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管送紗器的內部導紗杆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4:01:19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機械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單管送紗器的內部導紗杆組件。
背景技術:
把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加工成為紡織品所需要的各種機械設備統稱為紡織機械。廣義的紡織機械還包括生產化學纖維的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是紡織工業的生產手段和物質基礎,其技術水平、質量和製造成本,直接關係到紡織工業的發展。
送紗器是紡織機械行業中的重要機械設備,其用於在紡織過程中對紗線進行導絲處理作業。但現有的送紗器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不能平穩的輸送紗線的缺點,並且輸出的拉力不穩定,導致紗線經常斷線,需要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單管送紗器的內部導紗杆組件,其結構緊湊,設計合理,能夠給紗線提供順滑無阻的導向,減少紗線斷線情況的發生,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單管送紗器的內部導紗杆組件,其特徵在於:包括導紗杆和導紗圈,所述導紗杆包括長扁片部和長圓杆部,所述長圓杆部一體連接在所述長扁片部的下側邊上,在長扁片部上沿長度方向均布設置若干個紗圈安裝槽,在長扁片部一端設有安裝孔;所述導紗圈以可拆卸的方式裝配在紗圈安裝槽內,導紗圈中心設有導紗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紗圈安裝槽呈U形,U形紗圈安裝槽的開口位於長扁片部的上側邊,所述導紗圈外形呈U形,導紗圈的外周表面上設置有與紗圈安裝槽側邊配合的鑲嵌卡槽,導紗圈的通過鑲嵌卡槽裝配在紗圈安裝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長圓杆部一端的側面銑設有平面,該平面與長扁片部上的安裝孔位於同一端。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安裝孔為腰型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紗圈左側上部設有向右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導紗圈右側上部設有向左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與第二延伸部呈凹凸配合且留有間隙,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底部構成所述導紗孔的上半部分。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底部均呈凹弧形,所述導紗孔為圓形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凹凸配合部位的表面為圓弧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紗圈採用陶瓷材料製成。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結構緊湊,設計合理,能夠給紗線提供順滑無阻的導向,減少紗線斷線情況的發生,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導紗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A-A向剖視圖。
圖4為圖1中導紗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實施例中的單管送紗器的內部導紗杆組件主要由導紗杆1和導紗圈2組成,所述導紗杆1包括長扁片部1a和長圓杆部1b,所述長圓杆部1b一體連接在所述長扁片部1a的下側邊上,在長扁片部1a上沿長度方向均布設置若干個紗圈安裝槽1c,在長扁片部1a一端設有安裝孔1d;所述導紗圈2以可拆卸的方式裝配在紗圈安裝槽1c內,導紗圈2中心設有導紗孔2a。
如圖1~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紗圈安裝槽1c呈U形,U形紗圈安裝槽1c的開口位於長扁片部1a的上側邊,所述導紗圈2外形呈U形,導紗圈2的外周表面上設置有與紗圈安裝槽1c側邊配合的鑲嵌卡槽2b,導紗圈2的通過鑲嵌卡槽2b裝配在紗圈安裝槽1c內。
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長圓杆部1b一端的側面銑設有平面1e,該平面1e與長扁片部1a上的安裝孔1d位於同一端。所述安裝孔1d優選設置為腰型孔。
如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導紗圈2左側上部設有向右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c,導紗圈2右側上部設有向左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d,第一延伸部2c與第二延伸部2d呈凹凸配合且留有間隙,第一延伸部2c和第二延伸部2d的底部構成所述導紗孔2a的上半部分,這樣的結構可以便於紗線穿入導紗孔2a。
如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2c和第二延伸部2d的底部均呈凹弧形,所述導紗孔2a為圓形孔。所述第一延伸部2c和第二延伸部2d的凹凸配合部位的表面為圓弧面。
本發明中的導紗圈2優選採用耐磨性好且摩擦阻力小的陶瓷材料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