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節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5:54:04 1
一種節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節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統,包括紅外感應器,溫度傳感器,控制盒,電磁閥,熱水循環泵,扇葉狀通氣孔,散熱片,熱水管道,冷水管道,步進電機,燃煤爐。通過溫度設定與調節並對燃煤爐的燃燒進行控制,避免了過度供熱而造成的大量浪費,實現了人性化和舒適化。供暖系統成本低廉,操作簡單,滿足農村地區家用需求,達到了節約用煤、降低能耗、減少煙氣排放的目的。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能根據供暖需求調 節燃煤爐燃燒的供暖系統。 一種節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北方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家庭取暖措施為使用燃煤爐燃燒煤炭獲取熱量,盡 管目前使用的燃煤爐都比較先進,如使用方便,保溫性較好,但是其先進性只是針對爐子本 身,並沒有使爐子的燃燒情況與環境溫度和實際供暖需求相結合,不管室內有沒有人也不 管室內的溫度情況都進行統一供暖,結果造成了熱量的浪費並產生不必要的汙染。
【發明內容】
[0003] 為了克服現有燃煤爐供暖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節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 統,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將室溫控制在需要的溫度範圍內,而且能根據室內有無人情況開啟 設定溫度較低的保溫模式和開啟設定溫度較高的供暖模式。
[0004]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紅外感應器,溫度傳感器, 控制盒,電磁閥,熱水循環泵,扇葉狀通氣孔,散熱片,熱水管道,冷水管道,步進電機,燃煤 爐。其特徵在於:紅外感應器和溫度傳感器與控制盒電性相連,電磁閥、步進電機分別與控 制盒電性連接,電磁閥與熱水管道入口相連,散熱片安裝在熱水管道上,步進電機與扇葉狀 通氣孔機械連接並安裝在燃煤爐進風口處。
[000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進行溫度設定與調節並對燃煤爐的燃燒 進行智能控制,避免了過度供熱而造成的大量浪費。本實用新型成本低廉,操作簡單,滿足 農村地區家用需求,達到了節約用煤、降低能耗、減少煙氣排放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
[0007]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8] 圖1是一種節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統實施例的系統安裝圖。
[0009] 圖1中1紅外感應器,2溫度傳感器,3控制盒,4水用電磁閥,5熱水循環泵,6通風 口,7散熱片,8熱水輸送管道,9燃煤爐,10步進電機,11冷水回送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0011] 在圖1中,紅外感應器1、溫度傳感器2安裝於需要供暖的室內,熱電偶置於燃煤爐 9內部,步進電機10與扇葉開關連接,安裝於爐體的通風口 6處,熱水循環泵5安裝於熱水 輸送管道8的主管道處,水用電磁閥4安裝於散熱片7前端的熱水入口處。蜂鳴器和單片 機及其檢測與控制電路置於控制盒3內,控制盒上有溫度顯示屏和調溫按鍵,與上述各測 量端和控制端電性連接。
[0012] 當紅外感應器1檢測到室內有人時,產生高電平並將信號發送至控制盒3,控制盒 3啟動供暖模式(本實用新型的供暖模式設定值為16~20攝氏度,設定值可更改),控制盒3 向溫度傳感器2發出測溫請求,並顯示當前室溫,若溫度低於16攝氏度,控制盒3先向步進 電機發出控制信號,通風口 16打開,燃煤爐升溫,然後由燃煤爐9內的熱電偶檢測爐內溫 度,當爐溫升至800攝氏度後,由控制盒3發出控制信號開啟熱水循環泵5,熱水在熱水傳送 管道8內加速循環,流過散熱片7,使室溫迅速上升,當溫度傳感器2檢測室溫大於20攝氏 度室,控制盒3發出控制信號關閉熱水循環泵5、水用電磁閥4和通風口 6。
[0013] 當紅外感應器1檢測到室內沒人時,產生低電平並將信號發送至控制盒3,控制盒 3啟動保溫模式(本實用新型的保溫模式設定值為6~8攝氏度,設定值不可更改),溫度控制 過程與供暖模式相同。
[0014] 當按動控制盒3的調溫按鍵時,供暖模式設定值將改變,溫度調節過程與之前相 同。
[0015] 當燃煤爐9內的熱電偶檢測到爐溫低於550攝氏度時(500攝氏度為標準煤的著 火點),控制盒3控制蜂鳴器發出添煤提示。
【權利要求】
1. 一種節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統,包括紅外感應器、溫度傳感器、控制盒、電磁閥、熱水 循環泵、扇葉狀通氣孔、散熱片、熱水管道、冷水管道、步進電機、燃煤爐,其特徵在於:紅外 感應器和溫度傳感器與控制盒電性相連,電磁閥、步進電機分別與控制盒電性連接,電磁閥 與熱水管道入口相連,散熱片安裝在熱水管道上,步進電機與扇葉狀通氣孔機械連接並安 裝在燃煤爐進風口處。
【文檔編號】F24D15/00GK203907750SQ201420222836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4日
【發明者】羅小燕, 陳斌, 崔耀耀, 於孟 申請人:江西理工大學, 羅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