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柔性版印刷輸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8:08:44 1
專利名稱:一種柔性版印刷輸墨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印刷輸墨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柔性版印刷輸墨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柔性版印刷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印刷以及包裝行業中,常見的柔性版印刷輸墨裝置採用的是網紋輥—刮墨刀輸墨機構,該裝置使得柔印的傳墨路線相對其它印刷方式大大縮短,而且傳墨量準確。但是,該機構也存在著許多缺點,例如,為複製高質量的印品必須加大網紋輥網線數,而網線數越大,則供墨量會急劇降低,這就造成了印品墨層平淡,反差不足。同時由於網紋輥與印版直接接觸,會造成網紋輥傳墨的紋路與印版網線的紋路重合,產生光幹涉造成龜紋現象,影響印品質量。另外,網線數高決定了網紋輥的加工難度大,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傳墨均勻、提高印品質量的柔性版印刷輸墨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網紋輥和印版滾筒,在網紋輥圓周上設置有刮墨刀,在網紋輥和印版滾筒之間還設置有與網紋輥及印版滾筒相接觸的膠輥和剛輥;所說的網紋輥為低網線數的網紋輥。
本實用新型在在網紋輥與印版滾筒之間加入兩個勻墨輥——一個膠輥和一個剛輥,膠輥分別與網紋輥和剛輥相對滾動,剛輥還與印版滾筒相對滾動。油墨傳輸時,首先由網紋輥、刮墨刀將油墨定量傳輸至膠輥,再從膠輥傳給剛輥,最後由剛輥傳輸到印版滾筒從而實現著墨。通過這兩個勻墨輥靈活調節傳墨量,使傳墨量得到控制,保證印品本身質量。另外,該輸墨裝置避免了網紋輥與印版直接接觸時,網紋輥傳墨的紋路與印版網線的紋路重合造成光幹涉而產生的龜紋現象。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低網線數的網紋輥3和印版滾筒4,在網紋輥3圓周上設置有刮墨刀2,在網紋輥3和印版滾筒4之間還設置有與網紋輥3及印版滾筒4相接觸的膠輥5和剛輥6。本實用新型在網紋輥3與印版滾筒4之間加入兩個勻墨輥——膠輥5和剛輥6,使原有網紋輥3與印版滾筒4從直接接觸狀態變為分離狀態,膠輥5分別與低網線數的網紋輥3和剛輥6相對滾動,剛輥6還與印版滾筒4相對滾動。油墨傳輸時,首先由刮墨刀2、網紋輥3將墨槽1中的油墨定量傳輸至膠輥5,再從膠輥5傳給剛輥6,最後由剛輥6傳輸到印版滾筒4從而實現著墨。
在此輸墨系統中,網紋輥3未與印版滾筒4直接接觸進行著墨,而是使用了兩個勻墨輥即膠輥5和剛輥6來傳墨和勻墨。該輸墨系統的網紋輥3採用了低網線數,這樣首先可以降低成本,雖然網紋輥3網線數降低使得傳墨量變大,但由於附加了兩個勻墨輥,所以可通過這兩個勻墨輥靈活調節傳墨量,使傳墨量得到控制,保證印品本身質量。另外,該輸墨裝置避免了網紋輥3與印版直接接觸時,網紋輥3傳墨的紋路與印版網線的紋路重合造成光幹涉而產生的龜紋現象。
採用本實用新型,雖然墨路略有增長,但對系統整體結構和操作性並無太大影響。另外,膠輥5和剛輥6本身價格較低,且使用了降低成本的低網線數網紋輥,因此對於整體裝置的成本影響不大。柔版印刷一般採用水基油墨,其本身就具有粘度低、乾燥速度慢的特點,因此採用本實用新型也無需調整或更換油墨。
權利要求1.一種柔性版印刷輸墨裝置,包括網紋輥(3)和印版滾筒(4),在網紋輥(3)圓周上設置有刮墨刀(2),其特徵在於在網紋輥(3)和印版滾筒(4)之間還設置有與網紋輥(3)及印版滾筒(4)相接觸的膠輥(5)和剛輥(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版印刷輸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網紋輥(3)為低網線數的網紋輥。
專利摘要一種柔性版印刷輸墨裝置,在網紋輥與印版滾筒之間加入兩個勻墨輥——膠輥和剛輥,使原有網紋輥與印版滾筒從直接接觸狀態變為分離狀態,膠輥分別與低網線數的網紋輥和剛輥相對滾動,剛輥還與印版滾筒相對滾動。油墨傳輸時,首先由刮墨刀、網紋輥將墨槽中的油墨定量傳輸至膠輥,再從膠輥傳給剛輥,最後由剛輥傳輸到印版滾筒從而實現著墨。通過這兩個勻墨輥靈活調節傳墨量,使傳墨量得到控制,保證印品本身質量。另外,該輸墨裝置避免了網紋輥與印版直接接觸時,網紋輥傳墨的紋路與印版網線的紋路重合造成光幹涉而產生的龜紋現象。
文檔編號B41F31/04GK2918065SQ20062007937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13日
發明者張琳, 陳永常 申請人:陝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