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其製劑、製備方法及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2:36:54 1
專利名稱: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其製劑、製備方法及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環內酯類基因工程新抗生素,特別是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 其藥用製劑、製備方法以及在抗感染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臨床上佔有重要地位,因其對革蘭氏陽性菌和支原體有很好的活性,對部分革蘭氏陰性菌也有作用,且對一些日趨流行的弓形體、軍團菌等難以控制的病原體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組織滲透性,口服吸收快,不良反應少,對肝、腎功能基本無影響,還有潛在的免疫調節作用,九十年代被認為在治療成人呼吸道感染上將會與內醯胺類藥物競爭。手性(Chirality)是三維物體的基本屬性,是自然界的本質屬性之一。作為生命活動重要基礎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多糖、核酸和酶等,幾乎全是手性的,這些大分子在體內往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手性藥物(chiral drug)是指藥物分子結構中引入手性中心後,得到的一對互為實物與鏡像的對映異構體。這些對映異構體的理化性質基本相似, 僅僅是旋光性有所差別,分別被命名為R-型(右旋)或S-型(左旋)、外消旋。而近20 年以來隨著藥學研究工作的深入,已表明藥物對映體的立體選擇性(stereoselectivity) 的不同,使其與各受體的親和力不同而導致藥理作用的極大差異。人們將手性藥物中活性高的對映體稱為優對映體(Eutomer);而活性低的或無活性的對映體稱為劣對映體 (Distomer)。在許多情況下,劣對映體不僅沒有藥效,而且還會部分抵消優對映體的藥效, 有時甚至還會產生嚴重的毒副反應,表現出藥效差異的複雜性,也決定了單一對映體的治療指數與其消旋體有著相當的差異,如熟知的DL-(+-)合黴素的療效僅為D(-)氯黴素的一半;普萘洛爾(propranolol) L-異構體的藥物活性比D-異構體大100倍;(-)美沙酮是強止痛劑,而(+)無效。而且毒性也存在差別,如沙立度胺(thalidomide)的兩個對映體對小鼠的鎮靜作用相近,但只有S(-)異構體及其代謝物才有胚胎毒及致畸作用;氯胺酮為一有特點的廣泛應用的麻醉和鎮痛藥,但存在產生幻覺等副作用,研究發現,S (+)體作用比 R(-)體強3 4倍,而毒副作用明顯與後者有關。手性藥物療效的極大差異促進了手性藥物的研究開發以及分離分析的發展。利用「手性」技術,人們可以有效地將藥物中不起作用或有毒副作用的成分剔除,生產出具有單一定向結構的純手性藥物,從而讓藥物成分更純, 在治療疾病時療效更快、療程更短。因此,手性藥物的研究目前已成為國際新藥研究的新方之一,各國政府和各大醫藥公司紛紛投入巨資,在手性藥物製劑、手性原材料和手性中間體等領域進行研究開發,搶佔世界手性製藥市場。此外,隨著手性技術的不斷改進,尤其是液相色譜法的迅速廣泛應用,積極地推動了手性藥物對映體的分離分析和測定。單一對映體手性藥物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利黴素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製的新型螺旋黴素衍生物,原命名為必特螺旋黴素,曾用名為生技黴素[專利號ZL97104440. 6]。根據「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經國家藥典委員會技術審核及研究確定,必特螺旋黴素的中文通用名稱更改為可利黴素,英文名稱為Carrimycin。可利黴素的化學結構是以4」-異戊醯螺旋黴素為主成分,包括4」-異戊醯螺旋黴素I、II、III,其次還含有約6種4」-位羥基醯基化的螺旋黴素,故其化學名統稱為4」-醯化螺旋黴素。可利黴素主成分的化學結構如式⑴所示
權利要求
1. 一種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化學結構式如式(1)所示,以氯仿為溶劑,25°c、濃度0. 02g/ml的條件下測得比旋光度為[α ] D = -55° -61°,優選-57° -59° ;熔點為 120°C 128°C,優選 123°C 125°C ;
2.一種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劑包括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藥用鹽、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Π的藥用鹽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所述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純度大於90wt%,優選純度大於95wt%,更優選純度大於98wt%。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劑為液體製劑、固體製劑、半固體製劑或氣體製劑,所述的液體製劑選自注射劑、輸液劑、溶液劑、合劑、糖漿劑、酊劑、溶膠劑、芳香水劑、甘油劑、膠體溶液劑、膠漿劑、混懸劑或乳劑;所述的固體製劑選自粉針、凍乾粉針、片劑、膠囊劑、散劑、顆粒劑、丸劑、丹劑或膜劑;所述的半固體製劑選自軟膏劑、硬膏劑、栓劑、浸膏劑、凝膠劑;所述的氣體製劑選自氣霧劑或噴霧劑,優選注射用水針劑、注射用粉針劑、凍乾粉針劑。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劑包含下述單位劑量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 10 15001^,優選50 100011^,更優選100 500mgo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劑中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重量百分比為10 95%,優選50 95%,更優選75 95%。
6.權利要求1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左旋可利黴素的製備、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純化,其中,左旋可利黴素的製備過程包括將含有4" _異戊醯基轉移酶基因的螺旋黴素產生菌克隆菌株WSP-195培養後進行生物發酵,並對發酵液進行提取;在pH值6. 0 9. 0,優選6. 0 8. 0,更優選6. 0 7. 5的條件下進行發酵,且 PH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呈三個連續的階段,第一階段滿足方程式yi = klXl+6.0,其中 0. 0227 ^ ki ^ 0. 1364,0 < X1 ^ 22 ;第二階段滿足方程式 y2 = k2x2+b2,其中-0. 0735 ( k2<0,6. 5 < b2彡10. 62,22彡X2彡56 ;第三階段滿足方程式y3 = k3x3+b3,其中0<k3 ^ 0. 0078,6. 06 ^ b3 < 6. 5,56 ^ x3 ^ 12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pH調節劑選自葡萄糖、枸櫞酸、 鹽酸、醋酸、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中的至少一種,優選葡萄糖或氨水。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旋可利黴素製備過程的培養過程為將含有4" _異戊醯基轉移酶基因的螺旋黴素產生菌克隆菌株WSP-195,在含有黃豆餅粉2%、葡萄糖1%、澱粉3%、CaCO3 0.5%、NaCl 0. 4%和瓊脂2%的斜面培養基上, 於pH6. 5 7. 5、溫度28 38°C的條件下培養8 15天,接種於含有黃豆餅粉1. 5%、澱粉 3.0%、NaCl 0.4%, CaCO3 0. 5%、魚蛋白腖 0. 3%和 KH2PO4 0. 05% 的種子培養基,於 pH6. 5 7. 5、25 30°C的條件下培養40 80小時,以0. 1 20%接種量種入含有葡萄糖 0. 5%、澱粉 6. 0%、酵母粉 0. 5%、魚粉 2· 0%、ΝΗ4Ν03 0. 6%, NaCl 1. 0%, CaCO3 0. 5%, KH2PO4 0. 05%, MgSO4 0. 1 %、豆油0. 5%和消沫劑0. 02%的發酵培養基,26 30°C的條件下培養72 120小時,獲得發酵液。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生物發酵液提取的具體步驟包括將發酵液用硫酸鋁處理得到濾液,調濾液的pH至8. 5 9. 0,用乙酸丁酯提取,乙酸丁酯提取液分別用無鹽水及1 % NaH2PO4洗滌,再用pH2. 0 2. 5水提取,得水相提取液,調pH 至4. 5 5. 5,揮發除去殘餘乙酸丁酯得水提取液,過濾,濾液調pH8. 5 9. 0,沉澱,用純化水進行淋洗,得溼品,乾燥,得左旋可利黴素。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生物發酵液提取過程中採用鹽酸、醋酸、枸櫞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氫鈉、碳酸鈉中的至少一種來調節PH值,優選醋酸或枸櫞酸。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純化的具體步驟包括採用色譜分離的方法對可利黴素樣品進行純化,採用ODS色譜柱,乙腈和醋酸氨緩衝液進行梯度洗脫,對異戊醯螺旋黴素Π組分目標峰進行分離。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純化過程中,採用製備型高效液相色譜、紫外檢測,記錄分離的紫外譜圖,按照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保留時間RT 43. 34收集異戊醯螺旋黴素II樣品。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純化過程中,將收集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採用旋轉蒸發除去乙腈,然後用乙酸乙酯萃取, 蒸發除去萃取液中乙酸乙酯,得膏狀樣品;用石油醚重溶所得樣品,再蒸發除去石油醚,獲得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白色粉末狀固體。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流動相為乙腈A和pH= 8. 5、150mM醋酸氨水溶液的混合溶劑。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 純化的條件為採用線性梯度0 60分鐘,A為25% 65% ;61 90分鐘,A為65% 90% ;流速:260mL/min ;進樣量10mL ;進樣濃度0. 5g/mL ;檢測波長23 Inm ;收集方式紫外觸發收集。
16.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戊醯螺旋黴素II或權利要求2 5任意一項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製劑在製備治療和/或預防感染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感染性疾病為革蘭氏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化膿性鏈球菌、卡他球菌、淋球菌、流感桿菌、軍團菌或厭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18.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戊醯螺旋黴素II或權利要求2 6任意一項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製劑在製備抗菌藥物中的應用,所述的菌為肺炎鏈球菌、甲類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腸球菌、金葡菌、表葡菌、卡他球菌、淋球菌、流感桿菌、大腸桿菌、產毒大腸桿菌、 致病性大腸桿菌、侵龔性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普通變形桿菌、傷寒桿菌、 不動桿菌、枸櫞酸桿菌枸櫞酸桿菌、粘質沙雷氏菌、宋內氏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白色念球菌;軍團菌如嗜肺軍團菌、高曼軍團菌、博茨曼軍團菌、杜莫夫軍團菌、佐丹軍團菌、米克戴德軍團菌;厭氧菌如脆弱類桿菌、多形類菌、普通類桿菌、吉氏類桿菌、棲瘤胃類桿菌、不解糖普氏桿菌、口腔普氏桿菌、具核酸桿菌、拉式梭桿菌、雙岐桿菌、乳桿菌、消化鏈球菌、瘡皰丙酸桿菌、產氣莢膜梭菌、酵母樣真菌。
19.一種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劑包括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和枸櫞酸、己二酸、馬來酸中的至少一種製備的注射用水針劑、注射用粉針劑或凍乾粉針劑。
2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為晶體,使用Cu-Ka射線測量得到的χ-射線粉末衍射在2 θ為 10.0°、11·6°、16·4°、17·3°、19·1°、21·2°、22· 1°、22·7°、26·4°、26·9°、27.5° 和31. 5°顯示有特徵峰。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晶體化合物的製備方法為,先將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固體溶解於無甲醇、無水乙醇和無水丙酮的混合溶劑中,然後加入純水,邊加入邊攪拌,純水加完後降溫至5°C 15°C,降溫的同時繼續攪拌,得到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晶體化合物。
22.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所加入的純水的體積為無水甲醇、無水乙醇和無水丙酮體積之和的2 9倍,優選2. 5 7. 5倍;加入純水的速度為4 IOml/分鐘,優選6 8ml/分鐘。
23.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所用混合溶劑中無水甲醇、無水丙酮和無水乙醇的體積比為1 0.1 10 0. 5 1,優選1 2 8 0. 8 1。
24.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所加入純水的攪拌速度為30 60轉/分鐘,優選45 60轉/分鐘;純水加完後,攪拌速度為10 30 轉/分鐘,優選10 20轉/分鐘。
25.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化合物,其特徵在於,純水加完後降溫的速度為每小時1 3°C,優選每小時1 1. 5°C。
26.一種含有權利要求20所述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劑包括異戊醯螺旋黴素II晶體化合物、異戊醯螺旋黴素II晶體化合物的藥用鹽、異戊醯螺旋黴素II晶體化合物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異戊醯螺旋黴素II晶體化合物的藥用鹽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所述異戊醯螺旋黴素II晶體化合物的純度大於99wt%。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還涉及其製劑、製備方法和用途,所述製劑的組成為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和/或輔料,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純度大於90wt%,優選大於95wt%,進一步優選為大於98wt%。本發明的左旋異戊醯螺旋黴素II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製劑包括注射用水針劑、注射用粉針劑、凍乾粉針劑,本發明的製劑填補了目前市場上異戊醯螺旋黴素II單一組分製劑的空白,為抗感染疾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見效迅速的新途徑;本發明的異戊醯螺旋黴素II的單一組分的製劑,其生產工藝穩定、質量標準易控,適用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文檔編號C12P19/62GK102311471SQ201110136519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5日
發明者姜洋, 郝玉有 申請人:瀋陽同聯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