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23 20:57:55 3
一種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其包括平臺、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所述平臺用於承載所述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所述雷達接收天線安裝於所述平臺上,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安裝於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方,所述雷達發射天線安裝於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上方。所述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共軸安裝。本實用新型由於雷達與光電布置在同一軸上,集成在一個平臺上,相對減小了系統體積,降低了製造成本,增加了機動性能,有效解決了雷達與光電設備承載在不同平臺上機動性差,製造成本高的不足。
【專利說明】一種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可用於低空飛行器探測監視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低空飛行器探測監視領域,通常採用雷達搜索目標後將目標分配給光電監視設備跟蹤監視,雷達搜索與光電跟蹤相結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決單探測源對低空小目標探測時的瞬間遮蔽問題,實現單源探測瞬間遮蔽時的目標信息互補。
[0003]關於雷達與光電一體化結構,現有的技術有以下兩種形式。
[0004]一種是雷達與光電設備承載在不同平臺上,物理位置分開,雷達搜索、光電跟蹤的形式。其特點是物理位置上相對獨立,可以在探測區域上互不幹擾,達到更高的探測精度,提高數據關聯的精度,進一步提高了多源監視數據的融合精度,但是位置分離帶來的問題是雷達天線單元和光電探測單元各使用一個承載平臺,體積較大、系統重量大,製造成本高,機動性能差。
[0005]一種是同平臺不同軸形式,雷達和光電設備集成在同一轉臺上,雷達位於光電設備後部獨立旋轉,光電設備的方位伺服靠旋轉平臺的旋轉來實現,光電設備具備獨立俯仰伺服機構。其特點是提高了多源監視數據的融合精度,將兩個平臺集成為一個,相對減少了系統體積。但是由於轉臺旋轉的特點,雷達天線在自身自轉的同時還伴隨主轉臺的旋轉進行公轉,因此雷達方位在軟體設計和數據處理上相對複雜。同時由於雷達和光電兩個探測設備集成在一個轉臺上,相對增大了轉臺體積。即同平臺不同軸結構的特點是系統可靠性高,機動性相對較好,但是軟體算法相對複雜,轉臺體積偏大。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結構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一種同軸不同轉臺的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對上述兩種結構所存在的不足作進一步改進。
[0007]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雷達與光電探測裝置包括平臺、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所述平臺用於承載所述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
[0008]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技術特徵為:
[0009]所述雷達接收天線安裝於所述平臺上,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安裝於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方,所述雷達發射天線安裝於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上方。
[0010]所述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共軸安裝。
[0011]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通過運動機構安裝在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所述運動包括方位機構和俯仰機構,所述方位機構帶動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作圓周運動,所述俯仰機構帶動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作俯仰運動。
[0012]所述方位機構安裝於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所述俯仰機構安裝於所述方位機構,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所述俯仰機構上。
[0013]所述雷達發射天線為圓柱面天線。
[0014]所述雷達接收天線為圓柱面天線。
[0015]所述平臺設有艙體,該艙體用於存放電源和電纜。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0017]本實用新型由於雷達與光電布置在同一軸上,集成在一個平臺上,相對減小了系統體積,降低了製造成本,增加了機動性能,有效解決了雷達與光電設備承載在不同平臺上機動性差,製造成本高的不足。
[0018]本實用新型光電設備布置在低空監視雷達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間,對發射、接收實現了有效隔離,同時保證紅外監視設備探測單元全方位旋轉和有效的俯仰角度,這種一體化結構布置可降低監視設備數據融合複雜度,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同時軟體算法也得到簡化,有效解決了雷達與光電同平臺不同軸結構算法複雜、轉臺體積偏大的不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解釋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雷達與光電一體化結構的結構參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本實用新型的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具體是指本領域常用的可見光攝像機、紅外攝像機和雷射測距機等。
[0022]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的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包括平臺6,以及集成在系統平臺上的雷達天線和光電設備組成三大模塊構成,其中雷達天線單元分為雷達發射天線I和雷達接收天線5,光電設備由俯仰機構2,光電探測監視設備3,方位機構4組成。光電探測監視設備3可以依靠方位驅動機構實現方位伺服。光電探測監視設備3可以依靠俯仰驅動機構實現俯仰伺服。
[0023]本實用新型平臺6、雷達天線、光電設備三大模塊之間設有機械接口,方便系統的安裝、拆卸和維修。具體來講,雷達接收天線I和平臺6之間有機械接口,方位機構4下部和雷達接收天線5之間有機械接口,方位機構4安裝在雷達接收天線5上部,方位機構4也可以通過支撐裝置穿過中空的雷達接收天線5直接與平臺6連接。俯仰機構2和光電方位機構4之間有內部機械接口,俯仰機構2安裝在方位機構4之上,光電探測監視設備3安裝在光電俯仰機構2兩側。雷達發射天線I通過機械接口與光電設備連接,光電設備為中空結構,用來通過雷達發射線纜。
[0024]本實用新型的雷達天線為圓柱面天線,使用電掃描技術,可實現360°無死角監視,工作時保持靜止狀態,光電設備的方位伺服依靠自身的方位驅動機構來實現,俯仰驅動依靠自身的俯仰伺服機構來實現。
[0025]本實用新型的平臺用於和移動站或者固定站對接的接口。系統平臺6有外接機械接口,用來將整個探測系統安裝在移動站或固定站上。另外,平臺6可為中空結構,用來通過系統所有電源、信號線纜。[0026]本實用新型雷達與光電設備上下同軸布置,各自獨立工作。雷達天線單元由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組成,光電設備位於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之間,三者同軸布置。當目標飛行器進入雷達監視區域,雷達將搜索的目標位置分配給光電設備,光電設備調整俯仰方位對目標進行實時跟蹤監測。
【權利要求】
1.一種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平臺、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所述平臺用於承載所述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 所述雷達接收天線安裝於所述平臺上,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安裝於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方,所述雷達發射天線安裝於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上方; 所述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共軸安裝; 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通過運動機構安裝在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所述運動包括方位機構和俯仰機構,所述方位機構帶動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作圓周運動,所述俯仰機構帶動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作俯仰運動; 所述方位機構安裝於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所述俯仰機構安裝於所述方位機構,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所述俯仰機構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雷達發射天線為圓柱面天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雷達接收天線為圓柱面天線。
【文檔編號】G01S7/35GK203773051SQ201420049285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6日
【發明者】李世龍, 魏鋒昌 申請人: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