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薄手機後蓋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7:24:54 1
專利名稱:一種超薄手機後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超薄手機後蓋,涉及手機【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一個面的接著劑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另一個面的顏色油墨層、油壓於所述接著劑層表面的低溫矽膠層和噴塗於所述低溫矽膠層表面的表面油墨層,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具有良好的韌性和支撐強度,與接著劑的附著良好,同時與各種顏色的顏色油墨層的附著良好,可防止掉漆,接著劑可將低溫矽膠緊緊固定在雙面非硬化薄膜層,低溫矽膠與保護油墨層結合可產生爽滑的質感,保護油墨層還可確保手機後蓋不容易透光,採用以上的結構可將手機後蓋做得比現有技術的手機後蓋更薄,可做到厚度為0.7mm±0.05mm。
【專利說明】一種超薄手機後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超薄手機後蓋。
【背景技術】
[0002]手機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人們對手機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手機,其後蓋一般為0.9mm左右,用戶希望能做到更薄,並且在更薄的基礎上,其不能透光,後蓋要具有滑爽的質感和一定的支撐強度和韌度。
[0003]對於手機開發商來說,為了迎合不同用戶對手機顏色的不同需求,每款手機後蓋都需要生產很多不同的顏色供用戶選擇。
[0004]現有技術為了實現爽滑的質感,其手機後蓋一般包括純矽膠層和油墨層,由於油墨層直接附著於純矽膠層上,顏色容易掉漆,質感偏軟,支撐強度不夠,厚度不能做得較薄,做薄了就容易透光。為了達到支撐強度,有的手機後蓋包括塑膠層和油墨層,此款產品也容易掉漆,質感偏硬,缺少韌性,手機後蓋也容易透光,厚度不能做得較薄,做薄了就容易透光。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超薄手機後蓋,該超薄手機後蓋具備超薄的特點,具有滑爽的質感、不透光、有一定的支撐強度和韌度和可有不同的顏色,不容易掉漆。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提供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包括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一個面的接著劑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另一個面的顏色油墨層、油壓於所述接著劑層表面的低溫矽膠層和噴塗於所述低溫矽膠層表面的表面油墨層。
[0008]具體的,所述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厚度為0.05?0.5mm。
[0009]具體的,所述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厚度為0.38mm。
[0010]具體的,所述接著劑層的厚度為:3?5 μ m。
[0011]具體的,所述保護油墨層的厚度是40±2 μ m。
[0012]具體的,所述顏色油墨層包括多個交替印刷的不同純顏色層,以及位於表面的亮油層。
[0013]具體的,還包括貼設於所述顏色油墨層的帶離型紙的雙面膠布。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包括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一個面的接著劑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另一個面的顏色油墨層、油壓於所述接著劑層表面的低溫矽膠層和噴塗於所述低溫矽膠層表面的表面油墨層,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具有良好的韌性和支撐強度,與接著劑的附著良好,同時與各種顏色的顏色油墨層的附著良好,可防止掉漆,接著劑可將低溫矽膠緊緊固定在雙面非硬化薄膜層,低溫矽膠與保護油墨層結合可產生爽滑的質感,保護油墨層還可確保手機後蓋不容易透光,採用以上的結構可將手機後蓋做得比現有技術的手機後蓋更薄,可做到厚度為 0.7mm±0.05mm。
【附圖說明】
[0015]利用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包括有:
[0019]I——雙面非硬化薄膜層
[0020]2——接著劑層
[0021]3——顏色油墨層
[0022]4——低溫矽膠層
[0023]5-表面油墨層
[0024]6——帶離型紙的雙面膠布。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6]本實施例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包括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一個面的接著劑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另一個面的顏色油墨層、油壓於所述接著劑層表面的低溫矽膠層和噴塗於所述低溫矽膠層表面的表面油墨層。
[0027]具體的,所述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型號為PC1151。
[0028]具體的,所述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厚度為0.38mm。
[0029]當前市場上薄膜的厚度為「0.05,0.075,0.1,0.125,0.188,0.2,0.25,0.38,0.5、
0.65mm」等通用規格尺寸,由於要保證手機外殼的韌性,同時也要保證其附著支撐強度,經對比試驗,0.38mm厚度效果最好。
[0030]薄膜表面為防止被刮花,都會加工上一層硬質膜層,這層硬質膜層一般情況下較難與油墨附著。「雙面非硬化是」就是薄膜兩面都沒有進行硬化處理,是直接延壓加工出來的薄膜。由於本實施例使用的薄膜正反面都要印刷,並且需要與油墨有很好的附著性,所以要用雙面非硬化薄膜。該種薄膜的透明度> 88%,延展性、強度和韌性滿足與矽膠油壓時的「壓力、溫度」條件不會影響所設計的產品結構。
[0031]具體的,所述接著劑層的厚度為:3?5μπι,接著劑使用這個厚度既可以使得與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和低溫矽膠的良好附著,還降低手機後蓋的厚度,再厚了其起到的效果是一樣的,但增加了手機後蓋的厚度。
[0032]具體的,所述低溫矽膠層的厚度為0.2mm,低溫矽膠層使用這個厚度剛好可獲得良好的支持強度和韌度。
[0033]具體的,所述保護油墨層的厚度是40±2 μ m,保護油墨層使用這個厚度是在確保爽滑的質感的前提下的最薄的厚度。
[0034]具體的,所述顏色油墨層包括多個交替印刷的不同純顏色層和表面的亮油層。不同顏色的顏色油墨層的結構不同,如紅色的油墨層包括自下向上依次層疊的兩個的紅色層、一個白色層、兩個不透光銀色層和一個亮油層。銀色的顏色油墨層包括自下向上依次層疊的兩個不透光銀色層和一個亮油層。這種結構的顏色油墨層不容易掉漆,不透光。
[0035]具體的,還包括貼設於所述顏色油墨層的帶離型紙的雙面膠布。撕開離型紙,可將手機後蓋粘貼到手機上。
[0036]具體的,所述低溫矽膠為在110°C的溫度下成型的矽膠,這種低溫矽膠與保護油墨層結合可產生爽滑的質感。
[0037]本實施例的手機後蓋,其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具有良好的韌性和支撐強度,與接著劑的附著良好,同時與各種顏色的顏色油墨層的附著良好,可防止掉漆,接著劑可將低溫矽膠緊緊固定在雙面非硬化薄膜層,低溫矽膠與保護油墨層結合可產生爽滑的質感,保護油墨層還可確保手機後蓋不容易透光,採用以上的結構可將手機後蓋做得比現有技術的手機後蓋更薄,可做到厚度為0.7mm±0.05mm。
[0038]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其特徵在於:包括雙面非硬化薄膜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一個面的接著劑層、印刷於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另一個面的顏色油墨層、油壓於所述接著劑層表面的低溫矽膠層和噴塗於所述低溫矽膠層表面的表面油墨層。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其特徵在於:所述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厚度為 0.05 ?0.5mm。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其特徵在於:所述雙面非硬化薄膜層的厚度為 0.38mm。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著劑層的厚度為:3?5 μ m0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其特徵在於:所述表面油墨層的厚度是40 ± 2 μ m。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其特徵在於:所述顏色油墨層包括多個交替印刷的不同純顏色層,以及位於表面的亮油層。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手機後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貼設於所述顏色油墨層的帶離型紙的雙面膠布。
【文檔編號】H04M1-02GK204291077SQ201420730090
【發明者】劉德強 [申請人]興科電子(東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