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曲波的《林海雪原》讀後感

2023-09-24 04:09:05 8

  《林海雪原》主要描述小分隊的戰士如何進入深山老林,戰勝自然,與殘匪作鬥爭,奇襲奶頭山的故事。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林海雪原的讀後感吧。

  《林海雪原》讀後感篇1:

  土匪,這個詞在許多小說中都出現過,它代表的人物有好有壞。《林海雪原》中描寫的土匪與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被逼上梁山的好漢們不同,這裡的土匪是一些無惡不作的惡霸。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為我們講述了這些土匪犯下的惡行和欠下的一筆筆血債,看得我氣憤填膺:同樣是中國人,他們怎麼能這麼殘忍的對待自己的同胞呢!一定要讓他們為此付出代價!

  共產黨發現了這群土匪,決定出發前去「剿匪」。可最後派出的卻僅僅是一支幾十人的小分隊,面對號稱二三百人的匪軍,僅僅靠一支小分隊,夠嗎?看到後面,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打仗靠的是計謀,而不是蠻幹。幾十人的小分隊,靠著自己的機智勇敢和為黨獻身的精神打敗了匪軍。

  生活也是這樣,有時面對強大的敵人,光靠蠻幹是不行的,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機智和堅定的意志。

  《林海雪原》讀後感篇2:

  「『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這是《林海雪原》全書的第一句話,也是我懷念戰友赤誠的一顆心。」這是曲曉波在作品前給讀者的話中的第一句話。這一句話我覺得在表現曲曉波對戰友赤誠的一顆心的同時也體現了我對林海雪原戰士們的一顆崇敬的心。

  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英雄的精神卻常在心中,崇拜英雄的一顆心依然在熱烈的跳動著,這部作品是一部力量之作,是一部激動人心的作品。記得上小學時就常聽人講《林海雪原》的故事,那時的我認字有限,「鴿」與「雞」都分不清,還鬧了不少小笑話,但我還是借了一本《林海雪原》,靠查字典讀完了全書,書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情節,雖然不能詮釋,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隨我成長。

  如今,懷著激情,再次讀《林海雪原》,望著「林海雪原」四個字,感覺這仿佛是由鮮紅的熱血所凝成,在封面上的皚皚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鮮豔,更加火紅。在那上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個親切和藹的解放軍戰士,為著自己的理想,更為了祖國——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在深山老林中奮鬥的身影。他們的笑容與靈魂,生死與鮮血,愛與恨和深山老林皚皚白雪融為一體,脈搏永遠與鬱鬱蔥蔥的老林跳動。戰士們的赤子之心已被那片深愛的土地和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見證,更為今天的人們詮釋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理想」深意!

  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槍彈雨林,嚇不退他們,因為戰士們的心中只有一把火,一個信念,這就是真正地解放人民,理想信念支持著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後的勝利。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執著地追求,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地步,也甘願拼死一搏,或許他們認為:面對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就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絕頂》中的肖頓河,都為著自己心愛的理想而前進,雖然他們最終都失敗了,雖然只是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幾行輕輕的痕跡,但在我們的眼中,他們在精神上確實高大的偉岸的。

  我認為,那些恥笑他們對生命無謂浪費的人,必定是一個懦夫,即使表面不是,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大概也是脆弱的。因為只有懦夫,才會恥笑勇者,他們永遠不明白傾儘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覺,既沒有這種氣魄,也沒有這種理想。

  鄧小平曾說過:「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個沒有理想的人,會對自己應走何路,前途是什麼感到茫然,像只在迷途中徘徊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若沒有理想,萊特兄弟不會發明飛機,圓了人類飛向藍天的夢;若沒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養殖出雜交水稻,解決中國人多糧少的難題;若沒有理想,又哪來中國幾千年的悠遠文化;若沒有理想,中國不會在一次次失敗中站起,奪回自己的領土……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時為了它,歷經幾多滄桑幾多歲月。

  讀《林海雪原》經常會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文中的人物,如邵劍波、楊子榮等,張口閉口不離集體,可謂已經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為—體,風裡來,雪裡去,是記憶拼搏下的一點一滴。「集體」這個詞,更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意境已將不可計數的心融為一體,有著強烈的集體思維的人,頭可斷,血可流,此志不可改,永遠把集體利益擺在第—位,這是全書的一個重要特性。凡參加過「大合唱」的人都深有體會,在合唱時你應當出聲,但也可以不出聲,而怕的是人人都像你一樣不出聲或發怪聲。毛澤東同志寫的《為人民服務》,其中詳盡地闡述了有關與集體的一些思想,其實,不僅僅是當時需要宣傳集體思想,如今,依然需要用它作為強大的動力,促進我國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快步發展。唯有將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發揮全國這個大集體的力量,人人為之努力,為建設現代化強國而共同奮鬥,才是我國快速發展的途徑。

  《林海雪原》讀後感篇3:

  《智取威虎山》是膾炙人口的京劇之一。出自小說《林海雪原》近日忽然心中想起,情不自禁到圖書館借閱。

  曲波的一些作品《山呼海嘯》、《橋隆飈》小時候都看過,都是發人深省,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直到現在還對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的影片非常熱衷,百看不厭,可能是童年時代潛移默化的影響吧。

  兒時的啟蒙教育,大都是愛國主義教育、講傳統教育,每次聽了都感人肺腑。往往是先從小畫書中知曉內容大概,不久就風靡露天電影,或者是京劇等。我們每看一遍就熱血沸騰。

  兒時看的最多的是抗日戰爭的老電影、解放戰爭的老電影,雖然多數是黑白片,看一場也激動人心。八十年代初期,少年時代剿匪片及書籍的流行,我們望眼欲穿,是我們最崇拜的藝術形式。比較有名的有《林海雪原》、《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剿匪記》,電視興起時,為了看一集連續劇,早早做完作業。拿著板凳去大隊的大屋裡佔地方,看完了一集,興衝衝的盼望著下集,好幾天還沉浸在劇情裡。就是閒暇時,談論一番也眉飛色舞的。少年時代都是在精神生活缺乏的間隙尋找可憐的一星半點的歡樂中度過的。《智取威虎山》是老少爺們、孩子們在封閉的村落裡最盼望的東西,也是喜聞樂見的。

  景物的描寫細緻到極點,如「奇峰險惡猶如亂石穿天,林濤洶湧恰似巨海狂嘯。林密仰面不見天,草深俯首不見地。」許多俗語取自民間,如:「老爺嶺,老爺嶺,三千八百頃。小頂無人到,大頂沒鳥鳴。」民謠如此描述:"奶頭山,奶頭山,坐落西北天。山腰一個洞,洞裡住神仙,山頂有個泉,泉有九個眼。喝了泉裡水,變老把童還。」又如描寫九龍潭村的來歷,描寫的栩栩如生。「旱天澗無激流,潭中水平如鏡,呈天藍色,映出九龍山嶺的倒影,活象九條巨龍盤距深潭。夜間,滿天星鬥映入潭中,恰似潭底又有天空。"

  一部好書如一把晶瑩剔透的鑰匙,打開了我們眼前的智慧之門。那心中的英雄,那壯志凌雲的氣概深深感染了童年的我們。那一聲「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的威武雄壯的氣勢,如絲絲甘泉流淌在我們的記憶裡。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