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內後視鏡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5:44: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後視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內後視鏡。
背景技術:
時至今日,隨著車內的電子裝置越來越多,如行車導航、行車記錄儀、等,令相對狹小的駕駛室設置有各式各樣顯示屏,不僅令中控臺顯得擁擠,而且顯示屏的設置也增加了裝置的成本,還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造成安全隱患。人們駕車時較常觀望的位置便是後視鏡,其處於視覺的斜前方,能以最少的眼球轉幅度看到,又不影響駕駛者對前方路方的觀察,故該位置很適合放置行車導航以及倒車視像。
目前,行車記錄儀的市場可以說是令人眼花繚亂,價格從兩三百到兩千多,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帶行車記錄儀的自動防眩內後視鏡也不再稀奇,但是其功能依舊單一,在以上基礎上同時擁有倒車影像、指南針、胎壓報警顯示、倒車雷達顯示功能的卻沒有發現。
現有技術中公開號為CN104786946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固定在汽車內後視鏡上的行車記錄儀,位於汽車內後視鏡上方,行車記錄儀顯示器部分位於汽車內後視鏡正面,行車記錄儀攝像頭部分位於汽車內後視鏡背面,其特徵在於,行車記錄儀顯示器外殼頂部內設有卡槽與行車記錄儀攝像頭外殼頂部設有的方形柱連接,形成凹槽,產生夾力,將行車記錄儀夾在汽車內後視鏡上方固定,其中行車記錄儀顯示器外殼和行車記錄儀攝像頭外殼設有凹槽,適用於汽車內後視鏡支架位置在頂部和背面的。其採用單獨安裝的方式,集成度低佔用空間大。
現有技術中公開號為CN104691421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自動防眩光低曲率車內後視鏡,具有:具有低曲率直角藍光鏡面、設置在低曲率直角藍光鏡面後方的電致變色層和控制所述電致變色層顏色改變的感光控制單元;所述的感光控制單元檢測是否有強光照射,當檢測到有強光照射時,控制所述的電致變色層加深顏色,防止司機被後方車輛的強光造成暫時失明。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防眩光低曲率車內後視鏡,將傳統的後視鏡替換為藍光低曲率後視鏡,增加了自動防眩光功能,同時在後視鏡下方設置了相應的導航等電子設備,有效的利用了車內最佳的視覺空間,十分便於大範圍的推廣和使用。其僅僅將內後視鏡改裝為防眩模式,並未集成其它功能。
由於車內條件所限,在綜合設計各種功能的時候,連同防眩目鏡片控制在內,往往難以找到一個統一的功能控制界面或位置。迄今,將倒車、指南針、防眩目鏡片控制與汽車內後視鏡聯繫起來的技術設計還未有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多功能內後視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內後視鏡,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內的電路板、防眩目鏡片、用於封閉殼體的邊框以及設置在邊框上的按鍵,所述殼體外側設置有前置攝像頭,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主控制模塊,與所述主控制模塊相連的電源管理模塊、視頻處理模塊、RF接收模塊、防眩目控制模塊、前光傳感器、後光傳感器、高度溫度大氣壓力傳感器、三軸磁傳感器、三軸加速度傳感器。
優選的是,所述防眩目控制模塊,包括前光傳感器,後光傳感器,防眩目控制驅動部以及防眩目鏡片。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防眩目鏡片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上導電層,下導電層,液晶層,所述下玻璃基板上鍍有反射膜。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防眩目鏡片的鏡片反射率為7%-55%;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防眩目鏡片的鏡片平面度為<0.05mm;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防眩目鏡片的鏡片失真率為≤2%;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防眩目鏡片的鏡片反射率變化響應時間為:55%到20%小於9秒;15%到50%小於9秒;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防眩目鏡片為4級灰度智能防眩目鏡片;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視頻處理模塊包括視頻解碼部,圖像疊加部,LCD驅動部以及LCD顯示器。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LCD顯示器亮度大於1500cd/m2;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LCD顯示器可視區域尺寸為77.40mmx46.44mm;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LCD顯示器輸入電壓為3.3V,最大工作電流為650mA;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高度溫度大氣壓力傳感器的高度測量精度為+/-0.5m;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高度溫度大氣壓力傳感器的大氣壓力測量精度為+/-0.05kPa;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高度溫度大氣壓力傳感器的溫度測量精度為+/-1℃;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RF接受模塊的靜態接受率為幀87%,包100%;動態接受率為幀91%,包99.8%。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還進一步包括藍牙免提模塊,所述藍牙免提模塊包括與主控制模塊連接的藍牙基帶模塊,回波消除電路,音頻驅動電路、麥克風放大單元以及麥克風。
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還進一步包括WIFI功能模塊,所述WIFI功能模塊包括設置在電路板上,與主控制模塊相連的通信模塊,SIM卡插槽,WIFI發射接收模塊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內後視鏡,在保證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自動防眩目,倒車影像,行車記錄儀,指南針,WIFI,360度全景影像,胎壓監測,高度測量,大氣壓力測量,溫度測量,坡度測量,藍牙免提,倒車雷達顯示等多種功能,適合廣泛用於各種車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內後視鏡的系統一優選實施例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案。
實施例1
參考附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內後視鏡,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內的電路板、防眩目鏡片、用於封閉殼體的邊框以及設置在邊框上的按鍵。所述外殼可以採用輕質金屬,如鋁合金等,或塑料材質,如ABS等。所述殼體的形狀可以根據車內的設計風格進行變化。所述殼體外側設置有用於行車記錄儀的前置攝像頭。
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主控制模塊,所述主控制模塊為MCU單元晶片,所述MCU單元晶片採用菲利浦公司型號為P89LPC93X或Freescale的單晶片集成電路構成,還包括與所述主控制模塊相連的電源管理模塊、視頻處理模塊、RF接收模塊、防眩目控制模塊、前光傳感器、後光傳感器、高度溫度大氣壓力傳感器、三軸磁傳感器、三軸加速度傳感器。
所述電源管理模塊連接12V車載電源,為多功能內後視鏡各個部件,電路板,晶片提供電力。
所述視頻處理模塊包括視頻解碼部,圖像疊加部,LCD驅動部以及LCD顯示器。當主控制模塊接受到倒車檔位信號RSV時,主控制模塊控制設置在汽車尾部的倒車影像攝像頭開始工作,輸出倒車影像視頻信號至視頻解碼部,視頻解碼部接收到倒車影像視頻信號後,對視頻信號進行解碼後,傳輸至圖像疊加部做進一步圖像疊加處理,之後傳輸到LCD驅動部,驅動LCD顯示器顯示倒車影像,實現倒車影像功能。倒車信號有效後,系統切換至倒車影像顯示的時間小於1秒。所述LCD顯示器設置在防眩目鏡片一側的電路板上,其位置可以設置在電路板的兩側端部,也可以設置在電路板的中間位置,所述LCD顯示器可視區域尺寸為77.40mmx46.44mm,小於防眩目鏡片的尺寸。為了獲得良好的倒車影像視覺體驗,所述LCD顯示器的亮度應大於1500cd/m2。所述LCD顯示器輸入電壓為3.3V,最大工作電流為650mA。同時,上述視頻解碼部還用來處理前置攝像頭拍攝的行車記錄儀的視頻信號,當開啟行車記錄儀功能時,主控制模塊輸出信號給前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開始工作,並輸出行車記錄視頻信號給視頻解碼部,視頻解碼部將視頻信號解碼後輸出到圖象疊加部做進一步圖像疊加處理,之後傳輸到LCD驅動部,驅動LCD顯示器顯示前置攝像頭拍攝的行車記錄儀畫面,實現行車記錄儀監控功能。
所述RF接收模塊用於接受設置在車輛輪胎上的胎壓檢測系統發出的信號,從而實現胎壓檢測功能。所述RF接收模塊的靜態接受率為幀87%,包100%;動態接受率為幀91%,包99.8%。與其配套的胎壓檢測系統能夠實現在輪胎欠壓、過壓、快速漏氣,過溫時的報警功能,以及胎壓檢測裝置電池電量過低時的報警功能。
所述防眩目控制模塊,包括前光傳感器,後光傳感器,防眩目控制驅動部以及防眩目鏡片。前光傳感器設置在電路板朝向車前方的一側,後光傳感器設置在電路板朝向車後方的一側。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前光傳感器的透光孔,從而保證前光傳感器能夠接收到光線,防眩目鏡片上設置有後光傳感器的透光孔,從而保證後光傳感器能夠接收到光線。所述防眩目鏡片為4級灰度智能防眩目鏡片,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上導電層,下導電層,液晶層,所述下玻璃基板上鍍有反射膜。前光傳感器和後光傳感器與主控制模塊相連,並傳輸光強信號,當燈光照射在後視鏡上,如果後方燈光的亮度大於前方燈光的亮度,主控制器將輸出一個信號到防眩目控制驅動部,控制輸出到防眩目鏡片的導電層上的電壓,從而改變鏡片液晶層的透光率,電壓越高,液晶層的透光率越低,此時即使再強的照射光照到後視鏡上,經視鏡反射到駕駛員眼睛上則顯示暗光,不會耀眼,從而實現自動防眩目的功能。所述防眩目鏡片的鏡片反射率為7%-55%,鏡片平面度為<0.05mm,鏡片失真率為≤2%,鏡片反射率變化響應時間為:55%到20%小於9秒;15%到50%小於9秒。
高度溫度大氣壓力傳感器採用Freescale公司MPL3115傳感器或BOSCH公司BPM180傳感器,上述高度溫度大氣壓力傳感器能夠在本地處理高度,溫度,壓力數據,並通過通用結構與控制器晶片連接,功耗更少,處理速度和數據傳輸速度更快。所述高度溫度大氣壓力傳感器的高度測量精度為+/-0.5m;大氣壓力測量精度為+/-0.05kPa;溫度測量精度為+/-1℃。
所述三軸磁傳感器採用KMZ52磁阻晶片,內部集成放大器,自動消磁驅動器、偏差校準,結合傾角補償,可以使指南針的精度達到1°。而所述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動態和靜態加速度,通過相應算法計算車輛的傾角,並對三軸磁傳感器進行角度補償,提高其精度。所述三軸磁傳感器和所述三軸加速度傳感器配合使用,可以實現指南針以及坡度測量的功能。當開啟指南針功能時,主控制模塊接收三軸磁傳感器和三軸加速度傳感器輸出的信號,經處理後顯示在LCD上,可正確顯示東、南、西、北和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的中文和英文標識。
實施例2
所述多功能內後視鏡還進一步包括藍牙免提模塊,所述藍牙免提模塊包括與主控制模塊連接的藍牙基帶模塊,回波消除電路,音頻驅動電路、麥克風放大單元以及麥克風。所述藍牙基帶模塊,用於接收藍牙鍵盤信號、無線射頻傳輸和輸出來電號碼;麥克風放大單元用於對麥克風信號的差分放大和去除幹擾處理;回波消除電路用於消除揚聲器聲音回授的聲學處理;音頻驅動電路與車內的音響相連,用於將藍牙通信的音頻通過車內音響播放出來。藍牙基帶模塊接收藍牙鍵盤信號,將處理藍牙基帶信號後得到的來電號碼輸出至主控制模塊,並將通話的語音信號經回波消除電路和音頻驅動電路接至車內音響接口;主控制模塊採集並處理藍牙按鍵信號RXD、麥克風的聲音信號Mic+,Mic-和來自藍牙基帶模塊的來電號碼信號TXD並發出控制指令至藍牙基帶模塊、回聲消除電路和音頻驅動電路,以及將來電號碼信號輸出至LCD。所述藍牙基帶模塊採用英國SCR公司型號為BC04的單晶片集成電路構成。
在汽車點火開關置於ON後,通過多功能內後視鏡啟動藍牙基帶模塊進行藍牙配對、藍牙連接。在有電話時可以在內後視鏡實現來電顯示、接聽和掛斷,採集並處理來自內後視鏡上的麥克風的聲音信號,採集並處理內後視鏡上的藍牙按鍵信息,發出控制指令,通過音頻驅動電路播放通話對方的語音及來電鈴聲,並通過藍牙控制按鍵控制通話對方的音量。同時,內後視鏡將顯示來電號碼等功能。
實施例3
所述多功能內後視鏡還進一步包括WIFI功能模塊,所述WIFI功能模塊包括設置在電路板上,與主控制模塊相連的通信模塊,SIM卡插槽,WIFI發射接收模塊。所述通信模塊用以實現通SIM卡與運營商的網絡連接,傳輸數據。所述SIM卡插槽用開連接SIM卡,實現網絡連接。所述WIFI發射接收模塊,將運營商的網絡信號轉化為無線網絡信號,並接收車內設備返回的數據信號,實現無線網絡數據傳輸。當SIM卡插槽插入SIM卡,主控制模塊控制通信模塊通過SIM卡的運營商3G或4G網絡進行拔號連網,實現數據傳輸、上網等功能,並通過WIFI發射接收模塊按標準無線IEEE802.11標準建立熱點,與讓車內所有電子設備共享無線網絡。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內後視鏡,在保證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自動防眩目,倒車影像,行車記錄儀,指南針,WIFI,360度全景影像,胎壓監測,高度測量,大氣壓力測量,溫度測量,坡度測量,藍牙免提,倒車雷達顯示等多種功能,適合廣泛用於各種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