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書籍《把一切獻給黨》讀後感
2023-09-24 05:38:35 1
《把一切獻給黨》是吳運鐸一生的真實經歷。他的生命源於礦山,也就註定了他在機械方面的天才。戰亂的時代給了他覺悟的意識,也為他發揮才能創造了條件。下面是關於紅色書籍《把一切獻給黨》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把一切獻給黨》讀後感1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湧現過無數的英雄,但我最敬佩的還是為了建立新中國而奉獻一生的革命前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最愛讀的書,它給了我深深的啟示。書中向我們介紹了許多愛國志士為祖國、為人民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要向書中的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忠誠愛國、敬業奉獻、公平正義、誠實守信等高尚純潔的品質。其中一位先烈的故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頗有感觸。
他叫吳運鐸,是我黨著名的兵器專家,兵工事業的開拓者。他不曾在戰場上持槍殺敵,但在研製軍事武器的過程中卻三次身負重傷。不僅雙手殘廢,而且失去了左腿。經過20多次手術,身上還有幾十處彈片沒有取出來,每次手術都如同死亡般痛苦。但為了建立新中國,為了不讓全國人民再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祖國大地早日擁有和平,他沒有退縮、沒有倒下,他堅信嶄新的時代必將到來!
抗日戰爭期間,吳運鐸在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帶領同志們日夜不息地工作著,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線。為了修復炮彈,吳運鐸失去了四個指頭,左腿膝蓋被炸開,左眼水晶體被炸破,幾近失明;為了檢查啞火炮彈,他左手腕被炸斷,右腿膝蓋以下被炮彈炸劈一半,腳趾也被炸掉一半……身體的傷殘並沒有打垮吳運鐸,卻更加堅定了他把一生獻給黨的信念。這是一種多麼頑強的精神啊。他還說過這樣一句話:「把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一切,交給祖國、交給人民、交給黨!」
是的,不管在多麼惡劣多麼可怕的環境中,我們都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畏懼任何危險和艱難,在逆境中勇往直前,才能獲得成功,實現人生的價值。同時,我們還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為祖國為人民貢獻力量。我們雖不能像吳運鐸那樣偉大,但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竭盡全力創造美好未來,我們的生命定會無比精彩。
《把一切獻給黨》讀後感2
昨天是七·一——黨的生日,我覺得應當讀一本好書,算是自己給自己上一次黨課(因為身體不好,只是每年去繳納兩次黨費,五年沒有聽黨課了),以不忘自己的黨性。
讀什麼呢?對,我們既然曾經在黨旗下宣誓「把一切獻給黨」,那麼我就來讀讀報告文學《把一切獻給黨》吧!把一切獻給黨,不管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都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的誓言!這是我們建國後的一本革命回憶錄,也是被稱做「中國的保爾」的吳運鐸同志的自傳,是曾經在五、六十年代非常受廣大青年喜歡的一本書,只是這三、四十年來,很少有人提起了,讀的人似乎也不多了。我不知道現在我提起讀此書,會不會有人嘲笑我落伍,但是書中的主人公吳運鐸,真是讓我永遠難忘一位英雄!無論別人如何評價,我還是非常敬佩他的!
《把一切獻給黨》是吳運鐸一生的真實經歷。吳運鐸出生在窮苦的工人家庭。在苦難的童年裡,就已留下了革命的血的記憶。小時候不可能上學學習,只能揀煤渣,有時跑到礦山上看機器,還時不時地向工人問上兩句。由於家裡貧窮,十四歲就下煤窯做苦工,煤塵、瓦斯、地下水幾次要吞噬他的生命。北伐戰爭後國民黨叛變革命,工人武裝被鎮壓,失學的吳運鐸當工人的夢想也破滅了,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擔,挑煤、撿炭渣,但沒能養活家人。我在小學6年級的語文課本上學習過的《我的童年》一課,就是從這本書裡節選的。後來。他一家人逃難到了湖北,仍在礦上,卻是暗無天日的學徒生涯,當工人卻沒有機會和條件學習與機器相關的知識,一切只能靠自己一點一滴地積累。戰亂的時代給了他覺悟的意識,也為他得到鍛鍊、發揮才能創造了條件。
但是,書中更多的是講述了他在革命隊伍中的鍛鍊成長。抗日戰爭的爆發給了吳運鐸一個全新的生活理想。工人們覺醒了,吳運鐸更進一步認清了受壓迫的原因,明白了革命是惟一的出路。吳運鐸毅然參加了革命,一九三八年,他投奔了新四軍,儘管這支隊伍非常困難,不僅缺衣少食,而且缺少武器,但是他決心永遠跟著黨。從此,為了消滅敵人,他開始了與槍炮製造緊密相連的一生。這是一個戰士的成長史,也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思想發展史,「把一切獻給黨」是一個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共產黨員的心聲。吳運鐸的一生與我軍、我國的槍炮製造史一起走過,當他被派到修械所當工人以後,他和戰友白手起家,靠著師父傳授的本領,他學會了修槍,又經過不斷實踐、探索,終於造出了自己的步槍、平射炮等很多武器。他在革命隊伍裡,為了製造武器不顧一切地苦打死拼,負傷流血,再所不惜。他三次負傷,左眼、四根手指和腿被炸壞,但他依然在病床上研究新武器。他原來是個文盲,後來卻成了掌握現代科學的軍工專家!讀到這裡,我怎麼能不被他的頑強刻苦所感動呢?
我讀完了這本書,感受到了吳運鐸同志的堅強和勇敢!他刻苦頑強的精神,實在令我感動!從他身上,我懂得了什麼叫把一切獻給黨?這不是一句空話,它是有具體和實在內容的!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依然要堅持「把一切獻給黨」這個偉大的信念,我們每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都是黨的兒子,是黨哺育了我們,是黨培養和造就了我們,我們所取得的每一個勝利,每一次前進,都離不開黨的關懷、培養和支持、鼓勵。所以我一定要抱定了為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而奮鬥的目標。
作為一個已經退休的黨員,我今天已經做不了什麼大事情了,我只是平凡地度過自己的每一天。但是,我也沒有必要因為健康不好長籲短嘆地無比悲觀,學學千千萬萬共產黨員的堅強精神吧!就讓吳運鐸身殘志不殘的精神陪伴自己度過餘生歲月吧!
《把一切獻給黨》讀後感3
讀了《把一切獻給黨》,我為吳運鐸的這種堅強意志而感動,為他的遭遇而感到心酸。他的精神我,我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吳運鐸在戰場上殺敵、曾經三次身負重傷,留下了傷口百餘處,左眼失去、左手、右腿致殘,經過二十多處的手術,身上仍有幾十片彈片沒取出。這就是所謂的奇蹟,這就是信念的支撐。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組建工廠,為抗日前提供支彈藥。不幸的事發生了,導火裝置受到碰撞,引起爆炸,吳運鐸的手指被炸掉四個,他終於出院了,又堅持著投入到槍榴彈的試驗中,他堅持著「一個人知道為什麼冒險,他就會投入到這項冒險的工作中去,後退一點,心裡都會覺得不好受。現在,我們的民族正在火中燃燒,我們要在火中鍛鍊我們的意志。為民族赴湯蹈火,得到永生。」這是一個重大的試驗,是一次更危險的試驗,槍榴彈發爆炸,將吳運鐸左膝蓋炸了一個碗口大的血口,膝蓋骨被掀開,他再一次住進了醫院。1953年,他寫了一篇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以感人至深的事跡實踐了自己的誓言:「把我們的力量、智慧、生命、我們的一切,都交給祖國、人民、黨!」
我從中體會到了吳運鐸的堅強和勇敢!他刻苦頑強的精神,實在令我感動!從他身上,我懂得了什麼叫「把一切獻給黨」,它是有具體和實在內容的!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依然要堅持「把一切獻給黨」這個偉大的信念,每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都是黨的兒女,是黨的哺育和培養造就了他們,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勝利,每一個前進,都離不開黨的關懷、培養和支持、鼓勵。
我們現在的小學生,過著幸福的生活。很多小朋友怕吃苦,沒有目標,什麼都怕學,將來能為祖國做什麼貢獻。作為一名小學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習革命者和建設者們的崇高精神,並以他們為榜樣和動力,努力學習,回報家長、老師和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