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玻璃纖維生產模製件的方法
2023-10-20 10:24:07
專利名稱:利用玻璃纖維生產模製件的方法
一種利用玻璃纖維生產模製件的方法,涉及利用玻璃纖維以合成樹脂為粘結劑生產成形結構材料。
眾所周知,玻璃鋼門窗與傳統的鋼門窗、木門窗相比具有輕質、高強、耐久、絕緣、抗凍等特點,特別是耐腐性能更為突出。現有玻璃鋼生產,均是首先將玻璃纖維織成布,而後經一定的成型工藝製作而成,生產方式有整體模塑和型材拼裝。其缺點是成本較高,加工工藝複雜。
本發明根據現有玻璃鋼在生產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的方法,並且產品在性能上優於現有方法生產的玻璃鋼件。
本發明原料採用合成樹脂作粘結劑,認為酚醛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為較好,其它的樹酯當然也可以,以玻璃纖維為主料,將成束的玻璃纖維切成一定長度(與模具長度相當),在樹脂中浸漬,再把浸漬後的玻璃纖維絲束放入模具進行模塑、(可多次模塑)、加壓、震動、脫模、熟化,從而生產出各種玻璃鋼模件,模製件中玻璃纖維含量為65%-80%,最好為75%。
本發明省去了生產玻璃纖維布的工藝,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成束的玻璃纖維可利用廢玻璃直接生產,纖維長度可無限長,使用時可根據模具長度進行切割。關於合成樹脂的使用更為本行業專業人員所熟知。
根據發明人對產品所作力學強度試驗,其抗拉強度為3300Kg/cm2,抗彎強度1530kg/cm2,其性能比現有玻璃鋼製品要高。
附
圖1為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附圖2為生產窗框第一次模塑模具斷面示意圖;
附圖3為生產窗框第二次模塑模具斷面示意圖;
附圖4為浸漬示意圖;
現根據附圖1,2,3,4,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以生產聚脂空腹玻璃鋼窗窗架為例;原料採用191#聚脂樹脂,Φ15μm玻璃纖維一卷。
191#聚脂為液體樹脂其參數為①酸值(毫克koH/克) 32±4②粘度(25℃泊) 3.5±30%③膠凝時間(25℃分) 18.5±30%④固體含量(%) 64±3首先將成束的玻璃纖維切割成與模具同長的絲束,(絲束的長度並非嚴格與模具長度相等),以模具的體積計算纖維的加入量,本產品選用量75%,與此同時在191聚脂樹脂中加入2%固化劑(過氧化環己酮糊液及環烷酸鈷苯乙烯溶液),也可配入一定量顏料,把配製好的樹脂倒入浸漬槽(1)中,再將玻璃纖維絲束(2)放入浸漬槽,用壓塊(3)壓住纖維的不同位置;同時用壓棍(4)反覆滾壓,待絲束成半透明狀,即可入模(8)、模塑、同時加壓,壓力應小於1kg/cm2,再進行震動,震動為1000赫,內模(6)到位後,停壓、停震,回收模外壓出的樹脂,加溫50℃快速固化,1小時可出模,出模後在再進行二次模塑,在模具(9)底層,配入計算好的浸漬後的玻璃纖維(10),進行震動、加壓後,將模製件(7)倒放入模具(9)中(可根據模製件的形狀進行多次合模),將最終得到的模製件在80℃溫度熟化4小時,即可成為型材。
本生產工藝流程,如樹脂固化劑加入量以及有些樹脂還需加稀釋劑、壓力、震動的大小,並非為一固定值,可根據所選擇的樹脂種類、環境溫度、模製件的種類作相應的調整,以上這些對本專業技術人員很容易解決。
權利要求
1.利用玻璃纖維生產模製件的方法,由合成樹脂作粘結劑,以玻璃纖維為主料,其特徵在於將成束的玻璃纖維切割成一定長度(與模具長度相當),在樹脂中浸漬,再把浸漬後的玻璃纖維放入模具進行模塑(可多次合模),加壓、震動、脫模、熟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玻璃纖維生產模製件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模製件中玻璃纖維含量為65%-80%。
全文摘要
利用玻璃纖維生產模製件的方法,涉及利用玻璃纖維以合成樹脂為粘結劑生產成型結構材料。本發明生產玻璃鋼型材是將成束的玻璃纖維切割成一定長度(與模具長度相當),在樹脂中浸漬,再把浸漬後的玻璃纖維絲束放入模具中進行模塑、加壓、震動、脫模、熟化。纖維含量佔模製件的65~80%。本發明由於省去了生產玻璃纖維布的工藝,從而使成本相當低,並且生產工藝相當簡單。
文檔編號B29C43/20GK1066020SQ9110263
公開日1992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1991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1991年4月21日
發明者孔慶翔 申請人:孔慶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