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斑點圖案扎染織物的製備方法
2023-09-23 23:08:15 2
專利名稱:多彩斑點圖案扎染織物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彩斑點圖案扎染織物的製備方法。
斑點圖案扎染紡織物是一種日本傳統紡織物。已經知道日文中斑點圖案為「咖諾闊」,其命名是由淺黃色鹿的斑點圖案而來。為了滿足當代消費者的需要,對斑點圖案扎染紡織已經進行了不同的改進和變化。其中,由於多彩扎染斑點圖案能提供欣賞顏色變化的愉悅,它們現在引起了極大關注。
典型方法中,這樣的一個多彩扎染斑點圖案要經過如下製備過程用蘭花提取液在織物上做大量的扎點,在織物的預定扎點上印製合適染色的印花色底,扎結織物扎點部分,把織物浸入染液一段時間進行染地色,解開扎結、去除扎線和整理織物如熨平。通常扎結紮點的工序用扎結模版,印製彩色色底的工序用彩色模版。
對於這些多彩扎染斑點圖案,有提高單位面積(37.9×37.9cm2)上扎點(染地色後未被染色的點)數量和色彩種類的要求。
我們試圖對具有30個扎點和3種顏色的色底的多彩扎染斑點圖案進行製造。扎染中常用典型的絲綢織物和棉花紡織物在同蘭花提取液和印製彩色色底的染液接觸時有縮水的傾向。於是做扎點和印製彩色色底時縮水必定要發生。因此織物和模版的對準十分困難。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多彩斑點圖案織物的製備方法,該方法能確保扎點和要印製的彩色色底的對準簡易和準確,使清晰的多彩扎染斑點圖案的形成成為可能。
為了使縮水織物上的模版與扎點分布或先前印染的色底的分布對花準確,我們償試通過拖拉或其它方法把縮水織物展平。但該償試無效。十分意外的是,我們發現通過在平板工作平臺上展鋪原始織物和用膠粘劑把織物緊緊地固定在工作檯上,對準問題可以被解決。在近幾百年的扎染史中、膠粘和固定織物展平的概念從來沒出現過。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彩斑點圖案扎染織物的製備方法,該斑點圖案單位面積上有大量的扎點。第一工序為固定工序,其中把一片織物在平板工作平臺上銷展並用膠粘劑把織物緊緊地固定在工作檯上。
在列印扎點工序中,把扎結模版放在織物上。該扎結模版上分布著大量以預定圖樣形式存在的孔眼,蘭花提取液塗覆到模版和待印刷的織物中以在待印製的織物上做大量的扎點。工序結束時移走扎結模版。
在印製色底圖案工序中,把第一種顏色模版放在織物上,該顏色模版具有大量和預定扎點相吻合的開孔,將第一種顏色染液塗覆到該模版和待印製的織物上、以在預定扎點處印製織物最終形成第一種顏色色底。在較佳的具體方案中,把第二種顏色模版放在織物上,第二種顏色模版具有大量與分別各個預定扎點相吻合的開孔,塗覆第二種顏色染液,以在待印織物的分隔的預定扎點處印製形成第二種顏色色底。
在扎結工序中,織物和工作檯分離,扎點處的部分織物被用扎線扎結。
在浸染工序中,帶有扎結部分的織物浸入染液中對織物進行染地色。
在較佳的具體方案中,斑點圖案單位面積(37.9×37.9cm2)上至少有30,特別的至少有40個扎點,絲綢網最好用作染色模版。
以上所述和本發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徵,通過閱讀如下描述並結合下面附圖將會更容易理解。
圖1是扎結模版的平面圖。
圖2是一張具有大量用圖1所示扎結模版印製出扎點織物的平面圖。
圖3是第一種顏色模版的平面圖。
圖4是一張具有用圖3所示第一種顏色模版印製的染色色底的織物的平面圖。
圖5是第二種顏色模版的平面圖。
圖6是一張具有用圖5所示第二種顏色模版印刷的另一種顏色色底的織物的平面圖。
根據本發明將對多彩斑駁織物製備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方案進行描述。在下述的有插圖的具體方案中,採用一段寬為37.9cm的絲綢紡織物,每單位面積(37.9×37.9cm2)含有30個扎點的斑點圖案被印製染成。這裡所用的織物不僅僅指絲綢,還包括多種類型的天然纖維織物,如棉花織物和化學或人造纖維織物。織物固定工序首先,把一片織物在工作平臺上展平,並用膠粘劑把其緊緊地固定在工作檯上。這裡所用的膠粘劑為典型的傳統織物膠粘劑。只要在以後工序中不會引起問題的任何膠粘劑都可以被應用。膠粘劑的作用是用來防止當織物和染液接觸時織物產生收縮。膠粘劑的固著確保織物在工作檯上平展一直到織物剝離平臺為至。做扎點工序這裡所用的扎結模版有30個染色點,也就是說,如圖1所示在單位面積37.9×37.9cm2上紙模版10上有30個按網格排列的孔眼12。每個孔眼的直徑為1.2mm。扎結模版10放在工作檯上的織物1上並和其對準。蘭花提取液塗覆到用於印製的模版中,因此在織物1上印製出了大量網格狀排列的扎點2。應該注意到蘭花提取液是一種常用水溶性染液,這就意味著本工序結束時曾經印製的扎點將消失。斑點圖案形成工序這裡提供一張紙模版代表第一種顏色斑點圖案,也就是如圖3所示的第一種顏色模版。這裡還提供另一張紙模版代表第二種顏色斑點圖案,也就是如圖5所示的第二種顏色模版。如圖3所示的第一種顏色模版上有用於形成第一種顏色斑點圖案的開孔22。如圖5所示的第二種顏色模版30上有用於形成第二種顏色斑點圖案的開孔32。由於在附有插圖的具體方案中各個斑點圖案都有圓點,所以開孔22和32為圓形。開孔22的排列(如圖3所示)和預定網格狀排列的扎點2相對應,而如圖5所示開孔32的排列和各自預定網格狀排列的扎點2相對應。
在斑點圖案形成工序中,第一種顏色模版20放在印有扎點2的織物1上,並和其對準。把第一種顏色的染液塗覆到用於印製的第一種顏色模版20中。於是如圖4所示第一種顏色的圓形色底3印製在織物1上,並和預定扎點2相一致。
下一步,第二種顏色模版30放在印有第一級染色色底3的織物1上,並和其對準。把第二種顏色的染液塗覆到用於印製的第二種顏色模版30中。於是如圖6所示第二種顏色的圓形色底4印製在織物1上,並和各個預定扎點2相一致。
可以使用各種顏色對以上所述斑點圖案形成工序進行重複。斑點圖案形成後,把織物剝離工作檯。
可以理解,應用絲綢屏形成這樣的斑點圖案也是可以完成的。扎結工序所有扎點2(用蘭花提取液印製)處的織物部分被用線緊緊的扎結。這裡所用的扎線為常用的縫紉棉線。如因特殊目的,則適宜的化學纖維線也可以被採用。染地色工序如上所述織物經過扎結後,把其浸入有合適溫度的適宜染色濃度的染液中,進行一段預定時間染地色。由於染地色工序可以按先前工藝中相同的方法進行,就不再進一步描述。整理工序扎染織物全乾後,解開扎線結、去除扎線。用水蒸氣展平織物邊緣部分,再將織物完全熨湯展平,此過程結束。
當扎點處扎結部分與未染點、含彩色色底的預定扎點相對應時,經過染地色的多彩斑點圖案扎染織物的整理完畢。仔細觀察該扎染織物,其具有精美滿意的斑點圖案,其中所有的染色色底和預定未染扎點相嚴格對準(和染色部分相吻合)上述步驟可以重複,除非是在單位面積上扎點數量變化到40,50,60和70的範圍內。在所有的實驗中,均能獲得精美滿意的斑點圖案,其中所有的染色色底和預定未染扎點嚴格對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製備多彩斑點圖案扎染織物的方法,該斑點圖案單位面積上有大量的扎點,該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工作平臺上把一片織物展平,並用膠粘劑把其緊緊地固定在工作檯上;在織物上放置扎結模版,該模板上分布著大量以預定圖樣形式存在的孔眼,再將蘭花提取液塗覆到模版和待印製的織物上以在織物上印製大量相對應的扎點;在織物上放置染色模版,該染色模版具有大量與預定扎點相對應的開孔,並塗覆第一種顏色的染液,以在待印製的織物上的預定扎點處形成第一種顏色色底;把織物從工作檯上剝離,並用扎線在扎點處扎結部分織物,把帶有扎結部分的織物浸入染液中對織物進行染地色。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如下工序把第二種顏色模版放在織物上,該第二種顏色模版具有大量與各個預定扎點相對應的開孔,再塗覆第二種顏色染液,在待印織物的各個預定扎點處印製織物,形成第二種顏色色底。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斑點圖案單位面積37.9×37.9cm2上至少有30個扎點。
4.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斑點圖案單位面積37.9×37.9cm2上至少有40個扎點。
5.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染色模版包括絲綢網。
全文摘要
一種對多彩斑點圖案扎染織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在工作平臺上展平一片織物,並用膠粘劑把織物緊緊地固定在工作檯上。把扎結模版(10)放在織物(1)上,該扎結模版上有孔眼(12),在織物(1)上用蘭花提取液印製扎點(2)。把染色模版(2)放在織物上,該染色模版上有和預定扎點相吻合的開孔(22),再塗覆第一種顏色染液,在待印製的織物上的預定扎點處印製形成第一種顏色的色底(3)。把織物從工作檯上剝離,並用扎線在扎點處扎結部分織物。把帶有扎結部分的織物浸入染液中對織物進行染地色。把織物膠結固定在工作檯上確保了扎結和染色模版同織物的對準。
文檔編號D06B11/00GK1170063SQ9710996
公開日1998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1997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5日
發明者竹田浩己 申請人:株式會社竹田嘉兵衛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