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引滾筒、牽引滾筒裝置以及牽引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21:50:45 1
本發明涉及運輸系統,具體地,涉及一種牽引效率高的牽引滾筒、牽引滾筒裝置以及牽引系統。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大量的物料需要輸送,為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需採用不同的輸送設備來完成物料的輸送,特別是在生產中採用自動化設備進行連續地輸送,並將多個單機進行有機地銜接,從而形成生產線。
例如,在火電廠中,採用輸送機(又稱給煤機)向鍋爐連續輸送煤炭。煤炭裝卸設備中的核心部件為輸送帶。輸送帶分為鋼絲繩芯輸送帶和聚酯輸送帶,為了連續供給煤炭,需要串聯使用上百個輸送機,並且有些輸送機的輸送帶在高空(例如,距離地面50m以上)運行。
在實際工況中,輸送帶需要頻繁更換,以往常用的輸送帶更換方法為(以遷出輸送帶為例進行說明):1、在頭部滾筒或尾部滾筒處剪斷輸送帶;2、將兩個鋼絲繩連接輸送帶的切開的兩端的中心處;3、利用卷揚機或者裝載機牽引其中一個鋼絲繩,則輸送帶在輸送機上經過頭部滾筒、託輥、尾部滾筒而被遷出輸送機。
但是,在上述牽引過程中,輸送帶很容易跑偏並劃傷頭部滾筒和尾部滾筒的膠面,為了防止輸送帶跑偏,需要至少六個人在滾筒處不斷地將輸送帶推向中心,以防止輸送帶與輸送機鋼結構件發生摩擦而損傷輸送帶。很明顯,以往輸送帶的更換作業費時費力,危險性大,大大影響維修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防止跑偏的牽引滾筒。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牽引工作效率高的牽引滾筒裝置以及牽引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牽引滾筒,該牽引滾筒包括旋轉軸和同軸地固定安裝於該旋轉軸的圓筒體,該圓筒體上設置有限位槽,該限位槽沿所述圓筒體的周向形成且位於所述圓筒體沿軸向方向上的中部。
優選地,在所述圓筒體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圓筒體的徑向向外突出的兩個凸緣,該兩個凸緣間隔設置且兩個所述凸緣之間形成所述限位槽。
優選地,在兩個所述凸緣的兩側的所述圓筒體的外周面上分別形成有輸送帶限位緣,該輸送帶限位緣的徑向尺寸大於所述凸緣的徑向尺寸。
優選地,所述圓筒體的中部向所述圓筒體的軸心方向下凹而形成所述限位槽。
優選地,所述圓筒體可以為一個。
優選地,所述圓筒體可以為兩個,兩個所述圓筒體的彼此相對的端面間隔設置而形成所述限位槽。
優選地,所述限位槽沿軸向方向的寬度沿徑向向外的方向逐漸變大。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牽引滾筒裝置,該牽引滾筒裝置包括機架,其中,所述機架上可轉動地安裝有本發明提供的牽引滾筒。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牽引系統,該牽引系統包括輸送機、第一卷揚機、第二卷揚機、第一鋼絲繩以及第二鋼絲繩,所述第一鋼絲繩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卷揚機連接,所述第二鋼絲繩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卷揚機連接,所述輸送機上設置有輸送帶,所述第一鋼絲繩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鋼絲繩的第二端分別連接在所述輸送帶的兩端,其特徵在於,所述牽引系統還包括本發明提供的牽引滾筒裝置,所述第一鋼絲繩或所述第二鋼絲繩在牽引過程中經過所述牽引滾筒的所述限位槽。
優選地,所述牽引滾筒可以為兩個,所述第一鋼絲繩在牽引過程中經過一個所述牽引滾筒的限位槽,所述第二鋼絲繩在牽引過程中經過另一個所述牽引滾筒的限位槽。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牽引滾筒的中部設置有限位槽,在牽引輸送帶的過程中,將連接於輸送帶的鋼絲繩落在上述限位槽內,以防止輸送帶在牽引過程中跑偏,由此,只需兩個工作人員就能夠完成輸送帶的裝卸工作,而且對輸送機的牽引滾筒的損壞也大大減少,輸送帶的裝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牽引滾筒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牽引滾筒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牽引滾筒的左視圖;
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牽引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旋轉軸 20圓筒體
30限位槽 40機架
50第一鋼絲繩 60第二鋼絲繩
70軸承 80輸送帶限位緣
100第一牽引滾筒 200第二牽引滾筒 300輸送帶
400輸送機 410頭部滾筒
420尾部滾筒 430託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徑向」、「軸向」分別是指牽引滾筒的旋轉軸的半徑方向和軸線方向。
本發明提供一種牽引滾筒,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牽引滾筒包括旋轉軸10和同軸地固定安裝於該旋轉軸10的圓筒體20,該旋轉軸10和圓筒體20可以是一體件,也可以是固定連接的兩個部件,在工作過程中,圓筒體20以旋轉軸10為旋轉中心進行轉動,輸送機的輸送帶300在圓筒體20的外周面上運動。其中,圓筒體20上設置有限位槽30,該限位槽30沿所述圓筒體20的周向形成且位於圓筒體20沿軸向方向上的中部。該限位槽30用於容納用於牽引輸送帶的鋼絲繩,同時限制鋼絲繩在圓筒體20的軸向方向的移動。換句話說,鋼絲繩在牽引過程中,僅落在限位槽30內,從而連接於鋼絲繩的輸送帶300不會跑偏。
以下,簡單介紹本發明的牽引滾筒的使用方法。
在說明書牽引滾筒的使用方法之前,先說明輸送機的一般結構。如圖4所示,輸送機400包括作為本體的託輥430、位於所述託輥430的頭部和尾部的頭部滾筒410和尾部滾筒420以及包繞託輥430、頭部滾筒410、尾部滾筒420而用於運輸物料的輸送帶300,通過輸送帶300的旋轉運動來運輸物料。
在此結構基礎上,當需要更換輸送帶300時,首先在頭部滾筒410或尾部滾筒420處剪斷輸送帶,之後將兩個鋼絲繩的一端,即第一鋼絲繩50和第二鋼絲繩60分別連接在輸送帶300的切開的兩端的中心處,再後利用卷揚機或者裝載機牽引第一鋼絲繩50或第二鋼絲繩60的另一端,則輸送帶300在輸送機上經過頭部滾筒410、託輥430、尾部滾筒420而被遷出輸送機。牽引第一鋼絲繩50或第二鋼絲繩60的過程中,為了引導輸送帶300遷出輸送機,在輸送機400的頭部滾筒410或尾部滾筒420側與輸送機400間隔地設置有本發明的牽引滾筒。在上述牽引過程中,使第一鋼絲繩50或第二鋼絲繩60位於本發明的牽引滾筒的限位槽30內,同時使第一鋼絲繩50或第二鋼絲繩60始終不脫離限位槽30。由於限位槽30位於牽引滾筒的中部,連接於鋼絲繩的輸送帶300不會偏離中心位置並始終能夠沿著託輥430被牽引,這大大減小了調節輸送帶300位置的人力,也縮短了牽引的工作時間,同時減少了牽引滾筒的損壞。
對於限位槽30的具體結構,只要能夠防止輸送帶300跑偏即可,本發明不做特殊限制。以下,本發明提供限位槽30的兩種優選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限位槽30的一種優選結構為:在所述圓筒體2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圓筒體20的徑向向外突出的兩個凸緣,該兩個凸緣間隔設置且兩個所述凸緣之間形成限位槽30。
同時,為了防止輸送帶300受損,更優選地,在兩個凸緣的兩側的圓筒體20的外周面上分別形成有輸送帶限位緣80,該輸送帶限位緣80的徑向尺寸大於所述凸緣的徑向尺寸。在牽出或牽入輸送帶300時,使輸送帶300的表面位於輸送帶限位緣80的外周面上,使連接於輸送帶300上的鋼絲繩位於限位槽30內。在設計輸送帶限位緣80時,要保證輸送帶限位緣80與輸送帶300之間的接觸面積充分,以避免輸送帶300脫離牽引滾筒。
如圖2所示,限位槽30的另一種優選結構為:在圓筒體20的中部向圓筒體20的軸心方向下凹而形成限位槽30。
其中,圓筒體20可以是一個,並且在圓筒體20的中部形成下凹式的限位槽30,但不限於此,例如,圓筒體20可以是兩個,兩個圓筒體20的彼此相對的端面間隔設置而形成限位槽30。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中,僅舉例說明在圓筒體20的中部形成一個限位槽30的例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如果在輸送帶300的一端連接有兩個或更多的鋼絲繩時,圓筒體20上沿軸向方向可以形成相應個數的限位槽30且位置需要設置成既能夠讓輸送帶300在牽引滾筒上移動,且各個鋼絲繩落在限位槽30內。
另外,優選地,限位槽30沿軸向方向的寬度沿徑向向外的方向逐漸變大,這種結構有利於使鋼絲繩在牽引過程中始終落在限位槽30內而不脫離限位槽30。
另外,本發明又提供一種牽引滾筒裝置,如圖4所示,該牽引滾筒裝置包括機架40,該機架40上可轉動地安裝有本發明提供的牽引滾筒,例如,如圖3所示,牽引滾筒可以通過軸承70安裝在機架40上。在裝卸輸送帶300時,通過牽引滾筒的轉動,輸送帶300被牽入或牽出,通過牽引滾筒上的限位槽30,連接於輸送帶300上的鋼絲繩始終落在限位槽30內,使得輸送帶300不跑偏,整個牽引作業省時又省力。
另外,本發明又提供一種牽引系統,如圖4所示,該牽引系統包括輸送機400、第一卷揚機(未示出)、第二卷揚機(未示出)、第一鋼絲繩50以及第二鋼絲繩60,第一鋼絲繩50第一端與第一卷揚機連接,第二鋼絲繩60的第一端與第二卷揚機連接,輸送機400上設置有輸送帶300,第一鋼絲繩50的第二端與第二鋼絲繩60的第二端分別連接在輸送帶300的兩端,其中,牽引系統還包括本發明提供的牽引滾筒裝置,第一鋼絲繩50或第二鋼絲繩60在牽引過程中經過牽引滾筒的限位槽30。
更優選地,牽引滾筒為兩個,即,如圖4所示,在機架40的豎直方向上依次設置第一牽引滾筒100和第二牽引滾筒200,第一牽引滾筒100和第二牽引滾筒200上均設置有限位槽。在牽引過程中,第一鋼絲繩50落在第一牽引滾筒100的限位槽,第二鋼絲繩60落在第二牽引滾筒200的限位槽,使得輸送帶300的兩端均由鋼絲繩對中限位,與設置一個牽引滾筒相比,防止跑偏的效果更佳。
在設置有兩個牽引滾筒的基礎上,以下將說明輸送帶的牽出過程。
當需要從輸送機400拆卸輸送帶300時,首先在頭部滾筒410或尾部滾筒420處剪斷輸送帶,之後將兩個鋼絲繩,即第一鋼絲繩50和第二鋼絲繩60分別連接在輸送帶300的切開的兩端的中心處,第一鋼絲繩50的另一端捲曲在第一卷揚機上,第二鋼絲繩60的另一端捲曲在第二卷揚機上,此時啟動第一卷揚機和第二卷揚機,第一卷揚機進行收繩作業,第二卷揚機進行放線作業,此時輸送帶300會隨著第一鋼絲繩50的收線運動而移動,直至輸送帶300在輸送機上經過頭部滾筒410、託輥430、尾部滾筒420而被遷出輸送機400。當然,也可以是第一卷揚機進行放繩作業,第二卷揚機進行收繩作業,則此時輸送帶300會隨著第二鋼絲繩60的收線運動而移動。在上述牽引過程中,初始狀態下,第一鋼絲繩50和第二鋼絲繩60分別位於第一牽引滾筒100的限位槽內和第二牽引滾筒200的限位槽內,當牽出過程繼續直至連接有第一鋼絲繩50側的輸送帶300被牽出至第一牽引滾筒100處時,由於第二鋼絲繩60還位於第二牽引滾筒200的限位槽內,因此輸送帶300不會跑偏。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