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6:40:19 1
專利名稱: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麵食加工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食品擠壓機恆溫控 制系統。
背景技術:
在玉米雜糧速食麵的生產過程中,擠壓成形是最為關鍵的加工工藝, 其不同於傳統方便麵壓延成形工藝。玉米雜糧速食麵原料面體在擠壓成 形過程中必須達到一定的熟化程度,否則面的筋力不夠會造成泡麵時出 現混湯或者斷條的現象;與此同時擠壓出的麵條又不能產生過度膨化, 否則就不能稱為傳統意義上的麵條。因此,在擠壓加工過程中需要按一 定規律嚴格控制擠壓機機筒內的溫度及壓力,才能保證雜糧原料面體在 擠壓過程中達到一定熟化程度而又未被膨化的工藝要求。現有的溫控裝 置結構簡單,無法根據環境條件及生產工藝的需要進行實時調整,自動 化程度較低,難以滿足擠壓成形過程的恆溫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 高、可根據環境條件及生產工藝進行實時自動調整的食品擠壓機恆溫控 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包括在擠壓機的擠壓套筒外部同軸 固裝的水套,該水套制有進水口及出水口,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套與溫 控系統連接,該溫控系統的具體結構為水套的進水口、出水口通過循 環管路與一循環水箱相連接,在循環管路上安裝有水泵,在循環水箱內 部安裝有電加熱器,該循環水箱通過冷卻循環管路與一冷卻塔相連接, 在擠壓套筒埠處及循環水箱內均安裝有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均 與一電器控制單元相連接,該電器控制單元與水泵、電加熱器及冷卻循 環管路控制閥門相連接。
而且,所述的擠壓機還包括二級擠壓機,該二級擠壓機的擠壓套筒所固裝的水套安裝有二級擠壓機溫控系統,該溫控系統的具體結構為 水套的進水口、出水口通過另一循環管路與另一循環水箱相連接,在循 環管路上安裝有另一水泵,在循環水箱內部也安裝有電加熱器,該循環 水箱通過另一冷卻循環管路與冷卻塔相連接,在擠壓套筒埠處及循環 水箱內均另安裝有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均與電器控制單元相連接, 該電器控制單元與二級擠壓機溫控系統上所安裝的水泵、電加熱器及冷 卻循環管路控制閥門相連接。
而且,所述的擠壓機包括一組一級擠壓機及一組二級擠壓機, 一級 擠壓機的溫控系統中,擠壓套筒所安裝的水套進水口、出水口分別通過 管路進行並聯;二級擠壓機的溫控系統中,擠壓套筒所安裝的水套進水 口、出水口分別通過管路進行並聯。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 本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中擠壓套筒外部所固裝的水套通過循 環管路與循環水箱相連接,在該循環水箱內部安裝有電加熱器,可為循
環水路提供加熱源;同時該循環水箱還通過冷卻循環管路與冷卻塔相連,
由此可為循環水路提供冷源,電器控制單元根據擠壓套筒上所安裝的溫 度傳感器所檢測的溫度信號,判斷其需要進行加熱循環,還是進行冷卻 循環,從而實現溫控系統的自動控制,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 的優點,有效保證積壓機擠壓套筒內的溫度符合工藝要求,從而保障雜 糧速食麵產品品質。
2. 本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中的二級擠壓機所安裝的溫控系統,
與一級擠壓機所安裝的溫控系統為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獨立循環迴路, 從而滿足一級擠壓機、二級擠壓機不同的擠壓工藝要求。
3. 本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的擠壓機可由一組一級擠壓機及相應
臺數的二級擠壓機構成, 一級擠壓機、二級擠壓機的溫控系統的循環管 路分別並聯,由此可實現多臺擠壓機的同時控制,使產品擠壓加工具有 統一、高效的優點。
4.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可實現擠壓機擠壓套體工作溫度的 恆溫控制,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工作穩定可靠等突出優點, 從而滿足雜糧速食麵擠壓加工工藝中對溫度的嚴格要求。
圖1是本實用新型恆溫控制系統結構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二級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結構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多組擠壓機的恆溫控制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詳述 一種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包括在擠壓機6的擠壓套筒7外部 同軸固裝的水套8,該水套的一端下部制有進水口9,在水套另一端上部 制有出水口 10。其創新之處在於所述水套與溫控系統連接,該溫控系 統的具體結構為水套的進水口、出水口通過循環管路5與一循環水箱4 相連接。在循環管路的進水管上安裝有水泵14。在循環水箱內部安裝有 電加熱器15。該循環水箱通過冷卻循環管路2與一冷卻塔1相連接,在 冷卻循環管路的進水管上均安裝有控制閥門3,在冷卻循環管路的出水管 上安裝控制闊門17,冷卻循環管路進水管控制閥門同時用於控制循環水 箱內液位高度。在擠壓套筒埠處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1,在循環水箱 內也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6,上述溫度傳感器均與一電器控制單元13相連 接,該電器控制單元與水泵、電加熱器及冷卻循環管路控制閥門相連接。 根據環境的條件和工藝的需要,自動在加熱和冷卻之間轉換。
擠壓機還包括位於上述擠壓機下遊的二級擠壓機12,雜糧面體經過 第一級擠壓機進行擠制後,進入二級擠壓機的進料口再進行進一步擠制。 該二級擠壓機的擠壓套筒19所固裝的水套20安裝有二級擠壓機溫控系 統。該溫控系統的具體結構為水套的進水口、出水口通過另一循環管 路18與另一循環水箱27相連接。該循環水箱可以為與第一級擠壓機溫 控系統循環水箱相互獨立的循環水箱,也可以通過在循環水箱內部設置 隔板的方式,製成外部一體,內部間隔的循環水箱。在循環管路上安裝 有另一水泵22,在循環水箱內部也安裝有電加熱器23,該循環水箱通過 另一冷卻循環管路26與冷卻塔相連接,在擠壓套筒埠處及循環水箱內 均另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標號為21、 24,該溫度傳感器均與電器控制單 元相連接,該電器控制單元與二級擠壓機溫控系統上所安裝的水泵、電 加熱器及冷卻循環管路控制閥門25相連接。 一級和二級擠壓機的溫控系 統的循環管路及循環水箱各自獨立、互不影響,以滿足不同工藝階段的 需要。
5擠壓機包括一組一級擠壓機及一組二級擠壓機,各組擠壓機臺數根 據生產需要設置。本實施例中設置有兩臺一級擠壓機,另一臺一級擠壓
機標號為28,並相應設置有兩臺二級擠壓機,另一臺二級擠壓機標號為 29。在該組一級擠壓機的溫控系統中,擠壓套筒所安裝的水套進水口、 出水口分別通過管路進行並聯;二級擠壓機的溫控系統中,擠壓套筒所 安裝的水套進水口、出水口分別通過管路進行並聯。由此可實現多臺擠 壓機的同時控制,使產品擠壓加工具有統一、高效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
在擠壓機預熱階段利用電加熱器加熱水箱中的水,並開動水泵,對 擠壓套筒進行加熱,使擠壓套筒迅速達到正常工作溫度,使生產線及時 投入運行。
在生產線穩定運行以後,擠壓套筒由於工作產生的熱量會使其內部 溫度不斷上升,以致超出工藝要求允許的範圍,於是有溫度傳感器感知 後將信號傳輸到電器控制單元,自動控制迴路,停止電加熱器加熱,進 而轉入冷卻循環當環境溫度比較低,系統僅採用自身循環管路循環, 依靠循環水箱與環境的自然熱交換達到冷卻的目的即可;當環境溫度較 高時,循環水箱不能依靠自然冷卻降低擠壓套筒溫度時,循環水箱溫度 傳感器發出信號,電器控制單元控制冷卻塔、冷卻循環管路控制閥門開 啟,啟動外部循環冷卻系統。
當整個系統的溫度降低到低於工藝要求時,溫控系統可以自動啟動 內部水箱的小循環甚至是電加熱,保持整個系統的溫度恆定。從而實現 根據環境的條件和工藝的需要,自動在加熱和冷卻之間轉換。
權利要求1.一種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包括在擠壓機的擠壓套筒外部同軸固裝的水套,該水套制有進水口及出水口,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套與溫控系統連接,該溫控系統的具體結構為水套的進水口、出水口通過循環管路與一循環水箱相連接,在循環管路上安裝有水泵,在循環水箱內部安裝有電加熱器,該循環水箱通過冷卻循環管路與一冷卻塔相連接,在擠壓套筒埠處及循環水箱內均安裝有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均與一電器控制單元相連接,該電器控制單元與水泵、電加熱器及冷卻循環管路控制閥門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擠壓機還包括二級擠壓機,該二級擠壓機的擠壓套筒所 固裝的水套安裝有二級擠壓機溫控系統,該溫控系統的具體結構為 水套的進水口、出水口通過另一循環管路與另一循環水箱相連接,在 循環管路上安裝有另一水泵,在循環水箱內部也安裝有電加熱器,該 循環水箱通過另一冷卻循環管路與冷卻塔相連接,在擠壓套筒埠處 及循環水箱內均另安裝有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均與電器控制單 元相連接,該電器控制單元與二級擠壓機溫控系統上所安裝的水泵、 電加熱器及冷卻循環管路控制閥門相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擠壓機包括一組一級擠壓機及一組二級擠壓機, 一級擠 壓機的溫控系統中,擠壓套筒所安裝的水套進水口、出水口分別通過 管路進行並聯;二級擠壓機的溫控系統中,擠壓套筒所安裝的水套進 水口、出水口分別通過管路進行並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擠壓機恆溫控制系統,包括在擠壓機的擠壓套筒外部同軸固裝的水套,該水套制有進水口及出水口,其中水套與溫控系統連接,該溫控系統的具體結構為水套的進水口、出水口通過循環管路與一循環水箱相連接,在循環管路上安裝有水泵,在循環水箱內部安裝有電加熱器,且該循環水箱通過冷卻循環管路與一冷卻塔相連接,在擠壓套筒埠處及循環水箱內均安裝有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均與一電器控制單元相連接,該電器控制單元與水泵、電加熱器及冷卻循環管路控制閥門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可實現擠壓機擠壓套體工作溫度的恆溫控制,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工作穩定可靠等突出優點。
文檔編號G05D23/20GK201368992SQ20092009528
公開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3日
發明者生 王, 王紹雄 申請人:聖昌達機械(天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