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用主減速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0:11:45
專利名稱:客車用主減速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客車用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軸距較短的客車用主減速 機。
背景技術:
國內現有客車使用的主減速器多為由卡車用主減速器經簡單改制而成,存在噪聲 大、制動器問題多、重量重、可靠性差、維護不方便等不足。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安裝在橋 殼式後橋上的主減速器(授權公告號CN 201457053U),其包括殼體組件、與該殼體組件連 接的差速器總成、裝配有軸承的軸承座和裝配在該軸承座內的主動齒輪,差速器總成與軸 承座之間增設有增力裝置,且該增力裝置與差速器總成均安裝在所述殼體組件上,增力裝 置包括固定於所述軸承座內的角齒、與角齒嚙合的盆齒、與盆齒連接的中間軸和安裝在中 間軸上的增力組件;其中,增力組件包括裝配在中間軸上的低速主動齒輪、高速主動齒輪和 帶有同步齒環的同步齒輪;同步齒環上裝配有撥叉;中間軸與殼體組件用軸承連接;低速 主動齒輪和高速主動齒輪分別與差速器總成上的低速從動齒輪和高速從動齒輪嚙合,軸承 座通過螺栓固定於殼體組件的前端;軸承座上配裝的軸承為圓錐滾子軸承,中間軸為花鍵 軸,低速主動齒輪和高速主動齒輪內均配裝有鋼套。但是這種主減速器中主動齒輪的突緣 面至橋殼中為349mm左右,改尺寸會直接影響傳動軸的長度,並且運行時無法保證傳動的 動力線角度和長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客車用主減速機,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主減速 器中主動齒輪的突緣面至橋殼中為349mm左右,改尺寸會直接影響傳動軸的長度,並且運 行時無法保證傳動的動力線角度和長度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實用新型的客車用主減速機,包括主減速器殼,主減速器殼內部通過軸承機構 連接有主動齒輪,主動齒輪外端設有鎖止螺母,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動齒輪由錐形本體與 軸體組成,主動齒輪的錐形本體嚙合傳動有被動齒輪,被動齒輪內部傳動連接有差速器總 成,差速器總成的兩端各連接有一個調整螺母,差速器總成設在左殼與右殼內,其中主動齒 輪的外端設有突緣,突緣外端面與差速器總成中心點即橋殼中心的間距Ll為310 315mm。 本實用新型的後懸設計比較短,直接壓縮了傳動軸尺寸,這樣使得軸距較短,可以保證傳動 的動力線角度和長度。主動齒輪的錐形本體嚙合在被動齒輪的錐面上,通過主動齒輪軸體 的傳動,主動齒輪轉動後,可以帶動嚙合的被動齒輪轉動,從而使得整個主減速器運轉起 來。作為優選,所述的軸承機構包括有固定在主減速器殼內部的軸承座,軸承座與主 動齒輪的軸體之間設有內軸承與外軸承。主動齒輪的軸體可以形成階梯型,這就可以安裝 不同直徑的內軸承、外軸承。[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 主動齒輪的錐形本體大端面與差速器總成中心點的間距L2為 185 190mm。因此,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軸距,後懸設計比較短,直接壓縮了傳動軸尺寸,能夠 保證傳動的動力線角度和長度,結構簡單、合理。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主減速器殼1、主動齒輪2、鎖止螺母3、被動齒輪4、差速 器總成5、調整螺母6、左殼7、右殼8、突緣9、軸承座10、內軸承11、外軸承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本例的客車用主減速機,如圖1,有一個主減速器殼1,主減速器殼內部固 定有軸承座10,軸承座內裝有內軸承11與外軸承12。內軸承11、外軸承12中安裝有主動 齒輪2,主動齒輪2由錐形本體與軸體組成,主動齒輪外端設有鎖止螺母3、突緣9。主動齒 輪的錐形本體嚙合傳動有被動齒輪4,被動齒輪內部傳動連接有差速器總成5,差速器總成 的兩端各連接有一個調整螺母6,差速器總成設在左殼7與右殼8內,其中突緣9外端面與 差速器總成5中心點的間距Ll為310mm,主動齒輪的錐形本體大端面與差速器總成中心點 的間距L2為187mm。使用時,將主動齒輪2、被動齒輪4裝入主減速器,將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嚙合在 一起。主動齒輪轉動後即可帶動被動齒輪轉動,從而使得整個主減速器運轉起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並不局限於 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 型的專利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一種客車用主減速機,包括主減速器殼(1),主減速器殼內部通過軸承機構連接有主動齒輪(2),主動齒輪外端設有鎖止螺母(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動齒輪(2)由錐形本體與軸體組成,主動齒輪的錐形本體嚙合傳動有被動齒輪(4),被動齒輪內部傳動連接有差速器總成(5),差速器總成的兩端各連接有一個調整螺母(6),差速器總成設在左殼(7)與右殼(8)內,其中主動齒輪(2)的外端設有突緣(9),突緣外端面與差速器總成(5)中心點的間距L1為310~315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用主減速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軸承機構包括有固定在 主減速器殼(1)內部的軸承座(10),軸承座與主動齒輪(2)的軸體之間設有內軸承(11)與 外軸承(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車用主減速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動齒輪(2)的錐 形本體大端面與差速器總成(5)中心點的間距L2為185 19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客車用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軸距較短的客車用主減速機。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主減速器中主動齒輪的突緣面至橋殼中為349mm左右,改尺寸會直接影響傳動軸的長度,並且運行時無法保證傳動的動力線角度和長度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主減速器殼,主減速器殼內部通過軸承機構連接有主動齒輪,主動齒輪外端設有鎖止螺母,主動齒輪由錐形本體與軸體組成,主動齒輪的錐形本體嚙合傳動有被動齒輪,被動齒輪內部傳動連接有差速器總成,差速器總成的兩端各連接有一個調整螺母,差速器總成設在左殼與右殼內,其中主動齒輪的外端設有突緣,突緣外端面與差速器總成中心點的間距L1為310~315mm。
文檔編號F16H57/00GK201739457SQ201020222769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1日
發明者吳永, 沈向前 申請人:浙江雙臣車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