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對蝦土池精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7:57:09 1
一種對蝦土池精養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蝦土池精養系統,包括養殖池,所述養殖池內沿其長度方向設有不透水的隔膜,所述隔膜使養殖池形成水流環形循環流動的過水通道,所述隔膜底端與養殖池池底之間形成供對蝦通過的間隙,所述養殖池內設有若干表面粗糙的透水膜片。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水中設置隔膜,形成環形循環的水流通道,有效促進水體有序流動,減少池內死角;水體中懸掛的透水膜片,有利於提高養殖密度;透水膜片的粗糙表面吸附水中殘餌、糞便等懸浮物和藻類,從而避免底質積聚,有效控制藻類數量,維持水體透明度,降低養殖中後期藍藻暴發機率;膜上的有機質亦可為對蝦所攝食,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養殖成本。本實用新型可應用於對蝦的養殖。
【專利說明】一種對蝦土池精養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對蝦土池精養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大部分地區對蝦養殖池仍以土池為主,隨著養殖戶對養殖產量的不斷追求,以及安全生產意識的重視,以生態為前提的半精細和精細養殖日趨成熟。目前,對蝦土池精養仍存在以下問題:1、養殖池內缺少足夠的供對蝦棲附的場所,使得養殖密度難以提高,產量受限;2、養殖中後期水中存在的大量殘餌和糞便造成水體透明度降低,水體富營養化加劇,藍藻頻發;3、養殖底質沉積惡化嚴重。上述存在的問題都會使得養殖效益不佳,成功率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降低養殖成本,有助於提聞養殖成功率的對ife下土池精養系統。
[0004]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對蝦土池精養系統,包括養殖池,所述養殖池內沿其長度方向設有不透水的隔膜,所述隔膜將養殖池分成相互連通的前養殖區和後養殖區,並使養殖池形成水流在兩養殖區之間呈環形循環流動的過水通道,所述隔膜底端與養殖池池底之間形成供對蝦通過的間隙,所述前養殖區和/或後養殖區內沿養殖池的長度方向設置有若干浸沒在水內且表面粗糙的透水膜片。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各透水膜片成波浪狀排列,所述透水膜片的四周形成供對蝦和水流通過的空隙。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透水膜片為由聚乙烯網或纖維質布製成的
單層或多層結構。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養殖池底端的中部設有排汙口,所述排汙口的上方設有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位於養殖池的底部。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養殖池內設有增氧機,所述增氧機在透水膜片的進水側。
[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增氧機為水車式增氧機。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水中設置隔膜,形成類似「跑道」的環形循環的水流通道,有效促進水體有序流動,減少池內死角;水體中懸掛的透水膜片,增加對蝦棲附面積,有利於提高養殖密度,並可降低殘食機率;透水膜片的粗糙表面和循環的水體,使水中殘餌、糞便等懸浮物和藻類大部分吸附於膜片表面,從而避免底質積聚,從而有效控制藻類數量,維持水體透明度,降低養殖中後期藍藻暴發機率;透水膜片表面可形成生物膜以吸附和降解水體中懸浮有機碎屑和殘餌糞便,淨化水質,膜上的有機質亦可為對蝦所攝食,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養殖成本。【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不,一種對奸土池精養系統,包括養殖池I。本實施例中,養殖池I為方形圓角土池,面積2畝,其長是寬的2-4倍,在本實施例中長寬比3:1,池深1.8米,具有進水口 10和在池底中央的排汙口 6。當然,養殖池I也可以為形狀規則的土池,如矩形的土池。
[0015]養殖池I內設有不透水的隔膜2,該隔膜2平行於養殖池I的長邊,位於養殖池的正中部,將養殖池I分成相互連通的前養殖區3和後養殖區4。隔膜2的兩端距離養殖池I的兩短邊均有5米,使得養殖池I的水流可以在兩養殖區之間呈環形的循環流動,形成一條類似「跑道」的環形過水通道,這樣,養殖池I內就基本不存在死角。該隔膜2用黑白格彩條布支撐,其頂端高出水面,底端高於池底0.2米,形成供對蝦通過的間隙。隔膜2固定於等距排布的垂直木樁11上,垂直木樁11的樁間距3米。
[0016]前養殖區3和後養殖區4內設置有若干表面粗糙的透水膜片5,透水膜片5沿養殖池I的長度方向設置且全部浸沒在水中。透水膜片5可以由單層或多層的聚乙烯網或纖維質布構成,每張透水膜片5設有若干個彎折處,使其形成波浪狀排列,使得對蝦可以獲得更多的棲附空間,亦可提高吸附效果。相鄰的透水膜片5相互分隔,使得每張透水膜片5四周形成供對蝦和水流通過的空隙。在本實施例中,透水膜片5為40目篩絹網,經對摺,四邊車線壓緊後等距懸掛於養殖池I內。前養殖區3和後養殖區4各有5張篩絹網,同一個養殖區的篩絹網間距I米。透水膜片5全部浸沒於水中,頂端距水面20cm,底端距池底20cm。
[0017]養殖池I的底部還設置有曝氣裝置,該曝氣裝置為盤徑I米的微孔曝氣盤7,略高於排汙口 6且在排汙口 6的正上方。曝氣盤7與送氣管9相連,該送氣管9連接至位於養殖池I外部的供氣裝置中。
[0018]養殖池I內還設有增氧機8,前養殖區3和後養殖區4各一臺。增氧機8為雙葉輪水車式,在透水膜片5的進水側固定,使得增氧後水流方向平行於透水膜片5。
[0019]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其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對蝦土池精養系統,包括養殖池(I),其特徵在於:所述養殖池(I)內沿其長度方向設有不透水的隔膜(2),所述隔膜⑵將養殖池⑴分成相互連通的前養殖區(3)和後養殖區(4),並使養殖池(I)形成水流在兩養殖區之間呈環形循環流動的過水通道,所述隔膜(2)底端與養殖池(I)池底之間形成供對蝦通過的間隙,所述前養殖區(3)和/或後養殖區(4)內沿養殖池(I)的長度方向設置有若干浸沒在水內的透水膜片(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蝦土池精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各透水膜片(5)成波浪狀排列,所述透水膜片(5)的四周形成供對蝦和水流通過的空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對蝦土池精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水膜片(5)為由聚乙烯網或纖維質布製成的單層或多層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蝦土池精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養殖池(I)底端的中部設有排汙口出),所述排汙口(6)的上方設有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位於養殖池(I)的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對蝦土池精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養殖池(I)內設有增氧機(8),所述增氧機(8)在透水膜片(5)的進水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對蝦土池精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增氧機(8)為水車式增氧機。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3457662SQ201320530273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明者】董宏標, 張家松, 李卓佳, 馮震華, 文國樑, 段亞飛, 張真真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