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4:06:54 1
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電纜測試、剝切外護套、剝鎧裝、剝內墊層、分芯線、焊接地線、包繞熱熔帶、固定三叉手套、剝銅屏蔽層、半導體層、固定應力管、壓接端子、固定絕緣管、固定色相管、電氣性能測試、安裝固定。該工藝流程簡單清晰易懂,操作人員能夠快速實現操作,而且生產出的熱縮終端頭的質量高,解決了現有電纜熱縮終端頭製作工藝的繁瑣出現漏電的現象,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
【專利說明】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工藝,尤其是涉及一種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屬於電力施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電力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發明於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發明和應用掀起了第二次工業化高潮。成為人類歷史18世紀以來,世界發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從此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即使是當今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仍然對電力有著持續增長的需求,因為我們發明了電腦、家電等更多使用電力的產品。不可否認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使得電力成為人們的必需品。20世紀出現的大規模電力系統是人類工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當今是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仍然對電力有著持續增長的需求,因為我們發明了電腦、家電等更多使用電力的產品。電力的輸送都是通過電力線來傳遞,電纜通常是由幾根或幾組導線[每組至少兩根]絞合而成的類似繩索的電纜,每組導線之間相互絕緣,並常圍繞著一根中心扭成,整個外面包有高度絕緣的覆蓋層。多架設在空中或裝在地下、水底,用於電訊或電力輸送。在電力輸送上,有的時候需要將電纜做一些特定的處理來作為接頭,但是傳統的固定接頭由於製作工藝的繁瑣,造成電纜熱縮終端頭製作不合格,出現漏電的現象,造成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電纜熱縮終端頭製作工藝的繁瑣出現漏電的現象,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設計了一種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該工藝流程簡單清晰易懂,操作人員能夠快速實現操作,而且生產出的熱縮終端頭的質量高,解決了現有電纜熱縮終端頭製作工藝的繁瑣出現漏電的現象,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
[0004]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Ca)電纜測試:用2500V兆的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將絕緣表的兩個表筆分別接到電纜上,並且該歐表設置有保護接地埠,測得絕緣電阻值大於5000ΜΩ的電纜為合格電纜;
(b)剝切外護套:用電纜夾將絕緣電阻值大於5000ΜΩ的電纜垂直固定,戶內頭由其中一端量取550mm作為剝切段,戶外頭由相同的一端量取750mm作為剝切段,剝去該剝切段的外護套;
(c)剝鎧裝:從外護套的斷口處向著剝切段量取30mm鎧裝保留,用銅扎線綁紮3道,剩下的剝切段剝除鎧裝,電纜鎧裝應良好接地,接地線應採用截面不小於10_2銅絞線。
[0005]Cd)剝內墊層:在鎧裝斷口處向剝切段保留20mm內墊層,剩下的剝切段剝除內墊層;
(e)分芯線:割棄線芯之間的填充物,把三根線芯分開為單獨的線芯;
Cf)焊接地線:用砂布打光鎧裝上的接地線作為焊區,取銅編織地線,用砂布將兩端打光,一端牢固的焊在鎧裝上,另一端分成三股,分別焊在三根芯線的銅屏蔽帶上;
(g)包繞熱熔帶:在三叉根部從內墊層外緣至外護套IOmm處用半迭法包纏熱熔膠帶長約65mm,形似橄欖狀最大處直徑大於電纜外徑15mm ;
(h)固定三叉手套:將三叉手套套入三叉根部,由手套的手指根部向兩端通過加熱機構加熱固定;
(i)剝銅屏蔽層、半導體層:由手套手指根部量取55mm銅屏蔽層保留,其餘的剝除銅屏蔽層;由手套手指根部量取20mm半導體層保留,其餘的剝除半導體層;
(J)固定應力管:按熱收縮應力的方向套入應力管,搭接套合在保留的20_半導體層外壁上,並且通過加熱機構加熱固定;
(k)壓接端子:按端子孔深加5mm剝去芯線絕緣,端部削成「鉛筆頭」狀,壓接端子,壓坑一般為兩個,壓坑深度為端子管壁厚度的4/5,兩坑間的距離為15?20mm,距端子管邊緣大於10mm,坑用鋁箔帶填平,「鉛筆頭」處包繞熱熔膠帶,並搭接端子和絕緣層各IOmm;
(I)固定絕緣管:在電纜手套的手指根部包繞一層熱熔膠帶,絕緣管套至三根叉部,管上端超出熱熔膠帶10mm,由手套的根部位置開始通過加熱機構進行加熱固定;
Cm)固定色相管:將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圓管部位,預熱端子,由上部起加熱固定;
(η)電氣性能測試:用2500V兆歐表測試絕緣電阻,將絕緣表的兩個表筆分別接到電纜上,並且該歐表設置有保護接地埠,測得絕緣電阻值大於8000Μ Ω為合格終端頭,作直流耐壓試驗及洩漏電流測定,按照要求進行接線,將被測相加屏蔽接於兆歐表的「 G 」端子上,將非被測相的兩線芯連接再與電纜外皮連接後共同接地的導線接在兆歐表的「 E 」端子上;將一根測試線接在兆歐表的「 L 」端子上,將「 L 」線用絕緣支持物挑起,轉動搖錶轉速達到120轉/分後,將「 L 」線與被測相線芯接觸,表計穩定後讀數記錄其絕緣電阻值,將「 L 」線撤離線芯後,再停止轉動搖表,然後進行放電;
(O)安裝固定:將測試合格的電纜頭固定在預定支架上,核對相位後,再連接到設備上,將接地線引出、接地,然後通電進行輸電工作。電纜頭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要求,帶電引上部分與接地部分的距離不得小於200mm。
[0006]剝除護層,鎧裝帶,金屬屏蔽層均不得損傷主絕緣,屏蔽層的端部要平整,不得有毛刺。焊接地線必須用烙鐵,不得用噴燈,以免損傷絕緣。
[0007]所述製成好的終端頭在三孔、單孔防雨罩固定位置包一層熱熔膠帶,分別套入三孔、單孔防雨罩,加熱頸部固定。
[0008]所述相色密封管位置包繞熔膠帶一層,將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圓管部位,先預熱端子,由上端起加熱固定。
[0009]檢查電纜線路的相位,兩端相位應該一致。
[0010]根據本工藝製作的電纜熱縮終端頭,能夠製作得到符合要求的終端頭,同時避免了漏電的現象發生,解決了現有電纜熱縮終端頭製作工藝的繁瑣出現漏電的現象,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
[0011]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工藝流程簡單清晰易懂,操作人員能夠快速實現操作,而且生產出的熱縮終端頭的質量高,解決了現有電纜熱縮終端頭製作工藝的繁瑣出現漏電的現象,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於此。
[0013]實施例:
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Ca)電纜測試:用2500V兆的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將絕緣表的兩個表筆分別接到電纜上,並且該歐表設置有保護接地埠,測得絕緣電阻值大於5000ΜΩ的電纜為合格電纜,對於低壓電纜的絕緣測量,根據所需電壓直接測量。但是對於高壓電纜的絕緣測量,測量儀器必須原因是由於測量電壓很高,導致電纜的導線之間通過絕緣層會有洩漏電流產生,如果依然採用上述低壓電纜的測量方法,會導致測量數據不穩、且誤差很大,也不符合國際上對電纜測量的標準,因此高壓的測量,都需要設置保護接地埠。
[0014](b)剝切外護套:用電纜夾將絕緣電阻值大於5000ΜΩ的電纜垂直固定,戶內頭由其中一端量取550mm作為剝切段,戶外頭由相同的一端量取750mm作為剝切段,剝去該剝切段的外護套;
(c)剝鎧裝:從外護套的斷口處向著剝切段量取30mm鎧裝保留,用銅扎線綁紮3道,剩下的剝切段剝除鎧裝;
Cd)剝內墊層:在鎧裝斷口處向剝切段保留20mm內墊層,剩下的剝切段剝除內墊層;
(e)分芯線:割棄線芯之間的填充物,把三根線芯分開為單獨的線芯;
Cf)焊接地線:用砂布打光鎧裝上的接地線作為焊區,取銅編織地線,用砂布將兩端打光,一端牢固的焊在鎧裝上,另一端分成三股,分別焊在三根芯線的銅屏蔽帶上;
(g)包繞熱熔帶:在三叉根部從內墊層外緣至外護套IOmm處用半迭法包纏熱熔膠帶長約65mm,形似橄欖狀最大處直徑大於電纜外徑15mm ;
(h)固定三叉手套:將三叉手套套入三叉根部,由手套的手指根部向兩端通過加熱機構加熱固定;
(i)剝銅屏蔽層、半導體層:由手套手指根部量取55mm銅屏蔽層保留,其餘的剝除銅屏蔽層;由手套手指根部量取20mm半導體層保留,其餘的剝除半導體層;
(J)固定應力管:按熱收縮應力的方向套入應力管,搭接套合在保留的20_半導體層外壁上,並且通過加熱機構加熱固定;
(k)壓接端子:按端子孔深加5mm剝去芯線絕緣,端部削成「鉛筆頭」狀,壓接端子,壓坑一般為兩個,壓坑深度為端子管壁厚度的4/5,兩坑間的距離為15?20mm,距端子管邊緣大於10mm,坑用鋁箔帶填平,「鉛筆頭」處包繞熱熔膠帶,並搭接端子和絕緣層各IOmm ;
(I)固定絕緣管:在電纜手套的手指根部包繞一層熱熔膠帶,絕緣管套至三根叉部,管上端超出熱熔膠帶10mm,由手套的根部位置開始通過加熱機構進行加熱固定;
Cm)固定色相管:將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圓管部位,預熱端子,由上部起加熱固定;
(η)電氣性能測試:用2500V兆歐表測試絕緣電阻,將絕緣表的兩個表筆分別接到電纜上,並且該歐表設置有保護接地埠,測得絕緣電阻值大於8000ΜΩ為合格終端頭,作直流耐壓試驗及洩漏電流測定,按照要求進行接線,將被測相加屏蔽接於兆歐表的「G」端子上,將非被測相的兩線芯連接再與電纜外皮連接後共同接地的導線接在兆歐表的「 E 」端子上;將一根測試線接在兆歐表的「 L 」端子上,將「 L 」線用絕緣支持物挑起,轉動搖錶轉速達到120轉/分後,將「 L 」線與被測相線芯接觸,表計穩定後讀數記錄其絕緣電阻值,將「 L 」線撤離線芯後,再停止轉動搖表,然後進行放電;三相之間,絕緣電阻值應比較一致;若不一致,不平行係數不得大於2.5。這次測得的絕緣電阻值與上次所測得數值換算到同一溫度下相比較,不得下降30%以上。長度在500米及以下的10 K V電力電纜,絕緣電阻在溫度20°C時,最低合格值一般不應低於400兆歐。
[0015](O)安裝固定:將測試合格的電纜頭固定在預定支架上,核對相位後,再連接到設備上,將接地線引出、接地,然後通電進行輸電工作。
[0016]所述製成好的終端頭在三孔、單孔防雨罩固定位置包一層熱熔膠帶,分別套入三孔、單孔防雨罩,加熱頸部固定。
[0017]所述相色密封管位置包繞熔膠帶一層,將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圓管部位,先預熱端子,由上端起加熱固定。
[0018]根據本工藝製作的電纜熱縮終端頭,能夠製作得到符合要求的終端頭,同時避免了漏電的現象發生,解決了現有電纜熱縮終端頭製作工藝的繁瑣出現漏電的現象,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法實質上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Ca)電纜測試:用2500V兆的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將絕緣表的兩個表筆分別接到電纜上,並且該歐表設置有保護接地埠,測得絕緣電阻值大於5000ΜΩ的電纜為合格電纜; (b)剝切外護套:用電纜夾將絕緣電阻值大於5000ΜΩ的電纜垂直固定,戶內頭由其中一端量取550mm作為剝切段,戶外頭由相同的一端量取750mm作為剝切段,剝去該剝切段的外護套; (c)剝鎧裝:從外護套的斷口處向著剝切段量取30mm鎧裝保留,用銅扎線綁紮3道,剩下的剝切段剝除鎧裝; Cd)剝內墊層:在鎧裝斷口處向剝切段保留20mm內墊層,剩下的剝切段剝除內墊層; (e)分芯線:割棄線芯之間的填充物,把三根線芯分開為單獨的線芯; Cf)焊接地線:用砂布打光鎧裝上的接地線作為焊區,取銅編織地線,用砂布將兩端打光,一端牢固的焊在鎧裝上,另一端分成三股,分別焊在三根芯線的銅屏蔽帶上; (g)包繞熱熔帶:在三叉根部從內墊層外緣至外護套IOmm處用半迭法包纏熱熔膠帶長約65mm,形似橄欖狀最大處直徑大於電纜外徑15mm ; (h)固定三叉手套:將三叉手套套入三叉根部,由手套的手指根部向兩端通過加熱機構加熱固定; (i)剝銅屏蔽層、半導體層:由手套手指根部量取55mm銅屏蔽層保留,其餘的剝除銅屏蔽層;由手套手指根部量取20mm半導體層保留,其餘的剝除半導體層;· (J)固定應力管:按熱收縮應力的方向套入應力管,搭接套合在保留的20_半導體層外壁上,並且通過加熱機構加熱固定; (k)壓接端子:按端子孔深加5mm剝去芯線絕緣,端部削成「鉛筆頭」狀,壓接端子,壓坑一般為兩個,壓坑深度為端子管壁厚度的4/5,兩坑間的距離為15~20mm,距端子管邊緣大於10mm,坑用鋁箔帶填平,「鉛筆頭」處包繞熱熔膠帶,並搭接端子和絕緣層各IOmm ; (I)固定絕緣管:在電纜手套的手指根部包繞一層熱熔膠帶,絕緣管套至三根叉部,管上端超出熱熔膠帶10mm,由手套的根部位置開始通過加熱機構進行加熱固定; Cm)固定色相管:將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圓管部位,預熱端子,由上部起加熱固定; (η)電氣性能測試:用2500V兆歐表測試絕緣電阻,將絕緣表的兩個表筆分別接到電纜上,並且該歐表設置有保護接地埠,測得絕緣電阻值大於8000ΜΩ為合格終端頭;並將製作的熱縮終端頭作直流耐壓試驗及洩漏電流測定,按照要求將兆歐表與電纜進行接線,將被測相加屏蔽接於兆歐表的「 G 」端子上,將非被測相的兩線芯連接再與電纜外皮連接後共同接地的導線接在兆歐表的「 E 」端子上;將一根測試線接在兆歐表的「 L 」端子上,將「 L 」線用絕緣支持物挑起,轉動搖錶轉速達到120轉/分後,將「 L 」線與被測相線芯接觸,表計穩定後讀數記錄其絕緣電阻值,將「 L 」線撤離線芯後,再停止轉動搖表,然後進行放電;(ο)安裝固定:將測試合格的電纜頭固定在預定支架上,核對相位後,再連接到設備上,將接地線引出、接地,然後通電進行輸電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製成好的終端頭在三孔、單孔防雨罩固定位置包一層熱熔膠帶,分別套入三孔、單孔防雨罩,加熱頸部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專用於對電纜熱縮終端頭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相色密封管位置包繞熔膠帶一層,將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圓管部位,先預熱端子,由上端起加熱固定。`
【文檔編號】H02G1/14GK103855652SQ201410099989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8日
【發明者】艾昶恩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瀘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