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后宮是道教嗎(天津天后宮)
2023-10-30 14:07:17 3
天津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是一座位於中國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的媽祖廟。天津天后宮位於原天津老城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始建於元泰定元年(1326年),明永樂元年(1403年)重建,該建築目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天津天后宮與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湄洲媽祖祖廟和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該建築現為天津民俗博物館。
天津天后宮始建於元泰定元年(1326年),並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稱天后宮。天后宮最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並舉行酬神演出的場所,後來,天后宮兩側的街道形成商業集市和年貨市場,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之日,天后宮都會舉行天津皇會,會上會表演龍燈、高蹺和旱船等民俗藝術。198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對天津天后宮進行居民動遷、文物修繕和博物館建設,對天津天后宮內的海神天后媽祖、王靈官和四大金剛等神像進行復原。1986年元旦,天津天后宮經過重建重新對外開放。目前,天津民俗博物館將天津天后宮內的配殿闢為民俗展品陳列室。
原天后宮「百穀朝宗」牌坊
娘娘宮在天津人的文化生活中有重要的意義。以前,幾乎所有天津人在新婚時都必會至娘娘宮,朝拜天后娘娘。天津人觀念中,將海神媽祖和送子娘娘混為一體了,他們認為媽祖娘娘能保佑早生貴子,故他們去娘娘宮求取一個泥娃娃,作為自己的孩子,認為這樣可以帶來子嗣。如果一年之中沒有生育,會將泥娃娃抱到娘娘宮「洗澡」,也就是換一個更大的泥娃娃,使泥娃娃「長」一歲。如果生育了孩子,會尊泥娃娃為「大哥」,自己行二。因此以前天津人互相尊稱「二爺」,沒有叫「大爺」的,因為大爺一般都是泥娃娃大哥。(和北京的風俗不同,北京人認為「二爺」都是管家或門房,互相都尊稱「大爺」)。天后神像旁有一個小神像被稱為王三奶奶,據說是為天后送子的侍女,是一個軟身神像,求子嗣的人要摸一下這個神像的手,據說就可以有神效。由於每天有許多人摸,就不能作成泥胎神像,是木製的手臂,穿著布製衣物,頭是泥塑的,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