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石的破碎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7:02:54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石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石的破碎系統。
背景技術:
碳酸鈣的加工原料主要是石灰石和大理石,這些礦石原料加工時首先需要進行破碎處理。現有技術中,針對礦石的破碎處理,一般可在破碎機的入料口前端布置一傾斜布置的入料坡道,入料坡道的低端與破碎機的入料口銜接布置,這樣將來料轉運至入料坡道的高端,礦石原料就會在入料坡道上自動滾動至落入破碎機中進行破碎處理即可。
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是:由於破碎機需要設置開口狀的入料口以供礦石落入破碎機中進行破碎處理,這樣使得破碎機內經破碎後產生的粉塵也會自入料口排出,如此不僅汙染工作環境,給清理工作帶來困難,而且也會影響現場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另外,對於破碎機破碎後的粉體來說,如果在破碎機的出料口下方直接布置開放式的輸送帶接收並輸送落料時,破碎機的出料口處也是粉塵含量大,同樣對工作環境造成汙染。因此,提高礦石加工的工作環境質量,保證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這是企業不容忽視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清潔度高的礦石的破碎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礦石的破碎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破碎機,破碎機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破碎機的入料口和出料口處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抽氣口,第一、第二抽氣口分別通過管道與抽氣源相連通。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在破碎機的入料口和出料口處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抽氣口,這樣可以將入料口和出料口處粉塵含量大的氣體抽走,進而避免了破碎機內的粉塵氣體外流至工作的空氣環境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起來可以有效保證工作環境的清潔度,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得以保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破碎機的A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礦石的破碎系統,如圖1-2所示,其包括破碎機10,破碎機10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置有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破碎機10的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處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抽氣口13、14,第一、第二抽氣口13、14分別通過管道與抽氣源相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破碎機10的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處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抽氣口13、14,這樣可以將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處粉塵含量大的氣體抽走,進而避免了破碎機10內的粉塵氣體外流至工作的空氣環境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且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環境質量。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如圖1-2所示,破碎機10的入料口11的開口方向位於水平方向上,破碎機10的入料口11處設置有對來料進行緩衝的緩衝單元。通過緩衝單元的布置,這樣可以對礦石落入破碎機10內的速度進行緩衝,從而延長破碎機10的使用壽命。
具體的方案為,如圖1和2所示,所述破碎系統包括傾斜布置的入料坡道20,入料坡道20的低端與破碎機10的入料口11對應布置,所述緩衝單元是由密布在入料口11處的鏈條30構成,鏈條30的上端固定在入料口11的上口邊,鏈條12的下端重吊式懸置在入料口11的下口邊。由於各鏈條30是分體式密布在入料口11處,因此實際使用時只是來料所在處的鏈條30才會受到來料的推動而發生晃動並讓出進料通道,而其它部分未有來料的鏈條30則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而始終保持重吊式封閉入料口11的相應部分的作用,如此還可以有效避免破碎機10內的粉塵氣體自入料口11排出工作環境中。採用鏈條30布置結構簡單,且使用效果好。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所述破碎系統包括旋風收集器40和布袋除塵器50,破碎機10的第一、第二抽氣口13、14分別通過管道連通旋風收集器40的進氣通口41,布袋除塵器50的進氣口51和排氣口52分別連接旋風收集器40的出氣通口42和風機60的抽風口。優選的,如圖1所示,破碎機10的出料口12下方設置有承接落料的輸送帶70,旋風收集器40底部的排料口43靠近輸送帶70的物料輸送面布置。這樣對於自第一、第二抽氣口13、14排出的粉塵氣體可以通過旋風收集器40和布袋除塵器50依次進行處理,旋風處理得到的粉體基本上都是破碎的礦石粉體,因此直接落至輸送帶70的物料輸送面上即可,而布袋除塵器50上的粉塵相對含量較少,因此可以隔一段時間再集中處理。另外,為保證礦石來料能夠順利、穩定地到達破碎機1-的入料口11處,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所述入料坡道20包括第一、第二坡道21、22,且第二坡道22的傾斜角度小於第一坡道21的傾斜角度,第二坡道22的高端與第一坡道21的低端銜接連接,第二坡道22的低端與破碎機10的入料口11對應布置。這樣實際使用時,可以確保礦石在坡度較大的第一坡道21上快速滾動下至坡度較小的第二坡道22上,然後在坡度較小的第二坡道22上滾動,且其速度相對放緩,直至到達破碎機10的入料口1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