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十二月的別稱(農曆十二個月的雅)
2023-10-20 07:19:11
在冬奧會開幕式以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為倒計時的設計開始,孩子們很感興趣,我們對中國農曆相關的知識就有了探知的欲望。還處在濃濃的農曆二十四節氣的氛圍裡,現在我們來學習一下中國農曆十二個月的雅稱。再一次被我們漢語文字的美所徵服。
一月:正月、端月、徵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紺香、仲春;
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
四月:餘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鬱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十月:陽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暢月、仲冬;
十二月:塗月、蜡月、臘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
以上,每個農曆月份都有不止一個別稱,在古時文人雅士那裡就都成了雅稱。我們用詩詞來仔細說說每一個農曆月。
一月:正月,元月,新正,陬月,孟陬,端月,孟春,歲首,正歲;
正月晴和風氣新,紛紛已有醉遊人。白居易《早春持齋,答皇甫十見贈》;
元月,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孟春,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孟浩然《田家元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花朝;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李商隱《二月二日》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馮延巳《清平樂·雨晴煙晚》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三月:寎(bǐng)月,桃月,季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四月:餘月,清和月,槐月,梅月,孟夏;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麥風低冉冉,稻水平漠漠。白居易《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顧太清《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五月雨晴梅子肥,杏花吹盡燕飛飛。文徵明《五月》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六月人歸花滿地,隨時雨過翠連天。老舍《內蒙東部紀遊。陳旗草原二首之一》
七月:相月,瓜月,巧月,霜月,孟秋;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李商隱《霜月》
七月芙蓉生翠水,明霞拂臉新妝媚。歐陽修《《漁家傲·七月芙蓉生翠水》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白居易《司馬宅》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十月:陽月,小陽春,小春,孟冬;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杜甫《螢火》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覺三更布被輕。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韻》
十一月:辜月,葭月,冬月,仲冬,子月;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裡外遠行人。白居易《冬至宿楊梅館》
憶長安子月時,千官賀至丹墀。劉蕃《憶長安.十一月》
十二月:塗月,臘月,除月,嘉平月,季冬,暮冬,暮歲;
一歲一禮,一寸歡喜。《四庫全書》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漢·無名氏《別詩》
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毛澤東《七律·冬雲》
在詩詞裡我們猶如看到了農曆十二個月裡每個月萬千氣象,靜態的文字,寫出了動態的美。古人絕妙的漢語文字的運用是我們現如今的人無法比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