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轉軸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8:19:0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子產品的雙轉軸。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提供的雙轉軸,用於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等電子設備中,這樣的雙轉軸一般採用金屬與金屬之間緊配合,經常會發生打轉或晃動現象的缺陷,不能保證兩個轉軸所在部件在相對位置能固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轉軸,減少了打轉或者晃動的缺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轉軸,其包括:在兩個支軸7的右側分別壓入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0;
所述支軸7穿入外凸輪8,使外凸輪8的凸點與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凹槽嚙合;
所述支軸7上穿入彈簧16和大固定座3,推動大固定座3壓縮彈簧16,使大固定座3左壁的右側端面越過支軸7的定位槽,同時將E型卡簧13卡入所述定位槽內,在所述支軸7上穿入定位件11,使支軸7與大固定座3右壁的右側端面密合;
在兩個支軸7的左側依次穿入小固定座4和定位件11;
在兩個支軸7的兩端開槽內分別插入第一連接杆5和第二連接杆6;
上外殼1通過其兩端圓弧槽卡入所述支軸7,大固定座3的定位孔和小固定座4的定位孔內分別旋入第一螺絲14和第二螺絲15,鎖緊固定;
下外殼2通過其兩端圓弧槽卡入所述支軸7。
通過實施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避免了現有技術的金屬與金屬的結合導致的打轉或者晃動的缺陷,且成型、加工方 便,生產周期短,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轉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轉軸的下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雙轉軸,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在兩個支軸7的右側分別壓入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0,使其與支軸的臺階面密合,然後將所述支軸7穿入外凸輪8,使外凸輪8的凸點與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凹槽嚙合。再在所述支軸上穿入彈簧16和大固定座3,推動大固定座3壓縮彈簧16,使大固定座3左壁的右側端面越過支軸7的定位槽,同時將E型卡簧13卡入所述定位槽內,在所述支軸7上穿入定位件11,使支軸7與大固定座右壁的右側端面密合;
在兩個支軸的左側依次穿入小固定座4和定位件11,使各零件壓緊密合;
在兩個支軸的兩端開槽內分別插入第一連接杆5和第二連接杆6,然後對孔穿入鉚釘12,通過所述鉚釘分別固定所述第一連接杆和第二連接杆。
上外殼1通過其兩端圓弧槽卡入所述支軸7,大固定座3的定位孔和小固定座4的定位孔內分別旋入第一螺絲14和第二螺絲15,鎖緊固定。
下外殼2通過其兩端圓弧槽卡入所述支軸7,然後從所述下外殼2的左右兩端定位孔內旋入螺絲,將該下外殼鎖緊固定在所述支軸上。
旋轉第一連接杆5與第二連接杆6時,第一齒輪9第二齒輪10通過支軸7的聯接分別與第一連接杆和第二連接杆保持同步轉動。
旋轉過程中,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0的凸點從外凸輪8的凹槽裡滑出的時候,會推動彈簧16產生壓縮。
當第一連接杆和第二連接杆旋轉90度時,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0的 凸點已從外凸輪8的凹槽內完全滑出,到達凹槽頂點位置。繼續旋轉時,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0的凸點再次滑入外凸輪凹槽,產生嚙合效果。此時彈簧16釋放彈力,第一連接杆和第二連接杆就會自動旋轉轉。
旋轉到180度時,第一齒輪9第二齒輪10的側面的止擋凸點相碰撞,此時旋轉停止。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雙轉軸進行了詳細介紹,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