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14:40:07 3
專利名稱:一種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廚房烹飪器具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壓力化產品(如壓力電飯 鍋)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為了確保消費者的安全使用,所述壓力電飯鍋上一般設 有安全洩壓裝置。現有的壓力電飯鍋的安全洩壓裝置一般在所述壓力電飯鍋的鍋蓋上設置排氣閥 和異壓閥,通過所述排氣閥和異壓閥的配合來實現洩壓。但是,當所述排氣閥和異壓閥被 食物或其它物質堵塞時,所述安全洩壓裝置將失效,此時若鍋內壓力持續升高,極易發生爆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壓力電飯鍋來克服上述缺陷。公開號CN 2783895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電壓力鍋,它在鍋體內 設有由鍋膽、鍋蓋、鍋蓋密封圈組成的密封腔,以及可對鍋膽加熱的電加熱器,所述鍋蓋上 裝有與密封腔連通的氣缸,氣缸內設有受氣壓作用運動的氣缸頂杆,所述氣缸頂杆上設有 與密封腔連通的洩壓通腔,洩壓通腔的下端入口設有洩壓堵塊,其上端出口固定有洩壓螺 母,洩壓螺母與洩壓堵塊之間的洩壓通腔內設有復位彈簧連接,所述洩壓螺母上還設有連 通洩壓通腔的排氣通道,鍋體上設有與排氣通道配合的排氣口,所述密封腔外的鍋體上還 設有可被氣缸頂杆控制而打開或關斷電加熱器的開關裝置。上述方案有一定的洩壓效果, 但遇到緊急情況時,其洩壓無法做到迅速有效,還是存在有不安全因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保證排氣閥和/或異壓閥被堵塞時快速、安全地 將鍋內的壓力釋放出去、避免爆鍋現象的發生、證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的能夠安全洩壓的 壓力電飯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設計出一種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包括鍋體、置 於鍋體上方覆蓋鍋體開口的鍋蓋和固定在鍋體後端的安全洩壓裝置,所述鍋蓋上設有可分 離的內蓋,內蓋的邊緣套裝有密封圈,所述的安全洩壓裝置包括帶有空腔的盒形支架和置 於空腔內的彈性元件、上轉軸、下轉軸和連接體,所述的連接體分別設置於盒形支架的空腔 內的兩側壁,上轉軸和下轉軸貫穿連接體,上轉軸穿過連接體並使所述鍋體和鍋蓋相鉸接, 彈性元件固定在盒形支架的空腔內並且左右兩端分別抵接下轉軸,當鍋內壓力超過設定壓 力時,所述鍋蓋可以帶動所述彈性元件克服自身彈力沿鍋蓋打開方向向上移動,進而使得 所述鍋體與所述密封圈之間產生縫隙。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的盒形支架由左壁、右壁、前壁和後壁圍成一個空腔, 在空腔的口沿處還設有與前壁和後壁連成一體的支承部。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的連接體設有上通孔和下通孔,上轉軸和下轉軸分別貫通穿過上通孔和下通孔。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的彈性元件呈門字形,門字形的中部為固定部,從固定 部的左右兩端分別彎折延伸成折彎端,該折彎端與下轉軸抵接。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盒形支架的前壁和後壁還分別貫通有加強 孔。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安全洩壓裝置還包括支架加強板,所述支 架加強板設有水平端,並相對水平端彎折延伸成左豎直端、右豎直端和前豎直端,其中前豎 直端和左豎直端、右豎直端、水平端形成相互垂直狀態,水平端固定在鍋體內,前豎直端固 定在盒形支架的後壁上,左豎直端和右豎直端分別貫穿盒形支架的加強孔。作為上述方案的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盒形支架在左壁和右壁上各開設有上軸 槽和下軸槽,所述的上轉軸和下轉軸分別貫通盒形支架的上軸槽和下軸槽並可上下自由移 動。作為上述方案的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鍋體上設有位移開關,該位移開關包括 支架端和活動長臂,支架端固定在鍋體上,活動長臂與下轉軸相抵接本發明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在鍋蓋上設有安全互鎖結構,所述的安全互鎖 結構包括帶凸臺的壓杆、彈性體、帶有凹臺的壓蓋和推桿,在壓杆和內蓋之間設有彈性體, 帶有凹臺的壓蓋將壓杆和彈性體固定在內蓋上,推桿的一端穿過鍋蓋與壓杆抵接,另一端 可分離的與鍋蓋內的連杆扣合。所述的內蓋上設有浮子閥和彈性體,浮子閥的中心設有穿透一端的中心孔和穿透 側壁的側孔,中心孔和側孔相互貫通,另一端穿過內蓋和彈性體配合。本發明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通過固定在鍋體後端的安全洩壓裝置卸壓。該 安全洩壓裝置的上轉軸穿過連接體並使所述鍋體和鍋蓋相鉸接,彈性元件固定在盒形支架 的空腔內並且左右兩端分別抵接下轉軸,從而使壓力可帶動所述鍋蓋克服所述彈性元件的 彈力沿鍋蓋打開方向向上移動,進而使得所述鍋體與所述密封圈之間產生縫隙以實現安全 洩壓。本發明能夠保證排氣閥和/或異壓閥被堵塞時快速、安全地將鍋內的壓力釋放出去, 避免爆鍋現象的發生,保證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圖1是本發明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的剖示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的安全洩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安全洩壓裝置的盒形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的安全洩壓裝置彈性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中的安全洩壓裝置的連接體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2中的支架加強板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的盒形支架改進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
4原理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圖2、圖8所示,一種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的實施例,它包括鍋體1、 置於鍋體上方覆蓋鍋體開口的鍋蓋2和固定在鍋體後端的安全洩壓裝置3,所述鍋蓋2上 設有可分離的內蓋5,內蓋5的邊緣套裝有密封圈221,所述的安全洩壓裝置3包括帶有空 腔的盒形支架30和置於空腔內的彈性元件31、上轉軸32、下轉軸33和連接體34,所述的 連接體34分別設置於盒形支架30的空腔內的兩側壁,上轉軸32和下轉軸33貫穿連接體 34,上轉軸32穿過連接體34並使所述鍋體1和鍋蓋2相鉸接,彈性元件31固定在盒形支 架30的空腔內並且左右兩端分別抵接下轉軸33,當鍋內壓力超過設定壓力時,所述鍋蓋2 可以帶動所述彈性元件31克服自身彈力沿鍋蓋打開方向向上移動,進而使得所述鍋體1與 所述密封圈221之間產生縫隙。如圖3所示,所述的盒形支架30由左壁301、右壁302、前壁303和後壁304圍成 一個空腔,在空腔的上方還設有支承部305。所述的盒形支架30的前壁303和後壁304還 分別貫通有加強孔306。其中,前壁和後壁為長向,左壁和右壁為寬向。如圖4所示,所述的連接體34設有上通孔340和下通孔341,上轉軸32和下轉軸 33分別貫通穿過上通孔340和下通孔341。如圖5所示,所述的彈性元件31呈門字形,門字形的中部為固定部311,從固定部 311的左右兩端分別彎折延伸成折彎端310,該折彎端310與下轉軸33抵接。如圖6所示,所述的安全洩壓裝置3還包括支架加強板35,所述支架加強板35設 有水平端350,並相對水平端350彎折延伸成左豎直端351、右豎直端352和前豎直端353, 其中前豎直端353和左豎直端351、右豎直端352、水平端350形成相互垂直狀態,水平端 350固定在鍋體1內,前豎直端353固定在盒形支架30的後壁304上,左豎直端351和右豎 直端352分別貫穿盒形支架30的加強孔306。如圖7所示,所述的盒形支架30是在圖3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在左壁301和右 壁302上各開設有上軸槽307和下軸槽308,所述的上轉軸32和下轉軸33分別貫通盒形支 架的上軸槽307和下軸槽308並可上下自由移動。如圖8所示,所述的鍋體1上設有位移開關10,該位移開關10包括支架端101和 活動長臂102,支架端101固定在鍋體1上,活動長臂102與下轉軸33相抵接如圖1、圖8所示,在鍋蓋2上設有安全互鎖結構4,所述的安全互鎖結構4包括帶 凸臺的壓杆40、彈性體41、帶有凹臺的壓蓋42和推桿45,在壓杆40和內蓋5之間設有彈性 體41,帶有凹臺的壓蓋42將壓杆40和彈性體41固定在內蓋5上,推桿45的一端穿過鍋蓋 2與壓杆40抵接,另一端可分離的與鍋蓋2內的連杆20扣合。如圖1、圖8所示,所述的內蓋5上設有浮子閥50和彈性體55,浮子閥50的中心 設有穿透一端的中心孔51和穿透側壁的側孔52,中心孔51和側孔52相互貫通,另一端穿 過內蓋5和彈性體55配合。本發明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的工作原理是鍋體1和鍋蓋2扣合,接通電 源,電熱器15開始加熱,隨著鍋內的溫度和氣壓的升高,冷空氣通過浮子閥50經蒸汽閥25 排出鍋外。隨著鍋內氣壓的升高,浮子閥50被迫向上移動,浮子閥50上的彈性體55緊壓 內蓋5,這樣鍋內就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當鍋內氣壓達到設定值時,安全互鎖結構4的壓 杆40被往上移動,推動推桿45往上移動,推桿45的一端卡住連杆20,造成開蓋按鈕21無法往下按,這樣就起到了保護誤開蓋的作用。隨著電熱器15繼續加熱,鍋內壓力持續增大, 鍋內壓力通過鍋蓋2傳到安全洩壓裝置3,鍋蓋2將會給上轉軸32 —個向上的拉力,上轉 軸32通過連接體34帶動下轉軸33向上移動,此時抵接下轉軸33的彈性元件31的折彎端 310克服自身彈性向上移動,從而使得所述鍋蓋2向上移動;當鍋內壓力達到設定值時,下 轉軸33的位移量帶動位移開關10斷開電源,電熱器15停止加熱,鍋內壓力慢慢降低。隨 著鍋內壓力的降低,彈性元件31的折彎端310在自身彈性作用下向下移動,當鍋內壓力降 到設定值時,位移開關10重新接通電源,電熱器15重新加熱,鍋內壓力開始升高,如此不停 的反覆,直到蒸煮工作完成。蒸煮工作完成後,鍋內壓力開始降低,當達到設定值時,浮子閥 50克服自身重量向下滑落,鍋內外氣體重新連通。壓杆40和推桿45同樣克服自身重量向 下滑落,開蓋按鈕21往下按時,連杆20可以往後移動,扣杆212和扣孔110分離,鍋蓋2就 可以打開了。當位移開關10出現異常不能正常工作時,鍋內壓力將持續升高,當達到設定 值時,鍋內壓力推動排氣閥23內的壓力球22偏離排氣通道,鍋內氣體通過排氣通道經蒸汽 閥25排出鍋外,避免意外發生。當位移開關10出現異常不能正常工作時,而排氣閥23又 被堵塞時,鍋內壓力將持續升高,當達到設定值時,彈性元件31受力變形而產生的位移量 導致鍋蓋2上的密封圈221和鍋體1產生縫隙,鍋內氣體通過縫隙排出鍋外,當鍋內氣體通 過縫隙排出鍋外後,隨著鍋內氣壓的降低,彈性元件31的折彎端310克服自身彈性向下移 動,當鍋內壓力降到設定值時,鍋蓋2上的密封圈221重新和鍋體1無縫配合在一起。這樣 就可以避免爆鍋現象的發生,保護了用戶的安全。 上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案,本領域技 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構思,所作出的適當變通或修改,都應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包括鍋體(1)、置於鍋體上並覆蓋鍋體開口的鍋蓋(2)和固定在鍋體後端的安全洩壓裝置(3),所述鍋蓋(2)上設有可分離的內蓋(5),內蓋(5)的邊緣套裝有密封圈(22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安全洩壓裝置(3)包括帶有空腔的盒形支架(30)和置於空腔內的彈性元件(31)、上轉軸(32)、下轉軸(33)和連接體(34),所述的連接體(34)分別設置於盒形支架(30)的空腔內的兩側壁,上轉軸(32)和下轉軸(33)貫穿連接體(34),上轉軸(32)穿過連接體(34)並使所述鍋體(1)和鍋蓋(2)相鉸接,彈性元件(31)固定在盒形支架(30)的空腔內並且左右兩端分別抵接下轉軸(33),當鍋內壓力超過設定壓力時,所述鍋蓋(2)帶動所述彈性元件(31)克服自身彈力沿鍋蓋打開方向向上移動,進而使得所述鍋體(1)與所述密封圈(221)之間產生縫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盒形支架 (30)由左壁(301)、右壁(302)、前壁(303)和後壁(304)圍成一個空腔,在空腔的口沿處還 設有與前壁和後壁連成一體的支承部(3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盒形支架 (30)的前壁(303)和後壁(304)還分別貫通有加強孔(306)。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體 (34)設有上通孔(340)和下通孔(341),上轉軸(32)和下轉軸(33)分別貫通穿過上通孔 (340)和下通孔(341)。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彈性元件(31)呈門形,該門形的中部為固定部(311),從固定部(311)的左右兩端分別彎折 延伸成折彎端(310),該折彎端(310)與下轉軸(33)抵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安全洩壓 裝置(3)還包括支架加強板(35),所述支架加強板(35)設有水平端(350),並相對水平端 (350)彎折延伸成左豎直端(351)、右豎直端(352)和前豎直端(353),其中前豎直端(353) 和左豎直端(351)、右豎直端(352)、水平端(350)形成相互垂直狀態,水平端(350)固定在 鍋體(1)內,前豎直端(353)固定在盒形支架(30)的後壁(304)上,左豎直端(351)和右 豎直端(352)分別貫穿盒形支架(30)的加強孔(30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盒形支架 (30)在左壁(301)和右壁(302)上各開設有上軸槽(307)和下軸槽(308),所述的上轉軸 (32)和下轉軸(33)分別貫穿盒形支架的上軸槽(307)和下軸槽(308)並可上下自由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鍋體(1) 上設有位移開關(10),該位移開關(10)包括支架端(101)和活動長臂(102),支架端(101) 固定在鍋體(1)上,活動長臂(102)與下轉軸(33)相抵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其特徵在於在鍋蓋(2)上設 有安全互鎖結構(4),所述的安全互鎖結構(4)包括帶凸臺的壓杆(40)、彈性體(41)、帶有 凹臺的壓蓋(42)和推桿(45),在壓杆(40)和內蓋(5)之間設有彈性體(41),帶有凹臺的 壓蓋(42)將壓杆(40)和彈性體(41)固定在內蓋(5)上,推桿(45)的一端穿過鍋蓋⑵ 與壓杆(40)抵接,另一端可分離的與鍋蓋(2)內的連杆(20)扣合。
全文摘要
一種能夠安全洩壓的壓力電飯鍋,包括鍋體、置於鍋體上並覆蓋鍋體開口的鍋蓋和固定在鍋體後端的安全洩壓裝置,所述安全洩壓裝置包括帶有空腔的盒形支架和置於空腔內的彈性元件、上轉軸、下轉軸和連接體,所述的連接體分別設置於盒形支架的空腔內的兩側壁,上轉軸和下轉軸貫穿連接體,彈性元件固定在盒形支架的空腔內並且左右兩端分別抵接下轉軸。當壓力達到限值時,可使鍋蓋克服所述彈性元件的彈力沿鍋蓋打開方向即向上移動,進而使得所述鍋體與所述密封圈之間產生縫隙以實現安全洩壓。本發明能保證安全地完成洩壓過程,即使排氣閥和/或異壓閥被堵塞時,亦能快速、安全地將鍋內的壓力釋放出去,避免爆鍋現象的發生,保障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文檔編號A47J27/09GK101947056SQ201010259429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9日
發明者楊瓊 申請人:楊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