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相貌記載(麟吐玉書孔子誕生)
2023-10-17 23:21:28 5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瑞獸。雄性為麒,雌性為麟,或合而簡稱為麒麟,是祥瑞的象徵,且能吐玉書。《春秋》稱麒麟為仁獸,實為寄託孔子當時的心境。後《公羊傳》解釋為「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或「王者至仁則書」。也有說「麒麟書」是書體名,相傳為孔子之弟子申為秦王紀瑞所制之書。
麟吐玉書,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由麒麟、八寶、寶珠組合成圖。最早是說孔子誕生時有麒麟降世吐玉書於門前,代表有聖人出世,也具有旺文之意。後來統指家裡添丁。
相關傳說:
麒麟,古代中國傳說中的動物,古稱之為「仁獸」,多作吉祥的象徵。它有贈送的意思,也有護送的意思,能為人帶來子嗣。古代常用麒鱗借喻為傑出之人,麟吐玉書就有傑出人士之降生的寓意。
根據中國的民間傳說,在孔子的故鄉曲阜,有一條闕裡街,孔子的故居就在這街上。父親孔紇與母親顏徵僅孔孟皮一個男孩,但患有足疾,不能擔當祀事。夫婦倆覺得太遺憾,就一起在尼山祈禱,盼望再有個兒子。一天夜裡,忽有一頭麒麟踱進闕裡。麒麟舉止優雅,不慌不忙地從嘴裡吐出一方帛,上面還寫著文字:「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第二天,麒麟不見了,孔紇家傳出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孔子就誕生了。
麒麟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如麒麟送子,就是中國舊時生育民俗.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偽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於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
麒麟居「麟、鳳、龜、龍」四靈之首,是中國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麟崇拜肇始於原始社會,殷商時期已成習俗。巨野麒麟傳說始於春秋「西狩獲麟於大野」的故事,葬麟之處即為「麒麟冢」。因此,唐武德四年置麟州於巨野,翰林學士韋表微作《麟臺碑銘》刻石立於麒麟冢前。唐宋明時期,在麒麟冢西建有「瑞麟寺」。明本《巨野縣誌》載:「世傳巨野焦氏山產麒麟,因名麟山」。