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家庭生活電視劇推薦排行榜(這裡有幾部電視劇推薦給你)
2023-10-28 12:14:09
最近,因為蔣勁夫的事件,「家暴」這一話題又被推上風口浪尖,尤其11月29日還有一堆明星站出來為他這個施暴者發聲,什麼「我站他」「一個巴掌拍不響」等等言論讓人目瞪口呆,我還以為家暴=傷害=犯罪=零容忍,已經是人人都知道並堅決反對的了。
看來,在這裡有必要來為大家分享幾部國內外關於家暴的電視劇了,讓大家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家暴帶來的身體與精神上的傷害,相信部部都能看得你很絕望,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種源自心底、本能生理性的恐懼與害怕。
一、《不要和陌生人說話》2001年/國劇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這部劇當時在全國播出時風靡一時,引起了社會性的廣泛探討,意義重大。
說起來,這部應該是中國第一部直觀反映家庭暴力的影視作品了吧,它將鏡頭瞄準了暴力家庭成員的心理和心態上的微妙變化,故事描寫了醫界名流安嘉和與美貌妻子梅湘南新婚之後,丈夫對妻子的言行難以信任,由此而逐漸轉化為束縛與家暴。
劇中,安嘉和在外是醫術高超、妙手仁心的醫生,備受眾人尊敬與愛戴;在家則由於生性敏感、多疑而對妻子梅湘南進行持續性、慣常性的暴力行為,並且一次比一次下手更重,看得人心都揪了起來,不忍心再看下去,以至於現在一提起家暴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安嘉和,從心底裡覺得害怕、戰慄,真的是童年陰影。
安嘉和暴力
最後,順便表白下,馮遠徵和梅婷演得真好。
二、《最後的朋友》2008年/日劇
最後的朋友
這部劇也是當年的一大神劇,獲得過第57屆日劇學院賞中六項大獎。
作為一部社會倫理類電視連續劇,仔細看你會發現,在這部劇中的5位主角,幾乎都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人,或是跨性別者,或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或是性愛恐懼症,或是衝動型障礙人格,或是都市恐怖症,這部劇直接將鏡頭對準了這些有心理問題的現代都市男女,意在向我們展示這些人既滿懷希望又各帶困惑的生存及精神狀態。
今天要重點說的是患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女主之一藍田美知留和患有衝動型障礙人格障礙的川宗佑,兩人本應是一對幸福的情侶,卻因為宗佑的多疑、敏感、誤會而經常性的對美知留大動拳腳,最後以美知留的出走、宗佑的自殺而告終,讓人唏噓不已。
美知留被打
其實,在這部劇中也反映了一個問題,通常家暴的人也伴有一定的精神問題。真實的數據是人格障礙佔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和衝動型人格障礙居多,動手很可能根本就沒有什麼原因可循。
三、《直美和加奈子》2016年/日劇
直美和加奈子
這部劇改編自奧田英朗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白領直美與同學加奈子合謀殺死加奈子的家暴丈夫,然後一起逃亡的故事。
作為家庭主婦的加奈子飽受丈夫達郎的暴力折磨,她曾對直美講述過一年前的第一次動手:一年前,從丈夫達郎老家寄了梨子過來,加奈子忘了放到冰箱裡梨子爛掉了,就因此達郎便硬逼她吃掉致使她嘴角受傷,然後達郎第二天便痛心懺悔:「我昨天一定是哪裡出毛病了,我不會再犯第二次了。」但之後加奈子還是會因各種各樣的小事被打。
加奈子被打
其中還有段話很酷——直美說:「有個大學以來的好朋友一直被丈夫家暴。」而對面的李朱美社長則直接說:「殺了他,那種男人沒有活著的價值,對女人動粗的男人都殺掉吧,為了保護自己的人生,謊言和計謀都算是正當防衛。」
雖然現實中這種做法不可取,但還是希望女人們在遭遇家庭暴力的時候,還是要勇於站出來,及時去醫院拿診斷書、報警報案,通過正當途徑保護自己,遠離家暴男。
四、《大小謊言》2017年/美劇
大小謊言
這部HBO出品的美劇,根據同名暢銷書改編,主要講述三個年輕母親看似完美的生活因捲入一宗謀殺案而被攪得天翻地覆的故事。該劇曾獲第7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四項大獎,以及第69屆艾美獎五項大獎,並已經正式獲得第二季續定。
其中主演之一妮可·基德曼飾演的塞萊斯特是一個美麗的家庭主婦,有一個比自己小的帥老公和一對雙胞胎兒子。她和丈夫註定要成為家長群中的王與後,但尊貴的身份往往都有代價,那便是她的丈夫患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只要瑟萊斯特有芝麻大的小事沒跟他商量,就惹來一頓暴揍,暴力之後是瘋狂的性愛、跪地道歉、鮮花禮物和一段暫短又甜蜜的夫妻生活,但當她身上的淤青褪去,新一輪的暴力又再次發生。
塞萊斯特被打
所以你看,所有的暴力都帶著事後的懺悔與保證,可是傷害不會就此停止,反而會變本加厲,一個完美的死循環,給受害者帶來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傷害不止,除了自救與他救別無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