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負荷不平衡自動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02:32:27

本發明涉及一種三相負荷不平衡自動調節裝置,應用於電網供配電系統無功補償和相間不平衡調節。
背景技術:
無功功率是電能傳輸和轉換過程中建立電磁場和提供電網穩定不可缺少的功率之一,但在傳輸過程產生很大的電壓降落,且電力系統三相損耗不一導致負荷不平衡,影響供電質量;隨著配電網的非線性、不對稱及衝擊性無功負荷迅速增多,無功功率損耗日益嚴重,現有技術的電容補償裝置只能補償無功功率,卻無法處理三相負載不平衡的問題;當前供電部門採用的方法是通過人工改線調相對負荷網絡進行功率調整,此方法費時費力,人工勞動強度高,易造成安全隱患而且補償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三相負荷不平衡自動調節裝置,能夠補償系統無功功率,抑制三相不平衡,提高線路輸電穩定性,維持受電端電壓,且無功功率補償損耗更小,補償更加穩定,接線簡單、運行維護工作量小。
本發明的三相負荷不平衡自動調節裝置,包括:
分布於各負荷終端的箱體,箱體內設置有控制模塊、補償模塊、顯示模塊、通訊模塊、散熱裝置;
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有安裝隔板以及安裝在安裝隔板上的斷路器、磁保持繼電器、微處理器;
所述補償模塊包括有補償模塊安裝支架、晶閘管投切電容、電抗器,以及集成在補償模塊內的補償電路;
所述補償模塊包括SVG靜止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與TSC晶閘管投切電容器;
所述補償電路為三相分補補償電路、三相共補補償電路之一與三相逆變電路相結合;
所述三相分補補償電路為電容器與相線「Y」型連接,三路進線分別設置一對反並聯晶閘管和電容器;
所述三相共補補償電路為電容器與相線「△」型連接,其中兩路進線設置有一對反並聯晶閘管和電容器;
所述三相逆變電路直流側設置有一個大電容,交流側設置有6對IGBT反並聯二極體,各相進線設置有上下橋臂,上下橋臂各設置一對IGBT反並聯二極體;
所述顯示模塊包括有液晶顯示屏;
所述通訊模塊包括有網絡接口;
本發明的三相負荷不平衡自動調節裝置採用SVG靜止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與TSC晶閘管投切電容器相結合的方法來補償無功功率,可實現三相中每相的獨立補償,解決三相負荷不平衡狀況,不但能進行無功功率補償、同時還平衡三相電流,到最優化的補償效果;一次投入解決兩大問題,能夠提高線路輸電穩定性,抑制三相不平衡,維持受電端電壓,延長變壓器壽命,有效的降低了系統線損,且接線簡單、運行維護工作量小,使無功就地平衡,從而提高配變利用率,降低網損,無需定期人工改線,大大降低電網運維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分布於負荷終端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相逆變電路拓撲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相分補補償電路;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相共補補償電路;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原理圖;
圖中:1、散熱裝置 2、網路接口 3、斷路器 4、磁保持繼電器
5、液晶顯示屏 6、微處理器 7、電抗器 8、電容器
9、箱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三相負荷不平衡自動調節裝置,包括:
分布於各負荷終端的箱體9,箱體9內設置有控制模塊、補償模塊、顯示模塊、通訊模塊、散熱裝置1;
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有安裝隔板以及安裝在安裝隔板上的斷路器3、磁保持繼電器4、微處理器6,各器件安裝位置合理,箱體側板設置有散熱裝置1,安裝隔板設置有安裝凸臺提供散熱空間,各元器件安裝布置結構緊湊;
所述補償模塊包括有補償模塊安裝隔板、晶閘管投切電容8、電抗器7,以及集成在補償模塊內的補償電路;
所述補償模塊包括SVG靜止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與TSC晶閘管投切電容器8,SVG靜止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TSC晶閘管投切電容器8與電抗器相結合抑制衝擊電流,SVG靜止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調節速度快,運行範圍寬,能夠平衡不對稱負荷,而TSC晶閘管投切電容器8不產生諧波,無功功率補償損耗更小,補償更加穩定;
所述補償電路為三相分補補償電路、三相共補補償電路之一與三相逆變電路相結合;
所述三相分補補償電路為電容器與相線「Y」型連接,三路進線分別設置一對反並聯晶閘管和電容器,能夠實現三相進線分相補償;
所述三相共補補償電路為電容器與相線「△」型連接,其中兩路進線設置有一對反並聯晶閘管和電容器,能夠實現三相進線同時補償;
所述三相逆變電路直流側設置有一個大電容,交流側設置有6對IGBT反並聯二極體,各相進線設置有上下橋臂,上下橋臂各設置一對IGBT反並聯二極體,IGBT模塊在同一橋臂成對運行能夠減少逆變時的耐受電壓,提高交流輸出與逆變系統運行可靠性;
所述顯示模塊包括有液晶顯示屏,用於顯示各相電流、電壓等實時參數;
所述通訊模塊包括有網絡接口,用於與電網控制中心通訊連接,便於控制中心遠程監控各負荷終端運行參數;
所述散熱裝置能夠散發箱體內部各元器件運行熱量,確保本發明的三相負荷不平衡自動調節裝置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