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讀過書的男人怎麼談戀愛(兩個作家談戀愛)
2023-10-28 06:04:25 3
農曆七月初七,織女渡河,以鵲為橋。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有的愛情,填滿人生,有的愛情,製造遺憾,不同的時代和際遇,愛情的表現或許不同,但愛情的核心,永遠都是兩個熠熠發亮的個體,在交匯時互放的光芒。
在這個七夕,借海子的詩歌: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仿若連體的兩個人,不僅一起讀書寫作,還總在同時期出版新書,甚至籤售會也乾脆合在一起舉辦。
西閃寫書評和藝術評論居多,深入淺出,思想深刻。梁文道說,西閃在圈子裡的好學深思是出了名的,這次新書《普通讀者》,他也評價道,「這真是本典型的西閃文字,他博學、尖銳、直言;但看上去卻是安靜平穩。」
西門媚則主要寫小說和散文,文如其人,俏麗活波。在新書《心懷野念》裡,她談文學、藝術,也談愛情。在序言裡,她寫道,「內心強大才會有野念,正如強大的內心,才會收穫好的愛情。」
「還好,沒有見光死」
西門媚自小被換做「媚媚」,因為父母住在西門,她給自己取名「西門媚」。
西閃這個名字是西門媚幫他取的,門內的人曰「閃」,意為西門家的人,算是從名字上給他做了標記。
故事開始在1999年,那個時候網絡在中國剛剛開始普及,撥號上網還要伴隨著Modem「呲呲啦啦」的聲音。當時新浪有一個很大的論壇,叫做「讀書沙龍」,許多文藝青年都匯聚於此。西門媚就是在這個論壇上注意到西閃的。
西閃是論壇上最為活躍的人之一,西門媚回憶說,「他那個時候帖子發得比較多, 大多關於讀書。他也畫漫畫,在當時很引人矚目。」西門媚也算是他當時眾多迷妹之一。
當時常混跡在讀書沙龍的人大多是新聞媒體的人,他們從線上走到線下,也是源於兩人共同的媒體朋友,網友相見以後,西閃笑道,「還好,沒有見光死。」
那個時候,正逢西門媚去廣州一家雜誌做編輯,於是經常向西閃約稿,一來二去,除了論壇上的交流,兩人也通過QQ熟絡起來。兩個性格相仿、志趣投機的年輕人,從詩歌小說到世界大事,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很自然就從網友變成了好友。
一年後,西門媚回到成都,兩人又一次從線上走到線下,長時間的聊天讓他們對彼此的愛好、趣味和習慣了如指掌,這次見面讓他們發現,他們對彼此的重要程度超過了他們的想像。
這個時候,廣州一家媒體想要成立新的雜誌,向西門媚伸出橄欖枝,想讓她去做讀書版的負責人。她一直是個飄蕩的人,在媒體工作十年,常常輾轉於北京、廣州和成都,從來沒想過要停下來。但是這一次,她拒絕了這份工作。
回憶起來,西門媚說,「其實,當時那份工作對為是很有吸引力的」,西閃在旁邊不無得意地接過話說,「只是,吸引力遠不如我」。
他們分別是對方的理想型,開朗、幽默、智慧,她喜歡的男性的優點,統統在西閃身上出現,「其他優點都是意外之喜,比如他還多才多藝,我以前都沒敢想那麼高的要求。」
西閃說自己的理想對象得聰明,「女生一定要聰明,太笨的女生長得再好看也不行,她不僅聰明,還長得好看,簡直完美。」
在一起一個月,兩個人迅速閃婚,他們倆本來對扯結婚證這件事是無所謂的,但因為父母的壓力,兩個人還是去了民政局。
領證結婚那天是立春,當天因為手續繁複,單位證明格式還不對,西門媚甚至對西閃說,「我們還是別辦這個東西了,大家不是一向愛講民間立場嗎?為相信民間的力量,到九眼橋辦一個民間結婚證吧。」九眼橋是成都辦假證的聚集地,西閃說,「那個民間一點也不徹底,辦出來的證件一點民間特色也沒有,還是算了吧。」
兩人這才又去更新了單位證明,領了正兒八經的結婚證。
被愛情和足球衝昏頭腦
西門夫婦住在成都玉林的一套複式套房,有一上一下兩間書房,上面那間刷成鵝黃,下面一間刷成淺綠。
他們一人一間,相互獨立,一是因為兩個人不同的寫作習慣,西門媚喜歡安靜,寫東西的時候害怕幹擾,西閃則是寫作時動靜很大的人,還要邊寫邊聽音樂,一邊寫維根斯坦,一邊聽著搖滾。
其次,兩個人對書的喜好不盡相同,西門媚偏愛文學類的,尤其是詩歌和小說,西閃則會涉獵更多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的內容,權衡之下,他們決定劃書房而治。
以前西閃佔領樓上,西門媚在樓下,後來西閃的書越來越多,已經完全放不下,因為樓下的空間更大,西門媚只好和他交換。她抱怨西閃的書太多,「說好分開放,但他總擠佔我的空間,我有時只有把我書架上不好的書清理掉,好讓他的書放進來。」
兩人沒少因為書太多裝不下而煩惱,西閃說自己還養成了扔書的習慣,如果一本書與他性情不和,志趣相左,他必會果斷丟掉;西門媚扔起書來更是痛快,有一次買到一本糊弄讀者的書,「她一怒,把那書就從窗戶扔出去了。」
雖然分開寫作,但兩人喜歡一起看球。西門媚原本是一個體育白痴,但西閃卻是一個足球狂熱愛好者,「他的記憶裡的事情,是用世界盃和歐洲杯來做座標的。比如,在哪屆世界盃之前,他去了某個城市,在哪屆歐洲杯結束,他換了新的工作。」
兩個無縫溝通的人,自然不能安心在對方痴迷的領域甘當白痴。於是,在西閃熱情的感召下,西門媚也跟著看球賽,一開始看不懂,西閃會講解給她聽,到後來,她也變成了球迷。
「2014年世界盃一開始,我和他終日陷在了球賽裡。那一屆,比賽時間多為下午,而他每天還要給報紙寫球評,於是我便扮演了最賢慧的愛人球迷。我在看球的空檔裡,要去買滷菜,煲湯,熬粥,好讓他多一點休息和奮筆疾書的時間。」
第二年,兩人又一起看歐洲杯,這次時間都在深夜,他們白天睡覺,晚上相擁在沙發上看球,過了一個月晨昏顛倒狂歡般的日子。
西門媚的女友說她,「女人喜歡足球,不外是意淫球星,或是討好男人」,西門媚不以為然,調侃自己就是被愛情和足球衝昏了頭腦,「看著他欣喜若狂,像孩子一樣,就不由自主地想,哪怕只是為了討好他,讓他高興,跟他一起熬到形銷骨立,也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
是美好愛情,也是偉大友誼
《黃金時代》是西門媚喜歡的小說,她說自己欣賞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因為他們的愛情開始於偉大的友誼。「這偉大的友誼是建立在自由、理解、溝通,肯為對方犧牲,這像一種沒有性別的兄弟義氣,但又因為有了性別的差異就演化得更為複雜動人。」
西門媚覺得,愛情要建立在精神上的高度溝通和認同上,如果信仰愛情,就該信仰這樣的愛情。「對我來說,這是婚姻最重要的基礎,沒有精神上的溝通,只是物質上的門當戶對,對我來說沒有意義。」
她和西閃,就是這樣理想的狀態。他們有相同的愛情觀和價值觀,對生活有同樣的追求,對於生命的探尋有一致的方向。因此,他們不僅有情感上的交流和碰撞,也對彼此有思想上的理解和認同。
在精神上,他們的交流絕對飽和,每天都會互相討論問題,「有時候從早討論到晚,可能是一則新聞,一首詩,或者一些創作上新的想法。」雖然兩個人讀書的門類不同,但讀到一本好書都會和對方分享,「我看到好書會給他說,他看了也會詳細給我講,然後我可能都不需要再看那本書了。」
他們彼此都是對方眼中閃閃發光的人,西閃喜歡西門媚身上的活力,「她充滿想像力和創造性,我卻總是很笨,她總是能激發我」;對西門媚來說,他一點也不笨,「他是很深沉的人,學習能力比我強,思考問題也比我深入,我經常會在他那裡偷學很多東西。」
西閃(左)和西門媚(右)畫作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在西門媚的小說《看不見的河流》裡,也描述過這樣的感情,「兩個人能做靈魂交流。這種愛是很稀罕的。愛對方,覺得是愛到了骨子裡,這個不是一個比喻,而是覺得,這是對對方的一種深刻理解和愛慕,一種在重要的認識觀念上完全相通的感覺,一種永遠以對方的成就為驕傲的感覺。」
結婚15年,隨著他們對彼此的認識的加深,理解和愛意也愈發深厚。
西門媚說,「我是水瓶座,害怕重複,最怕不新鮮」,但這麼多年平靜恬淡的日子,從來沒有讓她厭倦過,反而是日過日新。西閃總結說,「人難免會追新,如果只靠著最初的激情進入婚姻,總是很容易會磨滅,但如果兩個個體本身是日新月異的,都在成長,那怎麼也不會厭倦。」
在《思想光譜》都序言裡,西閃說,沒有西門媚的關愛,就沒有這本書;《普通讀者》的自序裡,他又說,西門媚是一切的原動力。
西閃覺得,因為有她在,他有了方向和定力,這條路才會一直走下去。
但西門媚不同意,她覺得這是西閃本該走的路,「我可能只是讓他的生活有了比較輕快的東西,但他的思考和研究,註定會讓他朝著這個方向走。」
尼採曾經寫過,「兩個人的渴求指向另一種新渴求,指向共同的更大的目標,即位於他們上空的理想。可是,誰熟悉這種愛情呢?誰經歷過這種愛情呢?它的正確名字叫友情。」
西閃和西門媚經歷著的,就是這種愛情和友誼。他們滿足了彼此對感情最理想的想像:雙方人格獨立,有自己的追求,不必一方去輔佐另一方,但兩個人又恰好走向同一個方向,志同道合,共同成長。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