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仿羽絨纖維的生產方法
2023-10-17 18:34:04 2
專利名稱:一種仿羽絨纖維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化學纖維、熔融紡絲、保暖類服裝、無紡裝飾布、環保、保健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聚丙烯纖維具有隔熱保暖、質輕(0. 91g/cm3)無毒無味親膚性好,抗黴、 抗菌。原料來源廣泛,且價格低廉,應是一種理想的服用保暖材料。但是據多年研究開發, 聚丙烯纖維即使形成中空三維螺旋捲曲,它的壓縮回彈性和蓬鬆性遠沒有滌綸中空三維螺 旋捲曲纖維好,所以聚丙烯纖維用做保暖的仿羽絨填充材料方面,一直落後於滌綸(1. 38g/ cm3),它的質輕保暖特性的未能發揮出來。聚醚酯纖維是一種高彈性的纖維,具有類似氨綸的彈性機理,其彈性大大高於氨 綸、錦綸和滌綸,其伸長3%時的回彈性為100%,熔點210°C,與聚丙烯熔點相近。遠紅外負離子微粉是採用天然礦石製成電氣石,再經過粉碎、氣流磨,最後經風旋 收集製成的納米級微細粉末,細度可達20nm以下。遠紅外負離子微粉具有恆久的負氧離子 發射功能,較強的遠紅外發射功能,優良的抗菌殺菌功能,它的保健環保功能是公認的,應 用於很多環保保健領域,它具有釋放氧負離子淨化空氣,消除人體疲勞,保持精力充沛,促 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殺菌除臭等功效。天然羽絨具有良好的保溫性,但羽絨易因環境的溼度而受潮,貯藏不當易黴變生 蟎,而且強度較差,洗滌過多會使羽絨粉碎、結團,降低保暖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之一是為人們提供一種具既有環保、保健功能,又有利於人們的健康 和空氣品質改善的仿羽絨纖維的生產方法。本發明技術方案是以聚丙烯、聚醚酯和粒徑小於30nm的遠紅外負離子微粉共 混,經熔融、紡絲形成。其中,所述聚丙烯、聚醚酯和遠紅外負離子微粉分別佔仿羽絨纖維總質量的58%、 36%、6%。所述紡絲是在噴絲板下方初生纖維結晶區布置橫向的、由中心向外周吹向初生 纖維的吹風系統,所述吹風系統的出口風速為1. 2士0. 2m/s,風溫為20°C 士2°C。所述吹風系統為上、下兩層。聚丙烯和聚醚酯具有良好的共混熔融的相容性,電子顯微鏡下兩種成分紡成的纖 維截面成分,按其重量比例大小互為海島,通過牽伸定型收縮極易形成高密的三維螺旋卷 曲,形成的三維捲曲數量、大小都與兩種成分的比例和牽伸倍數、定型溫度、定型時間有關。 在這種複合纖維中,聚醚酯發揮了高彈性的特性。本發明把聚丙烯、聚醚酯、遠紅外負離子微粉三元共混熔融紡絲,通過二層橫向吹 風冷卻部件及相適應的工藝參數紡制出具有保健、環保功能的高彈性、高蓬鬆、質輕保暖的新型仿羽絨纖維。本發明產品綜合體現了聚丙烯的質輕、保暖,聚醚酯的高彈性,紅外負離 子微粉的環保、保健功能。三個優勢合為一體,發揮了各自的優點,是理想的新型仿羽絨保 暖填充材料。可應用於羽絨服裝,蓋被,睡袋,枕芯的保健、保暖填充,以及紡紗、無紡布等裝 飾織物,其環保及保健功能有利於人們的健康和空氣品質的改善。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1、原料聚丙烯Z30s.MFI= 18 20g/10min,等規度> 97. 5%,灰分 < 25ppm。稱量 58kg。聚醚酯XI3003。稱量36kg。遠紅外負離子微粉粒徑< 30nm。稱量6kg。纖維表面處理劑反應性氨基矽氧烷和羥基封瑞的聚二甲基矽氧烷,按一定比例 混合形成的聚矽氧烷。稱量4.5kg。2、設備一步法短程紡絲聯合機。熔融紡絲機螺杆直徑150mm,30 1,六位紡絲箱,噴絲板直徑360X2210400孔C 型(直徑 1. 17X0. 8),Y 型。在噴絲板下方初生纖維結晶區布置橫向的、由中心向外周吹向初生纖維的兩層環 形吹風系統,並調整出口處的風速為1.2士0. 2m/s,溫度為20°C 士2°C。控制螺杆七區溫度分別為235°C、240°C、250°C、260°C、265°C、268°C、265°C,紡絲 箱溫度238 °C。高精度熔體過濾器240°C,過濾精度200目,過濾面積2. 5m2計量泵JRG70cc牽伸倍數i= 4.0倍捲曲機,輥直徑200 X 150mm寬,主壓Pl為0. 4MPa,背壓P2為0. 25MPa絲束總旦數187200旦定型溫度130°C,兩個區、定型長度9m、定型時間Ilmin切斷長度38mm、51mm、64mm、76mm3、生產如圖1所示,將聚丙烯、聚醚酯和遠紅外負離子微粉投入以上設備,經共混、熔融、 紡絲、纖維矽烷化表面處理、牽伸、預捲曲、切斷、鬆弛空型,形成仿羽絨纖維。4、仿羽絨纖維結構參數細旦粗旦纖維纖度0. 5 1. 66dtex1. 67 9. 99dtex捲曲數4. 4 12. 5 個 /cm 比重1. 187強力3. 4cN/dtex捲曲度≥75%
捲曲彈性恢復率 >90%成品纖維100g,確認感性指標,色澤,手感,蓬鬆感,抱合力,再進行定量的分析檢 測。附表本發明產品與目前國內外先進的仿羽絨纖維的性能特點比較表
權利要求
一種仿羽絨纖維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以聚丙烯、聚醚酯和粒徑小於30nm的遠紅外負離子微粉共混,經熔融、紡絲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仿羽絨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聚丙烯、聚醚酯和遠紅外負離子 微粉分別佔仿羽絨纖維總質量的58 %、36 %、6 %。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羽絨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紡絲是在噴絲板下方初 生纖維結晶區布置橫向的、由中心向外周吹向初生纖維的吹風系統,所述吹風系統的出口 風速為 1.2士0. 2m/s,風溫為 20°C 士2°C。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仿羽絨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吹風系統為上、下兩層。
全文摘要
一種仿羽絨纖維的生產方法,涉及紡織技術領域,以聚丙烯、聚醚酯和粒徑小於30nm的遠紅外負離子微粉共混,經熔融、紡絲形成。本發明能紡制出具有保健、環保功能的高彈性、高蓬鬆、質輕保暖的新型仿羽絨纖維。可應用於羽絨服裝,蓋被,睡袋,枕芯的保健、保暖填充,以及紡紗、無紡布等裝飾織物,其環保及保健功能有利於人們的健康和空氣品質的改善。
文檔編號D01D5/08GK101886299SQ20101020367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7日
發明者周杰遠, 唐春美 申請人:揚州華美丙綸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