伸直到頭部截段23之下並且具有有利地與徑向法蘭17、18、19、20的外輪廓相一致的輪廓。
[0025]如尤其圖2至5所示,在支承板8中設置有凹口 32和34,其在從前面的視圖(圖3)或在從後面的視圖(圖5)中在地點上處在徑向法蘭17、18、19、20的高度上、即在圖3和5的視圖中彼此相疊。支承板8的處在X軸線之下的凹口 32具有內輪廓35,其大約相應於相應的徑向法蘭17和20的外輪廓。凹口 32的面積在此構造成大於徑向法蘭17和20的面積,其中,相對於內輪廓35設置有間距a。在從前面的視圖(圖3)和在從後面的視圖(圖5)中,徑向法蘭17和20處在凹口 32之上。
[0026]在設想的坐標系的在X軸線之上的凹口 34在徑向法蘭18和19的頭部截段23的區域中構造成梯形;凹口 34此外大致相應於帶有徑向法蘭18和19相對於內輪廓35的相應的間距a的凹口 32的形狀。
[0027]如圖7所示,在卷繞芯3的端部7的區域中設置有另外的窗口 33,其相對於支承板8露出端部7的邊緣。在該邊緣36中,在卷繞芯3的側表面37中設置有夾持元件38用於固定切割線22的內部的端部截段40。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夾持元件38設計為軸向的夾持舌39,其自由端處在支承板8的窗口 33中。
[0028]在支承板8中的凹口 32和34以及窗口 33直接聯接到卷繞芯3的側表面37處。在此如上所述,在支承板8中的凹口 32和34以及在卷繞芯3的端部6處的徑向法蘭17、18、19、20處在卷繞芯3處的相同的周緣位置中。每個徑向法蘭17、18、19、20具有頭部截段23和底部截段24,其中,底部截段24在卷繞芯3的側表面37的高度上開始。在周向上,缺口 32和34分別具有比徑向法蘭17、18、19、20更大的延伸。由此缺口 32和34在底部區域中具有在周向上測量的寬度F,其大於徑向法蘭的底部截段的寬度f。在頭部區域中,缺口32和34具有在周向上測量的寬度K,其大於徑向法蘭的頭部截段的寬度k。該設計使能夠例如在一模具、例如注塑模(Spritzgussform)中由塑料一件式地製造線圈支架I。
[0029]在本發明的特別的設計中卷繞芯3、支承板8和固定元件也就是說徑向法蘭17、
18、19、20構造為一件式的構件、尤其由塑料製成。由支承板、卷繞芯和固定元件構成的一件式的構件可(因為卷繞芯3是中空的)被推到驅動心軸41上,其中,卷繞芯3具有內部的、徑向伸入的帶動件42。帶動件42適宜地構造為在卷繞芯3的縱向中軸線9的方向上延伸的肋,其接合到驅動心軸41的構造為縱向槽的帶動槽44中。帶動槽44和肋43用作楔聯結(Keilkupplung)。
[0030]為了給線圈支架3裝備有由用於自由切割機的切割線22構成的線圈2,將線圈支架3推到驅動心軸41的自由端上並且圍繞卷繞芯3的縱向軸線9旋轉地來驅動。切割線22在旋轉開始之前被固定在夾持元件38處,如在圖7中示意性所示。在開始旋轉時,切割線22被捲起在卷繞芯3的側表面37上,其中,切割線的引導設置成使得切割線22均勻地逐層捲起。如果達到線圈2的期望的外徑A,切割線22被截斷並且(如例如在圖1中所示)被固定地保持在徑向法蘭17至20的夾持口 27或29中。通過收縮薄膜(Schrumpffolie)固定線圈支架2可以是有利的,從而可靠地防止在切割線線圈在線圈支架3上運輸期間展開。
[0031]為了接近線圈,使用者移除可能設置的收縮薄膜並且將切割線22展開到其需要的長度上。在截斷切割線之後,留下的端部截段30又被固定在徑向法蘭的夾持口中的一個27或29中,從而可靠地排除切割線的自動卷開。
[0032]為了加固支承板8,可如在圖5中所示設置有加固接片(Versteifungssteg) 4,其在支承板8的外邊緣21之間在支承板8的背側上延伸。
【權利要求】
1.一種線圈支架,其帶有由用於自由切割機的切割線(22)構成的線圈(2), ?所述線圈⑵具有所述切割線(22)的內部的端部截段(40)和所述切割線(22)的外部的端部截段(30); ?所述線圈支架(1)包括中央的卷繞芯(3); ?所述卷繞芯(3)具有外部的側表面(37); ?所述卷繞芯(3)具有第一軸向端部(7)和第二軸向端部(6), ?其中,在所述軸向端部出,7)處設置有伸出超過所述卷繞芯(3)的側表面(37)的固定元件用於所述切割線(22)的卷繞在所述卷繞芯(3)上的線圈(2)的位置固定; ?其中,在所述卷繞芯(3)的第一軸向端部(7)處所述固定元件由支承板(8)形成, ?並且所述支承板(8)具有縱向中軸線(28), ?其中,所述支承板(8)的尺寸在所述縱向中軸線(28)的方向上具有比橫向於其縱向中軸線(28)更大的延伸, ?這樣使得所述支承板(8)在所述卷繞芯(3)的第一徑向上比在所述卷繞芯(3)的第二徑向上更大; ?並且所述卷繞芯(3)抗扭地與所述支承板(8)和設置在所述第二軸向端部(6)處的另外的固定元件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2)具有外部的線圈直徑(A),所述固定元件在所述卷繞芯(3)的第二軸向端部(6)處構造為徑向法蘭(17,18,19,20),並且所述徑向法蘭(17,18,19,20)伸出超過所述切割線(22)的線圈(2)的外徑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徑向法蘭(17,18,19,20)在所述線圈(2)的周向上彼此有間距。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徑向法蘭(17,18,19,20)具有頭部截段(23)和底部截段(24),並且所述底部截段(24)在所述卷繞芯(3)的側表面(37)的聞度上開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徑向法蘭(17,18,19,20)具有頭部截段(23)和底部截段(24)並且在徑向法蘭(17,18,19,20)的頭部截段(23)中構造有用於所述切割線(22)的外部的端部截段(30)的夾持口(2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在徑向法蘭(17,18,19,20)的頭部截段(23)中構造有用於帶有不同的線直徑(D)的切割線(22)的多個夾持口(27,29)。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徑向法蘭(17,18,19,20)中構造有缺口(3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卷繞芯(3)的側表面(37)中設置有夾持元件(38)用於固定所述切割線(22)的內部的端部截段(4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元件(38)是構造在所述卷繞芯(3)的側表面(37)中的夾持舌(39)。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舌(39)具有自由端並且所述夾持舌(39)的自由端在所述支承板(8)的窗口(33)中終止。
11.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板(8)具有窗戶式的凹口(32,34),其直接聯接到所述卷繞芯(3)的側表面(37)處。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板(8)的凹口(32,34)和所述卷繞芯(3)的徑向法蘭(17,18,19,20)布置在所述卷繞芯(3)處的相同的周緣位置處。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凹口(32,34)在所述卷繞芯(3)的周向上具有比所述徑向法蘭(17,18,19,20)更大的延伸。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卷繞芯(3)的軸向上觀察所述徑向法蘭(17,18,19,20)處於所述支承板(8)的凹口(32,34)之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卷繞芯(3)是卷繞柱。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卷繞芯(3)、所述支承板(8)和所述固定元件形成一件式的構件。
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卷繞芯(3)是中空的並且具有內部的、徑向向內伸入的帶動件(42)。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帶動件(42)構造為肋(43)。
19.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板(8)具有用於膠粘標籤或類似標記的容納場(11)。
2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板(8)具有用於接合懸掛元件等的開口(16),其中,所述開口(16)在所述支承板(8)的縱向中軸線(28)的兩側上延伸。
【文檔編號】B26D7/26GK104029243SQ201410074078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5日
【發明者】T.希林, R.J.皮爾遜, V.A.斯馬金, A.加斯特瑙爾 申請人:安德烈·斯蒂爾股份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